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试题文化生活部分解析1.(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经济决定政治、文化,政治与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A、B、D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答案:C2.(2007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解析:此题以宁夏自治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例为考查背景,考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文化的特性即相对独立性人手谈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特别是要联系材料中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3.(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海南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考查学生对上述知识的理解能力。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D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文化的差异不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文化的差异虽然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文化的差异不是人们交往中不可逾越的障碍。C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答案:A4.(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解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内涵、文化对人的影响、发展先进文化等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文化现象的能力。本题有三个辨点:第一,文化是人类实践特有的产物;第二,不同性质文化对人的作用不同;第三,对于不同性质的文化,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应发展大众的、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解答辨析题的基本方法就是紧扣题目中的辨点逐一进行辨别和分析。答案:(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体现了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必要性;“交流因不同而必要”,体现了文化交流能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体现了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我们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我们必须辨证地对待,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我为主,只能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并不是世界各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所以②说法错误。答案:C6.(2007年高文科基础,考广东卷)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题目的设问是要求说明我们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之所以要求同存异、兼收井蓄的原因。“求同存异、兼收井蓄”并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而是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所以含④的选项是错误的。答案:A7.(2007年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山东卷)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许家因此被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8.(2007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此题以中俄互办文化年,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为考查背景,考查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认识和评价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排除选项中的错误观点。文化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能说是基本途径,故①说法错误。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融合和趋同,所以②说法也是错误的。应选③④答案:D9.(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不定项选择题)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B.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但不能认为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故A、D两项错误。答案:BC10.(2007年高考文综试题,山东卷)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以中国春节文化为载体,考查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评价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这一现象的能力。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并不意味着要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所以③说法错误。答案:B11.(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不定项选择题)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解析:此题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考查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价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的指向性正确地判断选项观点,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B项错误,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能带来经济利益外,还能带来社会效益,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素质;D项错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答案:AC12.(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取之不尽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解析:此题以一幅漫画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文化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等能力。本题从一幅漫画引出相关的文化生活知识,考查考生通过图表获取信息,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前提是要注意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第一问要就题论题,也就是要从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出发,从漫画中可看出中国古典名著不断被翻拍,对于这种现象,要从其积极意义意义及消极意义分析;第二问直接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即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答案:(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两个方面评价,均可酌情得分。)(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13.(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综合地考查了唯物辩证法地基本观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无论是全面肯定还是全面的否定都是错误的,对传统文化不是重新构建的问题,而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所以①④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B14.(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测试,广东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