2010年各区县一模议论文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年各区县一模试题议论文专题(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8—20题。(共7分)(东城)灾难是一所学校崔铁民①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难,无情地损毁我们的家园、夺走数万同胞鲜活的生命,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②然而灾难也以暴虐的形式,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促使我们反思以往对自然的态度,回顾走过的道路,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不仅是大灾难,也是一所大学校。③灾难教会我们如何有效地应对灾难。虽然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但就总体而言,在现时条件下,我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经验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在每一次突发灾害面前,还没有多少现成的办法可以遵循,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处置,在大灾面前学习抗灾。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调集全国的资源和力量,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治、灾民安置、设施抢修、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方面全力以赴,科学调配,迅速控制局势,并展开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在紧张复杂的救灾过程中,所有决策措施的拍板实施和各种方法的及时采用,都从灾难现场的具体情况出发,依据救灾的实际需要做出。可以说,是灾难逼迫我们动脑筋,想办法,使我们能够临危不乱,有效应对,保证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并向纵深发展。④灾难教给我们与大自然打交道的本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也在承受它所带来的伤害。人类在与自然和睦相处、提高规避风险能力方面,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当自然灾害突然袭来时,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取决于我们平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防灾减灾本领的增强,源于我们一次次与灾害的不期而遇。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除了巨大的伤痛,还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抗震救灾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的获得,以我们最不愿意承受的苦难为代价,但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它让我们懂得,人类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把握自身定位,建设美好家园,真正做到。⑤灾难告诉我们“多难兴邦”的道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锤炼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我们饱经苦难而没有被打垮,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被不断赋予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愈发显现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旦灾难来临,就会立刻激发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责任感,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们闯过难关,开创新局面。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锤炼和升华,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事实雄辩地证明,灾难面前形成的精神力量一旦转化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就不仅可以克服一时的艰难困苦,更会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原文有删改)1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灾难是一所学校”?(3分)答:19.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写在第④段的横线处。(2分)A.相得益彰B.吃一堑,长一智C.因地制宜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答:20.阅读第⑤段,说说“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2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8分)(崇文)①儒家经典《论语》开篇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也在于“习”。这里的“习”,是练习、实践、运用的意思。②③“习”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人乐而忘返。在“习”的过程中,可见的不可见的、可测的不可测的自然万物都能让人感到新奇、惊奇、奇妙,进而引发探求的兴趣;在“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先人未曾解决的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有可能激发新思路、取得新成果。这些使人不由得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快乐。④“习”在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满足了人们探索真理、掌握真理的渴望,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正如古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掌握真理,就离不开实践。人们只有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使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使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相反,如果只“学”不“习”,即便“皓首穷经”,很可能也只是一个“书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也就无法体会探索与掌握真理的乐趣了。⑤“习”使人们体验到运用知识,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活跃在农业科技实验的第一线。有人认为农业科技实验很苦,袁隆平则认为,“苦中有乐”,乐在“有希望,会出好品种”。他的实验成果,为解决中国甚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毫无疑问,只有通过“习”,人们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一步步攀上事业的高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喜悦与豪迈。20.阅读全文,请从【甲】【乙】【丙】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②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甲】怎样做到“习”呢?【乙】“学”与“习”的关系是什么呢?【丙】“习”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快乐呢?答:21.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4分)答:22.第⑤段中举袁隆平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答:(三)阅读《让生命在无限中延伸》,完成第19—21小题。