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三明市教科所童丽华一、主观题分数增加,思维与书写量增大。考试内容:第I卷(选择题,共21分)其中,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9分(原12分删:筛选文中的信息)。第II卷(共129分),其中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删:断句;换:提炼概括作者的思想观点;范围明确);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原8分,皆为名句;增加名篇,突出课文);文学名著阅读10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原20分);表达应用10分(原12分);写作70分。这样随着主观题分数增加,尤其是200多字的名著阅读的考查使思维量与书写量增大。二、关注课本,重视传统的文化积累。自2005年起的福建卷加大了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题量有所增加,题型有所丰富,赋分也不断提高,同时又回归教材,关注课本,这体现了命题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今年的试卷的示例来看,有二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1.以往主要是靠名句,而今年不仅要考查名句还要考查名篇,加大了测试的力度和难度;新大纲将“名句名篇”安排进“阅读古诗文”部分,范围更加明确。名句名篇默写取材于《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因此,我们在复习重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进行文化积累。三、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重要内容。2.《06说明》“2007年将《教学大纲》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列入考试范围。3.10分简答题四、增加了文化经典的考试内容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第II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删去理解文意测试形式“断句”为提炼概括作者思想观点的问答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五、写作突出16个评分点之一即可得20分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6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即以16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到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换言之,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备考建议策略:研究“纲”“题”,悟透考点;整体规划,讲究策略;加强思维,提升速度;注意细节,养成规范。★研究“纲”“题”,悟透考点。注意比较《07说明》与《06说明》删除点与增加点;分析“考题示例”特征;研讨样卷的结构、试题和潜在的信息。以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对象,避免走弯路、费时间。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高考题,以2006年的试卷和2007年省质检的试卷作为复习的方向标,剖析题目的内在形式与呈现方式,认真研究经典性试题的新变化,认真研究新题型的特征,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整体规划,讲究策略。策略是规划意识的具体落实。策略就是实现目标指向的方法和路径,就是实现效能的最优化。两个层面:一个是学科策略,一个是时间策略。使自己的规划目标化、视觉化、日期化、数量化,并且不断地及时反思、发现、改进。内容五大板块——古诗文阅读、文化文学经典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写作。时间四个阶段——课本梳理阶段(梳理课本,突出古文)、专题复习阶段(侧重诗词鉴赏)、专题提升阶段(开放式、针对个别、暴露弱项、专项突破)、应试强化阶段(考前一个月,以读题做题为主,清晰知识体系,训练大体技巧)。备考内容和时间进度古诗文阅读首先回归教材、梳理教材。认真研究课本内容,仔细分析、筛选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常考点、能力点、应用点、链接点。其中的相关课文的默写要毫不含糊地绝对拿下。文言文的复习也应落实在对课文的复习和梳理之中,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诗词鉴赏部分的要进行分类指导,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问答格式,关键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答什么,怎样答才合乎要求。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1.要分工协作、整合资源。2.要充分利用课本和读本。(除《子夜》《匹克威克外传》外)3.要认真分析示例的特点。(经典: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提炼与概括;名著:指向人物、情节)4.要规范解题指导,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何概述?如何抓住得分点?)5.要有很强的规划意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规划目标化、视觉化、日期化、数量化,并且不断地及时反思、发现、改进。(晨读新课堂系列)语言运用题对策有二:结合作文评改以及课堂教学即时即兴进行常态训练,(如病句修改)同时敏锐地捕捉文化热点、社会热点,设计训练项目。第二,收集新题型。2006年高考在“语言运用”板块上,除了原有的仿写、压缩、变换长短句、提取关键词、拟写广告与串联词、解读漫画等等外,又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题型如:新闻评点、建议、欢迎词、短文结尾、留言便条、版面宗旨、解说词、赞赏语、邀请语、读后感。这些新题型,绝大部分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实用性,引人注目。应对新出现的题型进行梳理解读,点拨技巧,揭示规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2006.8《2006年高考语用题新题型透视》)现代文阅读客观题应注意对常见的设题点和设题陷阱作简要的陈述和理解。在选材方面要注意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包括环境规划)、公共安全、信息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生物学中的“膜生物”、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社会调控体系、再生资源研究、公共安全等等。主观题的应对主要突出思路和规范的训练,此类训练选题选材很重要,应该选择设题规范,思路明确,模拟价值大的全国卷。此外,强调应答技巧,如依问作答、找准区间、组织语言、分条设项、书写清晰、积累术语等。高考前以读题、研究答案为主,辅之以竞选精练。写作1.做好格式规范训练。2.利用课前的自由演讲。3.注意关注生活表达个体情感。4.学会修改、升格自己的作文。5.利用教材,充实内容。★加强思维,提升速度。2006年的福建卷在题量减少,试卷进一步简约的基础上,读写的量有所增加。全卷阅读量(包括题目)6648字,比2005年增加300字,这主要体现在第Ⅰ卷的增加,命题的意图在于引进阅读速度的考查,扩大对阅读的考查面,这样就增加了考生的思维量。此外,答题书写量在2005年增加的基础上,2006年比2005年又增加了100字左右,2007年由于将长篇小说类的文学名著阅读列入考试范围,又至少增加了200字。因此要加强思维速度与书写速度的训练。★注意细节,养成规范。强化三个意识研讨合作的意识有效训练意识铸就精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