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测评及心理发展与教育(高校教师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绪论•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特性的交叉科学。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理论联系实际4.教育性(二)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71.观察法1)定义: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感知的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8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比较客观。•简便易行。局限:•只能得出众因共果的结论,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者通常比较被动93)观察法的分类•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划分•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的设计和一定结构划分•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根据观察范围划分•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按照观察法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划分2.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操作自变量,根据观察、测定、记录与此相伴随的现象或行为(因变量),以确定实验条件与现象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简言之实验法就是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记录因变量以寻找因果关系。实验研究的逻辑框架与基本构成操纵自变量控制保持恒定观测个体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干扰变量干扰变量干扰变量2)实验法的优缺点(1)优点:•能真正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可控性•可重复验证(2)局限:•生态效度较难保证,使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影响。3)实验法的分类(1)依据实验的场所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依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依据因变量的个数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3.调查法1)定义:调查法是指就某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的分类•问卷法•访谈法16(1)问卷法①定义:是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调查者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17②问卷法的类型•结构问卷(封闭式问卷)与无结构问卷(开放式问卷)•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集体施测问卷法与个别施测问卷法③问卷法的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取样大,结果有代表性;•结果统计处理方便。缺点:•对被调查者的态度依赖程度高•易受社会赞许性因素影响•不易进行质性分析④问卷法应注意的问题•题目不易过多•要有测谎项目•问卷材料要严格规范,保证有较好的信效度(2)访谈法①定义: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教育领域的访谈法往往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23②访谈法的类型•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是否有统一的设计要求和结构来划分•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来划分•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来划分•个人访谈和群体访谈:根据访谈对象的数量来划分④注意事项A.在访谈时,要让被访谈者对访谈人员产生信任感。B.访谈的环境要和谐,即让被访谈者比较放松,坦陈自己的想法。C.在访谈前,先确定所要访谈的主要问题,必要时列出访谈提纲。D.在访谈过程中,要根据被访谈者的回答,对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E.要认真记录被访谈者的回答内容以及有关的行为表现。25⑤访谈法的优缺点优点:•可避免题目回答的遗漏;•可对问题做深层考察;•访谈材料有时也可做到标准化;•被访谈者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使访谈获得更多材料;•对被试的读写能力无特殊要求。26局限性:•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可能受到研究者的素质和自身特点的影响;•对比较敏感的问题不宜进行访谈,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体验、社会关系变化、动作变化或心理过程等资料不能用访谈法取得;•访谈法比较费时、费力、费财;•访谈法获得的资料缺乏量化的指标,一般只能以某一答案出现的次数、百分比作为指标,难以做出精确的结论和推论;•访谈法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情绪状态的限制,受访谈对象思考问题时间较短等特点的影响。4.测验法1)定义:测验法是指通过测验来研究个体或群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测验是指经过了标准化的问卷。2)测验法的分类(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根据测验对象的多少(2)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根据测验目的不同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特点: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理论的材料。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为,心理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猛,学派林立。)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以学习心理为主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将教学心理纳入内容体系,确立了以教和学为中心的基本学科体系。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容趋于集中•各派分歧减少•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等。(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一阶段: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第一阶段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等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建国初期,主要是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试图以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对以前的教育心理学加以改造,以确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中间出现过大跃进期间的波折第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课堂作业•试述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讲教学的测量与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念:•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照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测量+评价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二)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量值,了解多少。•测验: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二、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一)检验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二)促进教师的教学(三)对课程计划做出判断(四)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过程•(一)编制测验•(二)进行测量•(三)进行评价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二)常模参照评价(相对评价)、标准参照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四)正式性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五、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一)测验的评价技术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二)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标准化成就测验(1)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及特点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3)对标准化测验的局限性不协调,不当使用2、教师自编测验(1)测验前的计划目的、结果、内容、细目、题型(2)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主观题大学英语测验计划表题型水平选择填空词语理解选择默写阅读理解作文总计知识51015理解15520545应用55分析1010综合2525总计151520101525100时间(分)1020201520351203、有效测验的特征•效度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度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难度测验项目或测验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测验项目或测验的鉴别力。(二)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如: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手工模型、绘画等。2、观察(1)行为检查单(2)轶事记录(3)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六、教学测评中要注意的问题(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二)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评价内容存在偏颇之处。(四)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五)评价方法单一,与新的教学方式和人才标准不适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六)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第三讲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二、心理的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a代表发展是连续的累进,b为波浪式向前的曲线,代表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身体发展的规律头尾原则: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地遵循着头—颈—躯干—下肢的次序进行。近远原则:发展由身体中部开始,向边缘延伸。头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家庭•学校•同伴•社会文化四、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三)里格尔辩证思维发展观(四)佩里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主要特点主要成就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①获得客体永久性的;①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表象符号能力;②语言符号能力。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①守恒能力的获得;②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化;④分类和序列。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开始能够对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①假设—演绎推理能力;②归纳推理能力。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Stage):0~2岁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适应外部环境,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nce)•时空连续性•因果性认识萌芽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无客体永久性认识。1周岁左右,儿童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这就是皮亚杰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婴儿最初的动作没有目的。在婴儿动作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产生了动作与由动作造成的对客体影响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分化,这意味着因果认识的萌芽。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stage):2-7岁儿童的认知不再依赖动作,而是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万物有灵论•单维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不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