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BIBLID1026-5279(2008)97:2p.23-59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七年第二期(2008.12) 摘 要 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及圖書館角色之概念性初探吳紹群陳雪華隨著機構典藏(InstitutionalRepository,IR)、開放取用(OpenAccess,OA)、學術搜尋引擎等的出現,學術出版型態和學術資訊傳播管道開始多樣化,傳統學術出版的價值鏈系統也隨之開始發生變遷,圖書館在傳播學術資訊上的角色定位勢必需要有所更張,始能因應未來的挑戰。本文試圖以學術傳播體系中最重要的活動—學術出版,作為主要的探討主軸,導入「價值鏈理論」的概念,根據學術出版活動價值鏈中各種價值活動的變化情形,分析作者、出版者、大學、圖書館等參與者的角色變遷,嘗試描繪未來學術出版價值體系的變遷方向、找尋學術圖書館可能的因應之道。一、前 言學術出版與學術傳播之間的關係,自十七世紀開始有期刊問世以來,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圖書館在此關係中的角色也相當清楚,出版商與作者扮演上關鍵詞(Keywords):學術出版;學術傳播;圖書館;價值鏈ScholarlyPublishing;ScholarlyCommunication;Library;ValueChain吳紹群: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博士生、敏惠醫護專校講師兼圖書館主任;E-mail:diglib@ms1.mhchcm.edu.tw陳雪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E-mail:Sherry@ntu.edu.tw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七年第二期(2008.12)24游的供應角色,圖書館則負責中游的加值、閱覽角色,而最下游的讀者同時也可能是作者。各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很穩定,學術出版商以圖書館為主要市場,圖書館將出版品加值後免費供讀者閱讀,讀者參考各種出版品後撰寫著作,又提供新的出版品來源。即使90年代以後電子期刊已經相當普及,但由於出版商仍堅持將電子書、電子期刊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上,使得整個學術傳播體系中作者、出版商、圖書館、大學、學會、讀者的角色,目前尚未因電子期刊或電子書的普及而有太劇烈的改變。但近年來,整個資訊服務環境的變化異常劇烈,原本僅在網頁搜尋領域稱王的Google、在作業系統領域執牛耳的Microsoft,都推出了數位化圖書搜尋及學術期刊搜尋的服務;此外,機構典藏(InstitutionalRepository,以下簡稱IR)概念的升溫、開放取用(OpenAccess,以下簡稱OA)理念的推動,加上出版市場在銷售方式及授權方式上的改變,如讀者可以「篇」為單位購買圖書,使得學術資訊在生產、典藏、組織、包裝、發行、銷售、乃至於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上,未來可能發生全面性的變遷。學術資訊從生產到使用者取用的一連串流程,未來可能將改頭換面,打破原本以單種期刊、單本圖書、單一出版社為單位所構成的價值鏈,使得整個學術出版的價值鏈掙脫十七世紀以來的固定模式,創造出新的學術出版生態。在此劇烈變化的環境下,圖書館將無法固守在原有學術出版價值鏈中的傳統角色之中,在新的學術出版價值鏈裡,圖書館如無適當的因應策略,在出版者、搜尋工具、生產者的異業結盟之下,未來讀者從搜尋、寫作、購買、典藏均可直接訴諸業者以個人化方式取得服務,圖書館將有逐漸被邊緣化的危機。因此,圖書館如何洞悉學術出版價值鏈的變遷趨勢、了解變遷的發生原因和環境,進一步找出因應的策略和合適的角色,將是一極為重大的課題。目前國內圖書館界所見大部分文獻,所探討者常集中於OA或期刊價格議題、有些則著重於探討搜尋引擎對圖書館地位的影響,尚未有足夠的研究將各個環節予以統整,描繪出學術出版環境大規模變遷的整體圖像(BigPicture)和圖書館在此圖像中的地位為何。