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知识网络二.【易错易混】•误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误区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注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是文字的一种。•误区3: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误区4: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误区5: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注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误区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注意: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精华。三.【拓展延伸】•1、深入理解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与其他民族的古老文化相比较,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因此,源远流长是从发展历程的角度讲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四.【真题剖析】•1、(2011高考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1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3、(2011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4、(2011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1高考福建卷39)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来源:学*科*网]•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1)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6、(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2)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3)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4)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杨;•(5)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一、知识网络二.【易错易混】•误区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注意: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误区2: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注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误区3: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误区4: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注意: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误区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才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注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误区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误区7: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注意: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三.【拓展延伸】•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2)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当中既有文化精华,又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四.【真题剖析】•1、(2011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1高考山东卷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1高考天津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2011高考山东卷37)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答案】•(6)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2011高考文综上海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8分)•(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海南的历史和海南人民的情感。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价值内涵,精神力量和持续发展力(4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海南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层级,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