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A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小学段“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二、考核的基本内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考核知识点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或特殊本质,是教育现象之间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有三层含义——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义务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的含义:学校教育的特点:1,具有制度化和专业化2,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3,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4,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内容4,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本任务)培养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年轻一代人的知识、技能和品德。近代教育的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仍然存在。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互相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两个)1,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最为突出。文化的产物,也是承担着文化传播与继承、创新的使命。自然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心内容。2,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2)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3)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制度:学生的权利:1,接受、享用教育的权利2,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3,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的权利4,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5,法定的其他权利。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遵规尊师养德修行的义务3,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4,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2,学校的行为违法3,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4,学校主观上有过错。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诉讼方式,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2,行政方式3,仲裁和调节等方式。教师职业的意义: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收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和《教育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由益的社会活动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2,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3,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素养的内涵: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5)有可信任感。2,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1)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专业知识(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3,灵活实际的教学能力(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a,准确性b,条理性c,概括性d,发散性e,变通性f,独创性。(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口语;文字和板书;体态;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育机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秘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语言上直话曲说,急话缓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能帮助教师认识教师专业自我2,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反思的含义: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着这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局内”的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者参与观察者。反思不仅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且是一个检验教学目的、手段和内容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师反思的意义:1,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变化2,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成为研究者3,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作用a,理论指导实践b,双重角色,深入体会教与学c,经验+反思=成长d,帮助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1,有利于教育改革(真正的认识、推广、实践)2,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3,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分析与应用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a,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b,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c,要博学多才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a,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b,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c,要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a,要加快角色转变b,要放快转型步伐4,合作:整合团体智慧a,要加强集体备课b,要加强互动研讨c,要加强课题合作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a,要学会系统思考b,要学会教学探索c,要学会教育科研。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四种方法)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是否安排环境)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是否借用仪器)3,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是否预先设置观察框架:目标、对象、范围、计划、步骤、设计)4,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是否观察者参与所研究的活动)。调查研究法:1,访谈调查法(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2,问卷调查法(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实验研究法:准备、实施、总结阶段。行动研究法:含义——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特点——教师是研究者;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步骤——预诊(发现问题);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2,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3,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1,自我反思(教学前——前瞻性;教学中——监控性;教学后——批判性)2,同伴互助(对话,协作,帮助)3,专业引领(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校本教研的过程:1,教学问题(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有研究、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态度)2,教学设计(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案)3,教学行动(将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4,教学总结——四个环节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三种)集体备课: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龄的教师。定向研讨:教什么、怎么教,明确研讨的重点问题,即主题。五个环节——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案例教学:故事性;两难问题;蕴涵理论、原则、原理;新颖性、时效性;背景清晰。做好三点——教师要学会写案例;学会使用案例;积极参与案例探讨。(二)课程与教学1.考核知识点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课程的概念:广义上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上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课程理论流派:(五种)可以是简答题,也可以是分析题,后面有!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而出现。(1)要素主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每一学科有其自己的特定性,独立学习,激发智力(2)永恒主义: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看重人文学科中的经典著作。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4,存在主义课程论:重要前提——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代表人物奈勒。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多尔,他认为应当是课程的开放式体系。后现代课程标准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目标模式(代表人物博比特);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斯滕豪斯)。课程目标的内涵: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课程的文本结构:(三部分)1,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2,课程标准:五方面内容——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3,教材和教科书: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编排要符合卫生学、心理学、教学和美学。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计划对本学科要求的参照标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途径。课程的类型(五种):1,必修课和选修课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整合课程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与其相反,以学生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1,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校本课程的含义: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程。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理论和实践,生活与学习,社会与学校)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新课程设计的特征:1,课程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