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考查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考查试题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及教学建议广州市中学地理教研会初中中心组一、等高线地形图(综合题26题)基本情况分析:26、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神秘岛”探险,下图是该岛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解答下列问题。(14分)(1)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甲乙两山峰直线距离为米,甲乙两山峰相对高度为米。(2)该岛以什么地形为主?A.平原盆地B.高山高原C.高原盆地D.低山丘陵(3)图中最高峰在地,该地海拔在米以上。(4)图中山谷位于()A.A地B.B地C.C地D.D地(5)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的名称,E地是,F地是。(6)小溪B的流向是:自向流去。(7)沿A和C两路线登山,处会省力些,原因是:。(8)如果“湿润气流”从海洋上吹来,B地和F地,迎风坡是地。答案:(1)5001500100(2)D(3)甲600(4)B(5)鞍部陡崖(6)西南东北(7)A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爬山省力(8)B答卷分析:本题全市得分率不高。本题主要是综合考察了等高线判读的相关知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的量算不准确;乙地的海拔高度没有读准,原因是读图不够仔细,忽略了没有标示度数的那条等高线,导致相对高度也无法算准;(2)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种地形的特征区分不明确,不懂得从等高线的外观和高度来大致判断不同的地形类型;(3)该小题做得较好;(4)、(5)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的区分把握不准确,错别字较多;(6)对于直线性的方向,简单的东南西北的判断掌握得比较好,但是涉及到略微不规则的曲线性的方向,不懂得细化到八个方向的准确描述,没有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出地势的走向从而确定河流的正确起止方向;(7)对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爬山省力”这一知识没有掌握,简单地认为距离近的就省力;(8)对风的来向与去向,迎风坡与背风坡理解不够清楚。以下是该题某间中等学校中下水平学生的抽样分析资料(样本101个),以供各位老师借鉴。有效样本数:101题号空格答案组人数百分比答案分析26(1)一正确:5007776.2错误:10076.9将等高距当成实地距离20022.0审题不清其他答案6种65.9未填98.9二正确:15002827.7错误:10001211.9量度不精确,或用错比例尺20076.9以甲乙两山峰的等高距代替它们的直线距离30065.9认为比例尺是图上1cm等于实地距离100m40055.0错用了乙山峰海拔(有误)50044.0错用了乙山峰海拔200044.0量度不精确,或用错比例尺3厘米22.0未对比例尺进行计算10022.0以甲乙两山峰的等高距(有误)代替它们的直线距离60022.0错用了甲山峰海拔250022.0量度不精确,或用错比例尺其他答案9种98.9其他原因未填1817.8三正确:10033.0错误:2003736.6认为乙山峰的高度只有400m,由甲(600m)减得4001615.8将乙山峰的海拔(有误)当作两者的相对高度50076.9将乙山峰的海拔当作两者的相对高度60065.9将甲山峰的海拔当作两者的相对高度100055.0将甲、乙两山峰的海拔相加(乙山峰数值有误)400、60022.0审题不清,未进行相减计算,乙山峰海拔有误其他答案12种1211.9其他原因未填1312.9小题小结: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找到地图中比例尺的大小,但量算距离等实际操作则存在较大的问题:(1)单位换算出错;(2)量度错误;(3)没有带具有刻度的直尺。重点关注学生对“等高距”的判读,因为很多学生都认为乙地海拔是400米,显然对没有标出海拔数值的等高线,不懂得利用等高距来推算。建议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概念。26(2)正确:D2928.7错误:C2928.7不了解高原与丘陵在海拔上的界限数值B2524.8A76.9未能从图中比例尺读出该地区起伏的地势信息高山高原22.0H11.0审题不清未填87.9小题小结:学生对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的海拔起始界线掌握得不好,不少学生认为有山峰就是高山或是高原。建议在教学中分别出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甄别判读,在师生互动中加深理解,提升实操能力。盆、盆地、高原盆地76.9审题不清乙22.0阅读等高线有误其他答案5种55.0其他原因未填1312.9二正确:6006665.3错误:30044.0可能是E地的海拔40033.0写了乙山峰的海拔(有误)50033.0写了乙山峰的海拔100033.0审题不清其他答案8种87.9其他原因未填1413.9小题小结:审题时比较粗心,一部分学生不结合地图胡乱地写答案,需加强针对性训练。26(4)正确:B4241.6错误:C2322.8认为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就一定是山谷D2120.8将山脊当成山谷A1211.9认为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就一定是山谷E11.0将鞍部当成山谷未填22.0小题小结: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别山谷、山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是学生至今未明了“山谷”、“山脊”在图上是如何表达的,甚至连其地形形态也想象不出来。教学中需利用直观教具(或CAI)结合例题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操作的能力。26(5)一正确:鞍部11.0错误:山谷98.9认为在两山峰间的低地就是山谷山脊65.9混淆了山谷、山脊、鞍部的判读方法平原44.0将地形基本地形代替等高线上的局地地形丘陵44.0山峡33.0认为在两山峰间的低地就是峡谷山顶22.0审题不清盆地22.0将地形基本地形代替等高线上的局地地形其他答案19种1918.8其他原因未填5150.5二正确:悬崖、陡崖76.9错误:山腰65.9未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悬崖的方法丘陵55.0将地形基本地形代替等高线上的局地地形高原33.0鞍部33.0未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悬崖的方法山脊22.0盆地22.0将地形基本地形代替等高线上的局地地形其他答案19种1918.8其他原因未填5453.5小题小结:首先是混淆了地形图上局地地形与基本地形类型的范畴,不少学生写了平原、丘陵等字样;第二是不会在图上判读鞍部、悬崖;第三是语言表述不清,不少基础较差的学生懒得去做了。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做好不同概念的辨析教学,避免张冠李戴。从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地图基本知识运用能力薄弱、读图能力欠缺。课标对地图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辩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和类型、选择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信息等方面。