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关于教学策略,指的是达到比较大的目标的总的步骤。因此,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对教材、教学方式的总的组织。另一方面教学手段则是关于各个特定情节的处理。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决定了教学策略的成功,也就是说,决定了我们是否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很可能像预先计划的那样地自然,但是当然必须同教学策略协调。教学手段往往被称为运用方法,是用来实现教学策略目标的程序。因此,如果人们决定通过利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来发展某种概念,那么教材,教学程序的总的方法,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策略了。所问的具体问题,用来诱导回答的技巧,处理和追问特定回答的方式,都是实现教学策略的教学手段。其中一些教学手段是预先设计的,但许多教学手段还是在情况发展时随时制定的。除了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外,还有关于整个课程的总策略。在任何一种教学情况下,首要的和最重要的考虑是决定目的或目标。我们教育年轻人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想给他们带来什么变化?这些考虑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安排课堂教学和单元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非常适合他所要达到的这一类目标的步骤和教学活动(即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然后直接将这些步骤和教学活动用于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理想目标而进行有效的讲授。随后,方法的基本问题是选择。教师首先必须选择目标,确定方向。其次,必须选择他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策略的一部分,他必须选择内容和总的步骤。再次,他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材料和教学工具,并且随着教学的进行,选择处理某些偶然情况的教学手段,以便实施和实现上述教学策略。最后,他必须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来评价和检查所做的工作。教学策略的四大特征及其确立方法黑龙江省教科所温桓福老师认为:教学策略是一系列引导师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的行动方针。它具有指导性、技巧性、实效性和系统性四个基本特性。1.教学策略的指导性指导性是指教学策略能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它告诉人们的是怎样使用和在什么时候使用某种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本身。比如,民主教学的策略告诉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创造一种民主的气氛,但具体地怎样来创造这种气氛,使用什么方法,就因时因人而异了。教学策略的指导性与教学原则的指导性相比显得更具体、更实在。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宏观上的指导,究竟怎样实施还不够清楚。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教学领域,但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来实现这一“结合”,就需要进一步制定出教学策略。另外,教学策略的指导性还要求师生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具体的条件创造出新的教学法。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师生只有灵活机动地利用现实条件,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服务时更是如此。如,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就应借鉴创造学中揭示出来的规律创造出一些新的教学法。2.教学策略的技巧性教学策略的技巧性是指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规律的巧妙应用,而不是对教学原则的简单服从,更不是什么其它原理的机械运用。首先,教学策略一般是为某一特定的目标服务的,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注意“为目标服务”与“遵循教学规律”的辩证统一问题,不可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需要尊重学生,经常地鼓励学生,但为此就不敢给学生打分,要求取消分数,就是一种极端化现象。又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想象,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知识作为原材料,没有基本原理作为想象的翅膀,创造想象又何以产生?我们不仅应知道“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还应牢记“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3.教学策略的实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效性是指每一策略都有其明显的教学效果,确实能使师生更经济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策略由于它具有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服务的特点,其实效性比教学原则更直接、更明显。例如,“全面训练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确实能改变过去那种只重逻辑思维,不重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只重辐合思维忽视发散思维的不良现象,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教学策略越具体,其实效性就越明显。4.教学策略的系统性教学策略的系统性是指教学策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分为最具体的目标,更具体的目标,比较具体的目标和一般目标等,相应地,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也就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上的不同策略构成一个整体,而这个小整体又作为上一级层次的元素而存在,从而各层次的教学策略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策略就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联的系统,通过逐层达标,最后实现总目的。根据B·S·布鲁姆的三分法又可分为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策略。虽然每个领域内的教学策略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紧密地统一起来,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根据教学的实施情况,还可以制定出各科的教学策略,每一堂课的教学策略等,但在总体上看,各层次间的策略都是有联系的,上层策略对下层策略有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下层策略,下层策略的执行情况是上层策略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只有逐层都达标了,总目标才能实现。正确地理解教学策略的指导性、技巧性、实效性和系统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策略的实质,并分清教学策略与“教学理论的实施”、“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概念的界限。也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策略在教学理论中的地位。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四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教学原则指导着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制定必须遵循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策略的程序化就构成了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中,基本教学策略指导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策略就基本上规定了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每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有助于师生向课堂教学策略所指出的方向迈进。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教学方法一堂课或是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好不好,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教学方法,是落实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大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1.