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景观第一节主要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特点一、位置及行政区划(一)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小部分国土位于亚热带和热带。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影响很大,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南方部分地区长夏无冬。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来自东南和西南的海洋性湿润气流,使我国东部降水充沛。(二)疆域我国的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0。最东端是黑龙江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最西端是新疆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跨近62个经度、5个时区,时差4个小时。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千米,岛屿海岸线14000多千米,海岸线总长32000多千米。我国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与我国隔海相望。我国陆地边界总长约22800千米,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的1/15。(三)行政区划据统计,截止到二、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点(一)地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构成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和众多湖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地势迅速下降,高原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组成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2000—1000米,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海拔一154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为中国浅海大陆架。我国大陆架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及南海的一部分。这种西高东低、向海洋逐级下降的地势,有利于湿热的夏季风登临我国大陆,并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过渡地带的巨大落差,使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地形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兼备,而且面积都很广阔,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五种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所以说是一个多山之国。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二)水文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多河川的国家,河湖众多、类型丰富、内外流兼备。我国河流总长约43万千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5万多条。大体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为界,该线东南部是外流区域,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约占我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该线以西及以北为内流区域,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内外流区域的自然分界线以西,绝大多数河流都流人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之中,仅少数为外流河,如流人印度洋的雅鲁藏布江、流人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等。内流区域的河流,因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37千米;伊犁河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流河,流量占新疆全部内流河总径流量的1/5以上。我国江河年径流量达266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径流量虽然较丰富,但季节变化显著、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异较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分布不均。我国湖泊共有24880个,总面积83400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有2800多个,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130个。我国的湖泊具有地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三)气候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季风影响年际变化大,加上多种地形,因此气温和降水组合形式多样,故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线西北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我国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且水热配合好,雨热同季;我国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量丰富、水分不足,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水热资源不足。我国温度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青藏高原气候区。我国干湿地区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四)植被我国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所以植被具有复杂多样、种类丰富的特点,仅种子植物就达3万多种,其中乔木2000多种,而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近千种,我国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植被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和区域性差异,呈现东部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显著差别。我国东部湿润区以森林植被为主,自北而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南海诸岛珊瑚礁常绿林和灌丛。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明显,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是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荒漠。我国青藏高寒植被区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导致气候寒冷、温度变化剧烈,东南部受印度洋海洋季风影响较为湿润,越向西北越干旱,植被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山地寒性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一、概述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类自然风景资源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山地给人雄伟之势,丘陵给人陂陀之感,高原给人旷美之情,而平原则给人平远的意境。