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计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1、行业背景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伴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随着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区域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加强,我国正在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长三角”的区域优势愈加突出。由于扬州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境内外资本在我市的投资和并购重组空前活跃,为优势产业集聚打造新的舞台。作为扬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现有企业238家,资产总额162.07亿元,资产规模过亿元的有36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28家。“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及其延伸产品,加快培育建设LED照明基地;不断加大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2、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本专业紧紧把握近年电子产业发展机遇,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随着我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专业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子类高技能人才。近年来,随着扬州、江都沿江开发的持续深入,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高学历、高技能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无论在用工的数量,还是人才的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应用电子技术类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加快中高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步伐,不断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才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我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地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强化制度管理,为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研科研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坚持中高职人才培养两手抓,以严格规范的实践训练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同时注意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具备过硬的技术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并能练就一技之长以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专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具体目标:①按照“培养、引进、厚待、重用”的原则,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②推进教科研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建立教科研团队。③结合自身特点,大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符合中职学生培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另外,在精品课程建设上争取寻求突破。④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训设备;不断巩固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提高专业竞争力。⑥以“社会培训、开放教育、合作办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专业的辐射作用。三、建设思路根据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和扬州电子信息产业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电子产品初级开发、工艺设计、生产与质量管理、设备操作维护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兼顾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本着“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因材施教,教书育人”职业教育原则,按照下列思路进行专业建设:1.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快建设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完善实验实训和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职业环境,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4.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对口支援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推进“2+1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3)强化校外顶岗实习(4)确保“双证融通”培养2.课程体系建设(1)项目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开发项目课程,探讨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以过程监控为主要特征的考核方式,最终探索出适合中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确定项目课题、内容及实施方案和目标。(2)核心课程建设在确定的核心课程建设中建立相应的团队,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等组成团队,共同确定教学项目,并同时协助制定实施方案和操作细节等。3.实验及实训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扩建一批电子实验实训室,新建创新设计实训室。(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为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任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建立长效机制。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高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地方电子行业培训员工,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承担企业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与西部同类院校合作,为他们培训教师,协助建设实训基地,协助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五、规划资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六、保障措施1.制度保障措施抓紧制定《应用电子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理实一体工作室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细则》等制度,规范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完善“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2.组织保障(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坚持专业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技术进步,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设内容合计建设内容合计课程建设1、人才培养方案5实训基地建设1、扩建电工电子实验室与电子仪器提档建设502、核心与精品课程建设202、扩建电工调试与检修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置)30小计253、扩建电子整机维修车间20师资建设1、专业带头人104、新建电器安装与维修项目实训室502、骨干教师55、新建楼宇智能电器控制实训室253、兼职教师聘用56、扩建单片机实训车间30小计457、新建汽车电气控制实训车间60小计265合计:310并结合自身条件合理改革专业,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质量,增强专业吸引力。(2)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由学校、企业和研究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电子信息行业专业设置与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工作,并对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指导和评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改革等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用好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3.人员保障和激励措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各项建设内容要成立相应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由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要抽调精兵强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内容。专业建设人员必须维持相对稳定,学校、电信系已出台相应奖励政策调动参与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资金保障措施(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合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学校对专业经费和建设进度予以监督,加强精品专业建设经费过程管理。(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除学校对精品专业建设待拨款以外,还可多方筹措精品专业建设所需资金,包括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合作的企业的捐赠等各种形式,确保各建设内容需要的资金能及时到位,保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如期完成。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