因此,本文擬以學術傳播體系中最重要的活動—學術出版,作為主要的探討主軸,以「價值鏈體系」為分析工具,根據學術出版活動價值鏈中價值活動的變化情形,試圖分析作者、出版者、大學、圖書館等參與者未來可能的角色變遷,期望能描繪未來學術傳播體系的變遷方向,並找尋學術圖吳紹群、陳雪華∕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及圖書館角色之概念性初探25書館將來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為何。為探尋在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的情形下,學術圖書館未來可能遭受的問題,本文擬以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為經、循此線索探討圖書館的定位為緯,進行相關議題之探討。至於全篇之論述架構,首先將探討何謂學術出版以及學術出版與學術圖書館之關係;其次則分析各種不同型態之學術出版價值鏈及其變遷;接著探討影響未來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的各種可能因素;然後則分析未來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之趨向,並剖析圖書館在此變遷趨向中可能的角色為何;最後提出結論予以總結。質而言之,本文擬以綜合分析之方式,以上述之架構進行概念上的探索性論述,期望經由本文此一探索性之討論,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研究者對學術出版與圖書館之間的關係進行更為多樣的研究和討論。二、學術出版與學術圖書館(一)何謂學術出版所謂出版,是著作物經由選擇、整理,經一定生產方式將其複製到特定載體上,並以出版物形式向社會傳播的過程。出版必需具為公眾所知悉的特性,私人的交流並不能算出版。[1][2]狹義的出版工作內容包括行政、編輯、製作、行銷、發行等等,如果放大到出版產業,則出版的工作包括了出版、印刷和販售三個重要環節。出版、印刷和販售在早期由同一家公司經營,通常是家族企業;隨著印刷技術進步、教育普及,出版業的分工開始日益細膩,出版、印刷、販售開始逐漸分家,許多出版商只專營一種或是其中兩種業務,還出現諸如版權代理之類的新業務。[3]至於學術出版則是出版中的一種特殊型態,其主要讀者為學者、學生、專業人士,發行目的是為了交換學術資訊。在出版過程中,創作者的作品必需接受同領域同儕的認可或審核。[4]因此學術出版品必需符合三項學術標準:[5][1]王梅玲,〈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國家圖書館館刊》,92:1(2003.4),頁69-70。[2]蘇諼,〈電子資訊資源、電子出版、學術傳播〉,《圖書與資訊學刊》,40(2002.2),頁23-24。[3]賴鼎銘等,《圖書資訊學概論》(臺北:空大,2001),頁83。[4]同註1,頁70-73。[5]同註2,頁23-24。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七年第二期(2008.12)261.公開性:學者能公開向讀者告知學術著作的存在;通常經由期刊訂閱、論文索引、引用等行為達成公開性的目的。2.信賴性:學術著作符合學術出版品的規範,內容水準值得信任。3.可及性:讀者可以不用直接向作者索取即可取得出版品,經由圖書館、書店等機制可以穩定的取用。學術出版者通常是學會、大學出版社、商業化學術出版商,以大學、學者、學生、專業人員、圖書館為主要市場,其中又以圖書館為大宗。少了學術出版,學術傳播系統即難以運作,因此也有論者將學術出版的模式視為是學術傳播中的重要傳播模式。[6]目前學術出版的產值中期刊佔有相當的分量,圖書館也有相當經費用於期刊;此外圖書或專書亦是學術出版中另一重要板塊,深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界所倚賴,亦為人文社會圖書館之館藏發展重點。但學術出版的範圍其實很廣,包括教育性出版品、研究性的出版品、專業期刊、專業書籍、STM(Scientific,Technical,Medical)出版物的出版都有可能是學術出版社的營業範圍。這些出版品的市場有時又和非大眾化出版(Non-consumerPublishing)的市場範圍有部分重疊。[7](二)學術出版與學術圖書館之關係學術出版與學術圖書館之間的關係可謂既源遠流長又關係緊密。早在十五世紀印刷業剛起步之時,學術圖書館就和出版業產生了密切的關係。歐洲最早的活字印刷工廠都開設在大學城裡,在德國、法國皆是如此,當時歐洲大部分的大學城幾乎都有自己的印刷廠,印行各種神學、法學、醫學出版品。[8]而當印刷業開始與傳統的販書業和著色家等結合,向具有現代意義的出版業發展時,也多半在大學城內發展。