(8分)(顺义)让生命在无限中延伸佚名①悠悠岁月,人类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呢?我认为,人类经过了千百年的互相杀戮,冤冤相报,最后得到的真谛就是学会宽容。如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可以含笑瞑目,就说明我们终于学会了宽容。终于无憾于一生了。②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答道: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明代学者薛楦曾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能宽容别人是一种喜悦,被别人宽容是一种幸福。有容乃大,厚德载物,是先哲们给我们留下的智慧。③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人要学会宽容。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而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④宽容是【甲】。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为什么宽阔无边?就是因为心存宽容。当代以传染快乐著称的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让我们身为带香的紫罗兰吧,不要做长刺的蒺藜。⑤宽容是【乙】。宽容是充满怜情悯意的瞳仁.让人看到了流光溢彩的春野;宽容是冬日里温暖的晴阳.可融化千年冷酷的冰川;宽容也是坚不可摧的盾牌,能挡住暗枪流箭般的谗言蜚语:宽容是一剂化解矛盾疑惑的良药,让人类社会多一些和谐安定。⑥宽容是【丙】。哲学家说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意的结晶,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就仿佛获得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未来的大门。心理学家说宽容是生活平衡器.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该在平日里以宽待人。而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宽容可以让生命在无限中延伸。当然,宽容并不是放纵。对那些恶意的、得寸进尺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因为放纵为非作歹就等于放纵邪恶。⑦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种宽厚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崇高美德的宽容之心。使世界上每个地方都开满和谐的鲜花。(选自网易博客2D09.12.3,有删改)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20.阅读④⑤⑥段,请按照选文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人类思想遗产的集中体现②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③一种人格涵养,是一种博爱精神【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21.第⑤段的第2句话,从内容上与第⑦段的、、相呼应,整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从论证角度上看,还运用了的方法。(3分)(三)阅读《代沟,不填也罢》,完成第20—22题。(共8分)(通州)代沟,不填也罢①不知从何时起,“代沟”成为人们普遍议论的话题。一时间,“相互理解、信任、默契”成了两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无数不同的家庭,似乎有相同的使命——“填代沟”!②代沟,非填不可吗?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看“代沟”是什么。它主要是两代甚至几代人由于时代、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的看法不同。④代沟必须被填平,得说出它的不合理性才行。它的不合理性在哪里?在于两代人的意见不合吗?只要略懂一点历史就知道,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步来实现;而人类的认识和能力的进步,正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先人。所以两代人对客观世界看法有差异,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假如现在的社会,几代人想法如出一辙,默契无比,根本无“代沟”可言,那倒真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说远的,假设近两百年前,几代人“同心同德”,则饱学之士固然摇着脑后的辫子陶醉在普天下的“理解与信任”中,小姑娘亦是踌躇满志,因为裹了那样小的脚,连阴沟都跨不过,望见“代沟”更是要发晕了。不知哪些热心于填代沟者可乐意去过那种日子呢?⑤再者说,填代沟,怎么填?只有三种方法,要么老一辈向小一辈【甲】,要么小一辈向老一辈【乙】。再就是两边一起开步走,来个【丙】。这容易办到吗?两代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看法,你想把它们拼命揉合在一起,任何一方都不愿接受别人强加的思想。而且,就算揉合在一起,又有什么用呢?牺牲家庭内部的“争鸣”,去换取所谓的“了解、一致”,这必要不必要?巴金名著《家》中的那个家,是毫无疑问有着宽深的“代沟”,并且高老太爷和觉慧,这“代沟”两边的代表,是绝不妥协的。而高觉新,正是为了家庭的“理解、融洽”而充当了“填沟人”。他填进去的是什么?是他的青春、他的前途、甚至于他的妻子!而他所换来的,终究只是家庭最后的破裂。“代沟”这个社会现象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⑥那么,不填又怎么样?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有胆量,面对“代沟”的存在说一声:“不填,又怎么样!”20.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答:21.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答:22.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甲】(协商、妥协)【乙】(投降、降伏)【丙】(势均力敌、握手言和)(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7分)(丰台)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文化盲①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仍有八千多万人尚未脱离文盲,居世界文盲大国第二,这是个可虑的国情。殊不知,在有据可查的文盲之外,还有数不清无据可查的形形色色的文化盲,在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无疑比文盲更加可怕,文盲【甲】而已,文化盲却每致【乙】。②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曾感叹国人在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写“XXX到此一游”。“XXX到此一游”,这显然不是纯粹的文盲干的,而是肚子里并不缺一点“墨水”甚或有相当的文化程度者才干得出,因为纯粹的文盲连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遑论在自由女神像下写出“到此一游”几个汉字。况且有的字写的还并不赖。③如果说在古迹的照壁或碑刻上,留下很多用刻刀或颜料笔刻划上的“XXX到此一游”属一种文化盲的话;那么在电影的结尾还未打出编剧、导演、演员名的时候就夺路而走,置编导者的匠心于不顾,害得有人想看完也不能,显然是另一种文化盲。此外,诸如在会场上接听手机、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声喧哗、在音乐会上乱拍巴掌、在医院等严禁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等等,大概也属于文化盲的表现。④鲁迅曾举出过一种文化盲:有些暴发的土财主,阔得不耐烦之后,也附庸风雅起来,于是高价购回好些汉鼎唐镜之类的古董,命仆人刮得锃光贼亮,置陈于客厅供人“发思古之幽情”。这一来,反把好端端的文物给糟蹋了,他的文化素养并未能随出土铜器的擦亮而擦亮。⑤不禁又想起著名美术家韩美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