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答:民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另一时期有离开革命的危险。另外,由于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或称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是分属于不同的帝国主义的,因此,当革命主要是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则有可能参加反对这一帝国主义的斗争,从而成为革命的暂时同盟者。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答: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攀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第二,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第三,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是它的重要本质特征。3、“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一国两制”构想包含以下基本点:①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②两制并存。祖国统一后,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三个不变,即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③高度自治。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独立;在不构成对祖国威胁条件下,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④和平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1、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及坚持这个原则的重要性。答: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建立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这一问题作了多次的论述。第一,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的。因为民族斗争是主要的,所以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为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因此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第二,坚持这个原则,是巩固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在统一战线中,只有尊重、保持各阶级、个党派应有的独立性,才有利于合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损害这种独立性,就会破坏统一战线,或者不成其为统一战线。第三,坚持这个原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才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力量,保证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曾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第四,坚持这个原则,也是为了克服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实践证明,在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党内容易出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资产阶级合作时,党内容易出现右倾投降主义。为了克服右倾投降主义,必须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后来,毛泽东还指出:由于我们党在抗日民族统一中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坚决地发展了自己独立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保证了我党在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战争时期,能够不受损失地转变到用人民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战争的轨道上,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伟大胜利。2、论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掌握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必胜信心。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这是确定不移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同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路。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顺利时不忘曲折,在出现曲折时更要看到光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或中普遍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已为大量的科学事实和社会实践所证实。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第一,否定形式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曲折发展的特殊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类是“回复”或“复归”,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形式;另一类是“倒退”,这是由特殊条件造成的暂时的现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指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是否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生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抵抗的规律。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原因是:第一,新生事物是适应事物发展规律产生的具有必然性;第二,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有适合新条件的新内容,因而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领或,新事物代表历史进步方向,得到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理论依据。要满腔热情地扶植和支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的开辟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新事物的正确态度。3、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所说的“两个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问题上产生的误解和困惑,主要表现在:①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人们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把生产力排除在外,认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只有它们才是区分社会制度本质的根本标志;生产力没有阶级性,不能把它作为区分社会制度本质的根本标志。②不加分析地用马克思主义创造人的某些论述来界定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应该具备的特征当作我国现阶段必须实现的原则加以固守;或者把某些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成了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原则。③非此即彼绝对化地理解社会主义。认为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二者不可兼得,从而把一些不具有社会性质的,既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利用的某些形式,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反对和批判。上述错误认识说明,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改变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条主义态度,赋予社会主义本质以科学的含义。这是现时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