地貌对人文景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因为一切人文景观都植根于一定的地貌基础之上,并与之相协调。如我国南方多丘陵、平坝、河湖等纤巧秀丽的地貌,北方多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等雄浑博大的地貌。二、观光游览型山地地貌景观(一)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酸性侵入的岩浆岩。一般为肉红色和灰白色,质地坚硬、节理发育、层状剥离明显。花岗岩矿物成分复杂,岩块棱角处接触大气面积大,最易风化成球状,称球状风化,其地形称石蛋地形。地壳强烈上升地带可形成高大挺拔的花岗岩山地,而缓慢隆起区长期剥蚀则易形成花岗岩低山丘陵。著名的花岗岩山地有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天台山、三清山等。花岗岩断块山地具有雄险浑厚、粗犷质朴、线条简洁、形体大方的特点,像一幅浓墨的山水画。著名的花岗岩低山丘陵有浙江普陀山、厦门鼓浪屿、泉州清源山、天津蓟县盘山等。花岗岩经长期风化,山地高度较小、地形起伏和缓,多浑圆小丘和拟人化石蛋地形。花岗岩球状风化景观主要指造型奇特的怪石形体,著名的景观地有鼓浪屿的日光岩、泉州灵山的风动石、黄山的仙桃石等。(二)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地区,主要由于地表、地下水的溶融以及外力的崩坍、搬移作用形成的地貌称岩溶地貌。由于岩溶作用沿石灰岩节理面和断层面向下溶蚀发育,因此岩石具有线条曲折柔和、造型真实感强,其地面景观具有玲珑精细、清秀俊逸、深邃奇特的特点。我国岩溶地貌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全,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是世界岩溶地貌分布最典型的集中区,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岩溶风光区。1.地表岩溶景观主要包括溶沟、石芽、石林、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岩溶洼地、岩溶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孤峰等,最有观赏价值的景观主要是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和天坑。石林: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坡面流动,溶蚀侵蚀的凹槽为溶沟,溶沟之间残存的石脊突起称石芽,大型的石芽称石林。石林高度较大,呈柱状、锥状、塔状、笋状、剑状、菌状等。昆明市石林县的石林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相对高度一般为20米、最高达50米,景观十分秀美,是世界上最具多样性的石林喀斯特形态。峰林、峰丛、孤峰:岩溶区形成的山峰,按形态特征分峰林、峰丛和孤峰。峰林是指山峰的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的石灰岩山峰。峰丛是山峰基部相连的峰林,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米。孤峰是孤立的碳酸盐岩石山峰,相对高数十米至百余米。桂林山水是指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一线的风光,两岸以峰丛和峰林为主,其间有孤峰点缀。天坑: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是地下暗河长期溶蚀和冲蚀碳酸盐岩层,而引起岩层及地下大厅垮塌的地质奇观。我国是世界上天坑规模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国家,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坑”。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最大深度662米,坑底有一条巨大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称之为“地缝”的神秘峡谷,最窄处仅2米,是世界最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2.地下岩溶地貌景观主要包括地下河、地下溶洞和洞穴化学堆积物。地下河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面、节理和断层等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形成的地下水排泄通道。溶洞是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地下岩溶最有观赏价值的是洞穴化学堆积物,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钟乳是指悬挂于洞顶的倒锥状碳酸钙沉积;石笋是指由洞底向上增高的锥状、塔状、盘状等碳酸钙沉积,形如竹笋;石柱是指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二者相接形成的柱状碳酸钙沉积;石幔是指薄层水从洞顶或洞壁裂隙中漫流流出,产生的片状、波状、褶状沉积,形如帷幔。我国著名的溶洞景观有贵州织金洞、桂林芦笛岩、江苏宜兴善卷洞、浙江桐庐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等。(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是指由巨厚的红色砂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特殊地貌,以广东韶关仁化丹霞山最为典型。丹霞山因“色渥如丹、灿若明霞”而得名,又称中国红石公园。我国地质学家将这一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并被国际学术界采用。丹霞的成因是侏罗纪和第三纪时气候干热,干湿季明显,沉积物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由于富集程度差异,岩层出现紫红、绛红、浅红等色彩;此外红层固结程度较差,易风化崩塌形成崩崖峭壁,加之岩石钙质胶结物易溶于水,造成岩石分离。在上述综合因素下,形成顶平身陡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丹崖赤壁地形。丹霞地貌具有奇险、奔放、绚丽、热烈的景观特点。著名的丹霞景观有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广东金鸡岭、承德棒锤峰等。(四)熔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是指地下岩浆喷发或溢流于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流纹岩景观:流纹岩是典型的酸性喷出岩,多灰白、粉红、浅紫、浅绿等色,常具流纹构造,垂直节理发育,线条轮廓曲折多变,造型景观富于变幻。景观特点是山峰形体多变、河流切割幽深、崖壁色彩斑斓。著名景观地有浙江雁荡山、天目山、西湖宝石山等。其中雁荡山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雁荡山三绝是灵峰、灵岩、大龙湫。在雁荡山观赏同一景点,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其景观各不相同,如雁荡山灵峰,又称合掌峰、夫妻峰、展旗峰、双乳峰、观音峰等。玄武岩景观: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一般呈黑色和灰黑色,风化后多呈黄褐色和灰绿色。因流动性大,常具气孔。由于喷发后迅速冷凝,冷凝收缩时产生大量原生节理,呈六方柱状,形成拟人拟物景观。著名景观地有五大连池、峨眉山顶、长白山、湛江硇洲岛等。五大连池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条条石龙是玄武岩顺坡流动的熔岩流,因流动时表面冷凝,但内部仍继续涌流,故形成麻花状、绳状、蛇状、木排状、熔洞等景观。峨眉山山顶覆盖大面积玄武岩,山顶的舍身崖绝壁是世界最著名的金顶佛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