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与弊。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身来讲都是相对辩证的。它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些目的,也都会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这就是说,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求有一定的适应条件,条件改变了就有可能失去它的效用。例如讲解法,它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不利于训练技能、技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也不适用于低年级学生。2.教学系统复杂,教法多样多变。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教学活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来看,它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教材、教师、学生)构成的一个三维型“立体”结构,如下图:教学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从图可以看出:教学系统的运行过程,实质上就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向,教材内容为载体,教学方法为媒介,通过师生两个能动体的交互作用,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多因素的制约,决定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也带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首先,从教材维看,由于教材的知识类型、性质、特点,教学要求的多元性,教学过程的目的任务,发展学生素质要素的多标性,必定带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多样性。其次,从学生维看,由于学生个体客观上存在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感知方式、思维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气质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照顾到有差异的学生,就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因材施教”,这又带来教学方法的多变性。比如教学同一内容,有的班级可用讨论法,有的班级则要用讲解法。正如美国教学法专家富兰克尔所说的:“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于教学方法,应认识和掌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一重要特点,正确处理好“有法”与“无定法”的矛盾关系。“教学方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无定法”,是指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移的教学方法模式,对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和模式化,要善于艺术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要求,又要灵活地处理好教学。根据什么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呢?这是由教学方法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这一双重特性所决定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这是说,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有其科学根据的。要根据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遵循教学规律,确定和使用教学方法。正因为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主体,有内在联系,因而教学方法的确定与选择,要掌握方法与这些方面的本质联系,从而找到适应教学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具有艺术性。是说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尽管要有科学依据,不是任意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不是像机械转动一样,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序进行运转,而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是因为,教学方法具有多因素制约,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多变性特点。教学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也应具有多样性。教育学的教材根据多种学科较普遍适应的需要,归纳概括出了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却复杂得多。就一节语文课来谈,就不是只用一两种教学方法,常常是讲授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此外,还有依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讲读法、讲练结合法、拼音识字法、看图识字法、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等方法,而就“读”的方法来讲,就有朗读、诵读、默读、背诵等所特有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人,它有主观能动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学生心理活动和学习表现也是时有新的发展变化,教学方法就要适应这种多变性。当学生对所学的课题不重视时,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教学课题的重视;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就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关注所要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疲惫时,就要善于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激发情趣,减轻学生的疲劳。教学中这些种种复杂多变的因素,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总是依靠一种认为良好的教学方法模式,天天用,处处用,而要善于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对教学方法要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灵活地应用于教学实际。在教学方法问题上,运用的巧妙,能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都能正确的掌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点,善于处理“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矛盾。对教学方法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处理,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对待教学方法既要遵循教学规律,掌握教学原理,又要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创造性,不拘一格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我国著名艺术家、国画大师齐白石对绘画问题,曾有过这样两句名言“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绘画,就要善于巧妙地处理“似与不似”的矛盾,使美术作品能恰当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所画的水中虾,它像虾,但都比实际存在的活虾更显得活跃可爱,大有一触即纵之势。对待教学方法也是这样。对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既要遵循教学规律,按着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来选用特定的教学法,但在实际运用时,却又不能像书本上写的那样,完全一模一样地搬到课堂中套用,还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再创造,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际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辛勤劳动,巧妙处理好“有法”与“无法”的矛盾,才能使“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精神体现在教学实际之中。教学方法选择的四条依据教学方法的理论,既要研究教学方法的本质和结构,也要研究它的分类,还要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换句话说,要帮助教师在思想上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怎样进行选择。过去,教学论上都讲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一般都提到三个方面的根据,或者说建议教师根据这样三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