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A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B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构建的教学模式是:C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A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6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D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D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2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10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D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B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BA分斋而教B自由讲学C注重考试D藏书读书1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CA识字为主B读书为主C学事为主D穷理为主1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AA京师同文馆B湖南时务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上海广方言馆1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CA政治家B学术人才C新国民D实业人才16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A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自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7“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CA教育独立B教授治校C思想自由D文理沟通18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CA国民教育第一B群众教育第一C干部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19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DA浙江大学B复旦大学C天津大学D南开大学20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AA平民教育思潮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职业教育思潮32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2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B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23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D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24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度D文纳特卡制25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AA儿童对母亲的爱B儿童对父亲的爱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D儿童对上帝的爱26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是:DA活动B自然C社会D劳动271810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BA哈勒大学B柏林大学C哥廷根大学D慕尼黑大学28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AA《阿斯蒂埃法案》B《费里法案》C《富尔法案》D《教育改革法》29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作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A约翰杜威B本杰明富兰克林C贺拉斯曼D亨利巴纳德30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AA永恒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存在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3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DA、1877年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32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4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3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CA教学跟随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35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B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学习36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B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7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A社会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B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接受理论C认知目的理论D认知构建理论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40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CA描述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41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测,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AA同化B顺应C平衡D重组42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DA运动技能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543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比现象的阶段是:B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44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D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45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二、辨析题:1、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答:错误。教学模式是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3分,若有其他合理的界定,亦可给分)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3分)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2分)2、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答: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的制定当然要考虑到教育目的,但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特定的社会领域如化工医疗等的特点3、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答:错误。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4分)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阻碍问题解决。(4分)思维的定势使人的思维活动刻板化,有时会限制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但定势有时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如卢钦斯的定势实验中,对于不用简便方法的水壶问题,定势会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三、简答题:6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提出问题。(2)确定方法。(3)正文部分。(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答: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2)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3)侮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诲人不倦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4)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5)爱护学生。教师应该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6)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3、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至少五个)答: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的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大师教育(1)偶然事件。是指除了实验变量之外,一些未经控制的因素会介入周期较长的实验过程,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大师教育(2)成熟。指在实验期间,实验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也影响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3)测验。指前测的暗示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4)工具。指测量手段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5)统计回归现象。可能混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效果,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6)差异的选择。所选择的两组或几组受试者,在未受实验处理之前,本来各方面的能力就有所偏差或不相等,那么实验结果的差异,就不能说是单纯由于实验处理所造成的。(7)实验对象的流失。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的流失,如择校、转学等,则可能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当实验组和控制组有不同比率的实验对象退出实验时,就会导致结果的偏差。(8)上述七项因索的彼此交互作用,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另一个因索。大师教育4、简述道德教育实践缺失的原因答:目前,中国的中小学德育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德育缺乏实效,缺乏魅力,7教师与学生关系失调等。但深层的问题是德育定位不准,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目标与评价错位等。这些问题归根结蒂源于德育思想观念的陈旧与模糊。大师教育(一)德育定位问题大师教育德育定位不准或偏移,会影响到德育的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直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它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导致学校德育脱离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脱离了生活。(二)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两个向度:一是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二是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国内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较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教育者认识的局限和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两方面。5、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答:背景:(1)50年代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问题的批评,批评的焦点是美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