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三种境界——《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清)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国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一体的第一人。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2种,以《观堂集林》最著名。王国维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北宋):蝶恋花•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上片寓情于景。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这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以双燕相随而去反衬人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用月已圆而人未圆进一步烘托与映衬。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是在情理之中。•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北宋):凤栖梧(蝶恋花)危楼:高楼。黯黯:迷蒙不明。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梁启超评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夕:元宵节的夜上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宝马雕车:华美的车马。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满城灯火,游人如织,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人”的出现而设。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这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青玉案(辛弃疾)三种境界的原本含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暮秋怀人之情。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怀人春愁,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怜幽独,别有怀抱。共性:怀人之作.三种境界的含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既表现出事业、学问上的渴望和期待,又表现出一种开始探寻道路时的茫茫无绪之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事业、学问上的崇高目标,为了获得成功,在前进道路上,历经艰难困苦,仍不懈探索,执着追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求索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弯路,经历多少挫折,似乎已经无法可想,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了。但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自己离目标已经不远,胜利已经在望了。三种境界的联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立志向和目标努力探索和追求实现理想和愿望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此时人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于是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仅仅停留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圆的,人外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哪里能够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自己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