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24科技文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1-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24:科技文阅读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科学文,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文章。近年来,高考小阅读选文,体现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文化传统、关注科技进步、融入人文精神的趋向。选文大致分三类:一是社科类文章,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甲骨文解谜》;二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类文章,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的《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三是科学与人文相融的文章,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的《绿色经济》、浙江卷的《生物多样化》等。科学类文章的考查有三个热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表达文章的核心概念的词语,表达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词语,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解释说明对象、诠释概念的信息,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信息,表现作者观点、体现作品主旨的信息。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推断新知识,推断看法,推断结果。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阅读下列文字,然后答题。(2009年高考山东卷)“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①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2-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6.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解析】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题要关注语境,联系上下文。原文中说“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主要功能应该有两种:一是捕捉鱼蟹,二是到孤山的交通。【答案】B。7.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解析】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题干要求,对原文中相关的段落表述的内容进行认真筛选。考生要特别注意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3-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这些内容与备选答案A、B、C项相关,而D项所述内容属于原文没有的信息。【答案】D。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祐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解析】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文对照”。注意原文第二段“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根本原因应该是“因‘断桥’不断”。【答案】B。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科学类文章考查的重点是筛选信息,考生必须认真通读材料,牢牢抓住信息线索,对照题目,找准原文,比较选项与原文异同,排除干扰,确认答案。即采用“通读→筛选→比较→排除”的步骤和方法解题。1.通读。“通读”要能读“懂”,即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为准确筛选文中信息打下基础。“通”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匆匆应付,而是要逐句、逐段地认真读,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获得整体认知。科学文的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不过几十句话,4(或3)道题12个选项都是由原文(或对原文进行加工处理)编拟而成的。因此,通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信息的筛选。通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材料的内容要点,弄清文中主要概念、作者(或文中某人)的基本倾向。②要培养对文段中关键信息点的敏锐感知能力,应特别留心先与后、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条件与结果、部分与全体、肯定与否定这些关键之处。阅读中运用勾、画、圈点方式自我提醒,让关键点牢牢印入脑中。③养成遇到复杂的长句自我紧缩加工、提取句子基本意思的习惯。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材料大多是译文,多长句、多概念,意思绕来绕去,比较复杂的要删枝叶抓主干,把握句子主体部分的意思。2.筛选。筛选是依据试题要求查找、过滤、选择科技文的信息。筛选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4-①明确筛选标准,即题干对信息筛选的基本要求。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第5题,“下列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为考生提供了两个筛选标准:一是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二是“不正确的一项”。②根据题干提示,利用通读的印象,迅速找到筛选信息的范围,在文本范围内,找到相应信息载体(词、句、段)。③题文对照,针对研究,从而准确筛选。3.比较。比较是确认答案的一个关键环节,比较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题文的比较,看原文内容与题干要求是否一致;二是筛选出的原文内容与试题选项之间的比较,看选项与原文的内容是否一致。比较的目的是辨明正误。比较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问题。4.排除。就是在筛选、比较的基础上大胆舍弃干扰项。科技文阅读试题中总会有一些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选项,有意干扰考生的思维,达到误导、迷惑考生的目的。准确排除干扰,是找到正确答案的途径。排除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熟悉原文的主要信息、关键信息;二是熟悉科技文干扰项的设计方式。干扰项设计的常用手段有: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强加因果、误划类别、歪曲事实、偷换概念等。需要指出的是,通读、筛选、比较、排除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考生要认真阅读,精心筛选,仔细比较,大胆排除,如此就能找到正确答案。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答题。历史学教授雷广臻研究发现,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均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这些图腾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情况,而玉龙玉凤则是红山古国最尊崇的玉器。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在25日结束的有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见解,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雷广臻说,根据古文献记载,黄帝图腾主要有五种:一是熊。《史记》说:“黄帝为有熊。”班固编著的《白虎通义》也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在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颚和熊掌残体,还出土了双熊头三孔玉器。二是龙。《史记》说“轩辕,黄龙体”。闻一多先生认为,上古姬通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被黄帝部落奉为图腾。红山文化蛇形龙玉器,从兴隆洼、查海遗址的玉玦,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的玉龙,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三是龟。《国语》说“我姬氏出自天鼋”。郭沫若先生认为黄帝的图腾为天鼋,即神龟。在牛河梁遗址多次出土了神龟玉器和玉龟壳。四是云。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部分造型可能与云有关。五是鸟。《国语》记载,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鸟身者”,可能以鸟为图腾。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墓葬中,确实出土了玉鸟。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5-雷广臻强调,在中国著名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这么多的契合。这种契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雷广臻认为,红山文化图腾性玉器反映了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这“四生”情况。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每一件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雷广臻教授进一步分析,黄帝多图腾,哪个为社会所共同崇拜从而成为共同的图腾呢?从文献上看,一是龙,二是凤。从出土玉器实物上看也是如此:以蛇为原型的龙,以猫头鹰(鴞类)为原型的凤,组成了玉龙、玉凤系列。由此可以推断,龙和凤是黄帝部族的最高图腾,玉龙玉凤是红山古国最尊崇的玉器。(摘自《文史知识》)1.下列关于“红山文化”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山文化是在朝阳牛河梁地区发掘的一种新石期时代的史前文化。B.红山文化均有玉器与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形成对应关系。C.红山文化是由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最先发现并研究的。D.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与黄帝契合最多的一种文化。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兴隆洼、查海遗址的玉玦,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的玉龙,红山文化蛇形龙玉器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B.雷广臻说,根据古文献记载,黄帝图腾只有5种,包括熊、龙、鱼、云、鸟等。C.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从外部造型可以看出与云有关。D.《国语》记载,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鸟身者”,即以鸟为图腾。3.下列推断与想象不合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