[9]早期印刷業之所以和大學結合,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早期大學的教職員、學生、教區神職人員,這些是當時最重要(可能還是唯一)的知識產者,也是最穩定的出版品消費者[10],因此大學城內出版社林立。[6]AnaMariaRamalhoCorreia&JoseCarlosTeixeira,“ReformingScholarlyPublishingandKnowledgeCommunication,”OnlineInformationReview29:4(2005),p.353.[7]GilesClark,InsideBookPublishing(London:Routledge,2001),pp.27-32.[8]拉伯赫(AlbertLabarre)著,廖啟凡譯,《書的歷史》(臺北:玉山社,2005),頁93。[9]同註8,頁10。[10]費夫賀(LucienFebvre)、馬爾坦(Henri-JeanMartin)合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誔生》(臺北:貓頭鷹,2005),頁223-225。吳紹群、陳雪華∕學術出版價值鏈變遷及圖書館角色之概念性初探27在此情形下,許多學術圖書館的藏書逐漸豐富,整理圖書的學問也開始獲得重視。[11]在十七世紀之後,隨著科學進展,第一本學術期刊正式出現,學術傳播進入新的時代,期刊繼書籍之後,成為學術傳播最重要的工具,新型態的學術出版產業也隨之開展。在長達將近數百年的時間裏,紙本印刷的資料始終是學者們交流研究理念和傳佈新知的工具,透過學者彼此之間、師生之間、作者與讀者之間、世代之間的互動,紙本印刷圖書在學術傳播上更具有文化、教育、社會的意義存在,形塑了一種所謂「印刷文化」(PrintCulture)。出版印刷事業的發展促使新知可以被傳播,使閱讀的讀者得以吸收資訊、進而創造新知,然後發表新知識,形成知識創造的循環。現代的學術體系(Scholarship)便是建立在出版事業的基礎上。而隨著出版品增加,為了使人們能發現並找尋所需的文獻,也就有了編目、索引等技術隨之發展[12],出版品大量增加的結果,造成了圖書館技術服務的進步。到二次大戰之後,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和科研經費的增加,學術出版的生產成長更快,而圖書館採購的學術出版品也同步成長,形成一種專門的出版市場。據統計和調查顯示,在英國或其它國家,有些出版社的營業方式更是只賣書給圖書館。[13]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學術出版與學術圖書館的關係便十分緊密。圖書館和學術出版者同樣身為學術傳播體系的一員,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多樣而微妙,有衝突也有合作的時候,更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而有不同的互動模式出現。筆者綜合目前文獻所述,認為目前看待學術圖書館與學術出版之間的關係,可以約略歸納為「微觀」與「鉅觀」兩種觀點,前者係將焦點放在圖書館業務與出版業之間的聯動性上、後者則是放大視野,將二者之間的關係放在學術傳播系統或知識生產系統裡去觀察,二種觀點分別略述如後。1.在微觀的層面上,圖書館與出版業之間的關係,可以由圖書館的館藏發展[11]同註8,頁156、168。[12]LouiseEdwards,“ElectronicBooks,”inScholarlyPublishinginanElectronicEra:InternationalYearbookofLibraryand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2005(London:FacetPublishing,2005),pp.150-151.[13]JohnFeather,CommunicatingKnowledge(Müchen:K.GSaur,2003),pp.149-152.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七年第二期(2008.12)28或採訪工作的角度來切入,將出版業視之為圖書館的上游,也就是館藏內容的來源。因此,如何正確、迅速的掌握各種出版消息,被視為圖書館如何作好採訪工作的關鍵,圖書館員必需對各種出版消息管道非常熟稔,而且還要能將出版訊息落實在實際的館藏發展工作裡。[14]圖書館將書籍採購進館、加工編目之後,供讀者閱覽,進而達到推廣、刺激閱讀的目的,無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