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11年5月份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简答题真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历年心理咨询师真题答案2006年5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答案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1~8题,共8小题,满分为100分)一,1,童年期(1分):体征(1分):弱小性格(1分):自卑(1分);怪僻(1分);懦弱(1分)2,青少年期(1分):生活事件(1分):父母离异;青春期挫折(1分);攻击行为(1分)二,MMPI(4分),用于判断求助者是否有精神病(1分)SDS(4分),用于测定其抑郁状态的程度(1分)BPRS(4分),评定精神病性问题的严重程度(1分)三,求助者出生情况(2分)求助者精神疾病家族史(3分)求助者的疾病史(2分)求助者母亲反映的情况(3分)四,精神病(精神分裂症)(6分)根据(1)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三原则(3分)(主客观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性)(2)根据该求助者的特异心理与行为(4分):破裂性思维,思维逻辑混乱,行为愚蠢,意向退缩懒散.(3)被动求医行为(2分)五,需与抑郁性神经症(5分),恐惧性神经症(5分),焦虑性神经症(5分)相区别.六,原因:生物学原因(2分):可能有精神病性问题的家族史(祖父有精神障碍)(1分)社会性原因(2分):负性生活事件(父母离异)(1分)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同学关系)(2分)心理性原因(2分):对现实的误解(与女同学关系)(1分)幼时负性情绪记忆(小时候挨打)(1分)七,精神分裂症特点(1)有感知(1分),思维(1分),情感(1分),意志(1分),行为(1分)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2分)或脱离现实(2分)(2)意识清晰(1分)(3)智能多完好(1分)(4)起病于青壮年(1分)(5)缓慢起病(1分)(6)病程迁延(1分)(7)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3分)八,转诊至精神科治疗(6分)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答案技能问答一、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9分)1、精神状态(1分)(1)见人紧张(1分)(2)情绪:痛苦、焦虑、悲观厌世(1分)2、生理功能改变(1分)心悸、失眠(2分)~2~3、社会功能状态(1分)回避行为(2分)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12分)?诊断依据是什么?(8分)诊断(12分):社交恐怖症。诊断依据(8分):病程长(2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2分);内心非常痛苦(2分);求助者无器质性疾病,有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1分);有回避行为和恐惧症状(1分)。三、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9分)与精神病相鉴别;(3分)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3分)与焦虑症相鉴别。(3分)四、请分析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2分)生物因素(2分):女性、38岁(1分)社会因素(2分):(1)离异,学历低,收入低;(1分)(2)家庭:母亲霸道、父亲去世早、婆媳关系差、小时候家贫借债。(1分)心理因素(2分):(1)性格内向、胆小敏感;(1分)(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1分)(3)持久的负性记忆:小时候经常借钱,为此暗自哭泣(1分)。五、解释EPQ和SDS的测试结果。(16分)EPQ中E量表分为35,表明典型内向(8分)SDS测试,标准分63,说明存在中度抑郁症状(8分)六、本案例中,可以拟定的咨询目标是什么?(10分)具体目标:消除求助者与领导或比自己优秀的人接触时的紧张反应,使之勇于面对生活,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6分)。最终目标: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人格完善的目标(4分)。七、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是什么?(8分)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和情绪的变化;(2分)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1分)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1分)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理问题变得越发严重;(2分)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和行为及情绪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2分)。八、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哪几个维度?(16分)(1)求助者自我报告;(3分)(2)心理咨询师的评定;(3分)(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定;(3分)(4)对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进行评估;(3分)(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4分)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三、案例问答题答案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何种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0分)答:根据案例分析,可以对求助者使用以下几种心理测验:~3~(1)为排除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诊断是否具有非情景性致病因素或人格因素,可选用MMPI人格测量。该量表共包括14个量表,鉴别各种精神病求助者,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2)为排查其它心理症状,可选用SCL-90测量。该量表又称症状自评量表,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是了解求助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3)为进一步诊断恐惧的严重程度,还可选用SAS测量。该量表可以评定求助者焦虑的主观感受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性。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10分)答:根据案例描述,诊断结果为恐怖症。诊断依据如下:(1)根据以下三个原则,排除精神病的诊断: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是有自知力的,知道自己的状态并努力调整,最后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②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该求助者在一次故障排除中非常紧张,从而影响飞行,因为不能飞行,所以内心很痛苦,所以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因此他的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③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从小就要强,学习用功,但性格内向。工作后也很勤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2)根据许又新诊断恐怖症的三条标准以及对照CCMD-3标准可以诊断为恐怖症:①许又新诊断恐怖症的三条标准:第一,该案例病程较长,长达一年,害怕是异常的;第二,痛苦程度已经无法靠个人摆脱;第三,对所怕环境的回避,社会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②CCMD-3标准: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此,该案例符合恐怖症诊断标准。可以诊断为(特异性)恐怖症。(3)和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虽然该案例有一定的事实诱因,但其总体表现已与现实生活无关,因此,已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4)与强迫性神经症做鉴别:虽然有强迫思维迹象,但不明显,且未出现反强迫行为,因此排除强迫症。3、请分析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10分)答:根据案例描述,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方面如下:(1)生物学原因:33岁,男,身体健康。(2)心理学原因:①认知方面,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是飞行员就应该不害怕;②负性情绪方面,一年前有一次故障排除历险,“当时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气也喘不上来,手脚都在发抖,全身都是冷汗,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飞回来的,着陆后腿还在发抖根本就下不了飞机”。③个性方面,性格要强、内向。(3)社会学原因:社会事件:①一年前个人的飞行历险;②八十年代的一次机毁人亡的事故。(4)家庭环境:父母要求严格;工作业绩出众。所以综合分析并进行推断,该求助者一直都很要求,勤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所以认为自己应该很优秀不应该害怕,也因为故障排除经历的负面情绪及事故等刺激,所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飞行。4.咨询时怎样制定咨询目标?(10分)答: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通过与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双方共同接受的有效的咨询目标并加以整合。~4~(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全部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听取求助者自述和他人介绍情况后,应进一步询问和观察,尽量全面地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尤其是要掌握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内向还是外向等及其表现程度。应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兴趣爱好、能力等,了解求助者通常对自已、对别人和对现实生活所持的态度及相应的习惯做法,因为这些因素有可能成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根据需要,还应了解求助者的家庭背景以及目前的生活状况,要了解事情发生的细节。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要确定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的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心理问题原因时,咨询师要避免先入之见。(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比如,外表和行为;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思维内容;认知过程及功能;情绪;求助者对自已就诊的目的是否判断准确;对自已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他是否能观察到、意识到自已的行为或情感已经有了问题;等等,从面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要找出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要素:具体的、可行的、积极的、双方可接受的、属于心理学性质的、可以评估的、多层次统一的。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心理咨询的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明确咨询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求助者的特殊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目标。在实施具体目标时,始终是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的。5.简述满灌疗法的原理。(15分)答:满灌疗法即冲击疗法,其原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实验基础基于下面的动物实验:当实验场所发出恐怖性声、光或电击刺激时,实验动物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想逃离现场,如果没有出路,它只得被迫无奈地呆在现场里,承受极其痛苦的刺激。当刺激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见动物的恐惧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这一实验表明,放松、交互抑制似乎并不重要,只要持久地让被试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2)操作原理冲击疗法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哪怕是同情的眼光也不给一点),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消退性抑制。所以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6、简述系统脱敏疗法的过程。(15分)答:系统脱敏疗法的过程,具体如下:(1)学习放松技巧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咨询师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2)建构焦虑等级建构焦虑等级表,既是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在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其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5~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极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极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要求求助者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各种刺激画面,画面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