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一)命题人:泉港一中王光强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白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①,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荀子《劝学》)②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③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④,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于志宁列传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诏功臣世袭刺史,志宁奏:“古今异时,慕虚名,遗实患,非久安计。”帝皆从之。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以为“今东宫乃隋所营,当时号为侈丽,岂容复事磨砻彩饰于其间?丁匠官奴皆犯法亡命,钳凿槌杵,往来出入,监门、宿卫、直长、千牛不得苛问。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曰:“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托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故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近高齐任邓长颙为侍中,陈德信为开府,内预宴私,外干朝政,齐卒颠覆。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轹贵仕,品命失序,经纪不立,行路之人咸以为怪。”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曰:“窃见仆寺司驭,爰及兽医,自春迄夏,不得番息。或家有慈亲,以阙温清,或室有幼弱,以亏抚养,殆非恕爱之意。又突厥达哥支等,人状野心,不可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况引内閤中,使常亲近,人皆震骇,而殿下独安此乎?”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幽州都督,谥曰定。(《新唐书》一百四卷)2.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爪牙:得力帮手B.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寺人:和尚C.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狎:亲昵D.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衔:怀恨在心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贞观三年时,太宗设宴近臣,太宗问到志宁,志宁因是四品官职没被有司请,太宗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而志宁得以参宴。B.太子用人多任宦官,志宁以历史上用宦官而失天下的例子来进谏太子,太子很不高兴。C.志宁多次进谏无效,于是向太宗上疏,引起太子不满,并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刺杀志宁。杀手进他家时,看见志宁生活朴素是个清官,就不忍心杀而逃离他。D.在皇上讨论废王皇后事时,因志宁不为武后说好话。武后受封后就认为他不趋附自己,给他定罪并免去原来官职,被贬出任荥州刺史。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4分)(2)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秦淮夜泊宋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1)从全诗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样的情感?(2分)(2)清代纪晓岚曾评此诗“自然秀丽,雅称秦淮”试分析其评价的道理?(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曹操杀吕布后,张辽大骂曹操,曹操大怒,拔剑要亲自来杀张辽。张辽全不害怕。曹操背后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求解。操掷剑笑说:“我也知道张辽忠义,故意玩耍罢了。”于是亲自给张辽解绳,脱下衣服让张辽穿上,张辽被感他的诚意所感动,就投降了曹操。(《三国演义》B.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在周瑞家的带路下刘姥姥进了贾家。此时熙凤的女儿正生病,熙凤请刘姥姥给女儿起名叫“巧”,熙凤给了二十两银子及其它生活用品。(《红楼梦》C.“佩瑶!——你怎么?——哼,要来的事,到底来了!”吴荪甫似乎努力抑制着忿怒的爆发,冷冷地说;他的尖利的眼光霍霍四射,在少奶奶的脸上来回了好几次:是可怖的撕碎了人心似的眼光。这里吴荪甫所说“要来的事”指的是工人罢工之事。(《子夜》)D.“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神父说。“赢了个大满贯,”公证人说。各有各的说法,人人妙语双关,看到女继承人像登上宝座的活神仙,高踞于百万家私之上。九年前开演的大戏今天才有结局。当着全索缪人的面,单单叫庭长留下,这不等于宣告要嫁给庭长吗?庄严格讲究体统的小城市里,这类出格的举动就是最庄严的许诺。选段中“这最庄严的许诺”指的是欧也妮与蓬风的婚姻问题。(《欧也妮·葛朗台》)E.在甘果瓦误闯乞丐王国就要被吊死时,爱斯梅加达同情他答应做甘果瓦的妻子,最后在埃及大公拿来一只瓦罐摔在地上成了四片后,决定他两婚期为四年。(雨果《巴黎圣母院》)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要叙述觉新的李家婚姻决定过程。(《家》)(2)请简要叙述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是怎样得到上任海岛总督的情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文化经典阅读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让让百姓有时间种粮食,官方减轻他们的负担,百姓才能能够富起来。