综合题26题考查的是地图知识的运用,但全市通过率仅0.55。典型的错误集中在:相对高度的判读;不能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的外观和海拔高度判断地形种类和山谷、山脊等地形部位的判读和对河流流向的判读。二、教学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课堂教学我们提出一些建议:1.研读课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课标要求为依据。“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以课标作为教学的依据。课标对地图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辩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和类型、选择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信息等方面。单独依靠课标的表述我们可能不太好把握到底要到哪个层次,但我们可以借助《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市教研室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加以理解。《教学内容要求》对课标进行分解,把教学内容要求细化为“基础知识要求”、“基本技能与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如:地图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基础知识要求基本技能与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知道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及其三种表示形式。●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记住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知道图例和注记,识别常见图例。●知道并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实地距离。●转换比例尺的形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运用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的信息。●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辨别、确定方向。★绘制简易的地图。●通过制作地理模型,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初步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认识到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地图的习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知道等高线的含义、作用。●知道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方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取某地的海拔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山峰、山脊、山谷等)。★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知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作用。●知道五种主要地形的名称及其特点。●知道地形剖面图的含义、作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地形种类和陆高、海深。●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绘制地形剖面图。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了解常用地图的特点和用途。●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地图。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结合生活经历,举例说明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用途。教师备课时,应先备课标和《教学内容要求》,把握好教学的标准和程度,在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2.注重图像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等高线地形图知识是建立在空间观念基础上的,但初一学生空间的观念薄弱,难以将具体的地形特征与平面地图挂钩,并容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建议尽量多用直观图、模型展示、等高线地形视频、教师板图或学生制作模型(可采用书本P17活动2,用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材料或沙土、铁线等)。通过图像教学,加强直观性,有利于构建学生空间立体思维,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形成后续学习能力。图像教学要贯彻整个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具体落实知识点和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等值线分布图的一种。等值线的学习从学习等高线开始,它为以后学习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以及为高中学习等压线、气旋、反气旋打下基础。我们要教导学生读图的步骤和技巧。等值线分布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读图名看图例观察等值线的数值和单位。在判读时要注意等值线的数量关系、走向、弯曲形态、疏密情况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识:同线等值,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数量大小: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判读地势高低和相对高度等。(2)形态特征:①判读地形类型(山地、盆地、平原等)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边缘等高线密集。②判读地形部位(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如下图)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顶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3)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陡缓(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4)实际应用:确定水库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交通选线、农业类型等。(2)教学片断举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瓶颈”,应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指导学生清晰把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