B.孟子举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例子,说明了统治者向百姓索取要讲究时间性。C.孟子认为如果百姓的粮食象水火一样多,那么百姓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仁爱之心。D.这段话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制民之产,百姓物质富有的的重要性。(2)孟子在这段文字阐述的是什么道理?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祠堂文化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祠堂文化是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在中华大地上的祠堂可分为姓氏祠堂和历史名人专祠两大类。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居住着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他们大多建立自己的家庙,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祠堂分为宗祠、支祠和家祠。作为“申述根本返始之心,尽子孙孝情”的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务的圣地,它集宗教、伦理道德、法律于一身,也是一个宗族最高权利的象征,每个宗族都会从族里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族长。可以说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很讲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族的一种象征。人们常说的“六亲”,指的是夫妻间、父母与子女间、兄弟之间、兄弟们的孩子之间以及兄弟们的孙子和曾孙之间,宗族内三五代之间关系尚且亲密,然而数代之后,关系疏松,就需要宗族关系来调节,而修建祠堂祭祀共同祖先,则是整个宗族百世得以联系的纽带。大宗有大祠堂,来祭祀共同祖先,各支派又有小祠堂,各祠堂内按照辈分先后摆放祖先灵位。上尊下卑,左长右幼,井然有序。宗祠除祭祖开会外,还开办私塾或者义塾,传承宗族礼俗。尽管祭祀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宋代以前的民间祭祖活动多在家庙或陵地举行,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祖代的形式逐渐进入民间,元代以后基本形成定制,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北民南迁较为集中的南方更为盛行,几乎村村建有祠堂。有的家族繁衍迅速,人丁兴旺,分堂分房,别派别支,除了总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总的宝塔式祠堂结构,加上朝廷赐建的个人专祠和旌表修建的节孝祠堂,祠堂多达数十个。祠堂门前设聚星池,一为风水,二称防火救止。有些祠堂门前设有照壁,并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石,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9.选出下列与文中内容不符的两项()()(5分)A.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B.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此后受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祖代的形式才逐渐进入民间。C.祠堂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族的一种象征。宗祠除祭祖开会外,还开办私塾或者义塾,传承宗族礼俗。D.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北民南迁较为集中的南方更为盛行,所以几乎村村建有祠堂。E.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是整个宗族百世得以联系的纽带。10.“阅览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阐述的?请分点概括。(3分)11.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务的圣地,它集宗教、伦理道德、法律于一身,也是一个宗族最高权利的象征,表现在哪里?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任选一题)(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加一类文本中的小题。(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母亲和果树曾平城市前进三公里,我们家的地被征了。我们家早没种地,我们在城市做工,我们把地租给更偏更远的乡下人种菜。征就征吧,钱也不低,十多万补偿款,存进银行,卡已交给母亲。安置房正在建,临时周转房,政府也安排了。母亲一脸忧戚。母亲忧戚的是院子里那几株果树。果树是十年前种的,到秋天的时候,已能结出红彤彤的果子,因为品种的原因,加上疏于管理——谁管理呢?花那精力,还不如去超市,超市水果味好,成色好,价钱还便宜。那些红彤彤的果实就挂在枝头,倒给我家增添了不少秋天的韵味。果树政府赔了,价钱也不低。母亲不要钱。母亲提了一个请求,要人家把这几株果树保留下来,这里不是建生态小区吗?把果树留下来,小区生态得很。这是母亲一厢情愿的事情,政府的人哪能同意,说,老人家,小区树肯定要种,不过,怎会种这样的树呢?母亲不高兴了,发起怒来,说,我这样的树怎么了?不好?政府的人怕把事情搞复杂,赔着笑脸劝母亲说,老人家,你的树很好,但新小区种什么树已经规划了!什么地方引进,什么树种,全定好了,连定金,也交了。政府的人出了一个主意,钱一定赔,树不留,要母亲找个地方,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