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张新强2007年浙江语文卷的几个特点一、稳中求变高考语文试卷,既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又要适度创新。这就是所谓的“稳”与“变”。浙江卷严格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做到平稳延续;同时,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有所创新。名句名篇默写所用的八个名句,全部来自要求背诵的课文,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但孤烟衰草凝绿”中“孤烟”当为“寒烟”,学生如果不理解诗句,根据语境加以判断,就难以分辨这一字之差的诗句。名句名篇今年改为选择题,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倾向,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文学常识的考查也体现了与名句名篇同样的考查思路,即不主张脱离内容的情况下去死记硬背。所以,题型由选择题改为改错题。语料来自虚拟的学生习作,贴近学生实际;重要作家、作品、年代、国别这些要素没有超过考试大纲范围,但适度延伸到有关内容,这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文言文阅读考查,语料选自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叙》,语句平易,选材方向继续坚持2005年以来的非人物传记方向,客观题(选择题)为实词、虚词各1道,文中信息筛选1道,文章内容赏析1道;主观题将历来的三句翻译改为两句,增加了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断句考查的语料语料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断句能够是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基本功,能有效检测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事实上,如果能够对一段文言文进行正确的断句,证明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也有七八分了。虽然,文言文的断句能够考查,在早两年的北京卷中就已经出现,但在浙江卷而言,还是头一次采用。现代文阅读取消了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改为主观题,一方面让Ⅰ卷选择题、Ⅱ卷主观题的测试分工更加明确,不至于使Ⅱ卷主观题中夹杂着唯一的一道选择题而显得不够和谐,同时也传递了“读写能力的考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信息。这种做法,2005年湖南卷便开了先河,虽然有“超纲”之嫌,但当时民间舆论赞赏有加,于是,浙江今年也将这种做法移植过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高考,不能只盯着浙江自己,而应该一只眼睛看自己,一只眼睛看别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省份一些新的动向,尤其是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做法,我们应该借鉴,打造浙江自身的特色。二、能力为先从2004年我省开始自主命题以来,浙江卷一直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原则,这也是目前全国高考的大方向。字音、字形仍延续去年的形式,把字音、字形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查,重视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校勘能力;词语运用的考查,选择的大多是学生平时常用,但容易混淆、用错的词语;病句的语料则大多来自学生平时的错误。这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作出分析解释”的要求,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第六大题语言运用与表达历来是高考语文的“实验田”,浙江卷也和大多数省市一样,力求有所突破。如22题要求针对反方观点“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仿写反驳句,考查学生仿写能力,一改过去仿写要求形式与内容均与原句相似,而要求句式相似,内容相反;此题还有一个妙处在于:在考仿写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语言的连贯、修辞能力,体现了语用题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发展趋势。23题虚拟了一份稿件处理单,让学生拟写终审意见。24题改编自教材中“庄周梦蝶”故事,要求学生写出寓意,寓言以及寓意引导学生辩正思考,从而加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图改变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但是,不管“实验田”的“作物”品种怎样变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追求新意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今年的古诗文鉴赏提供的语料是历年来最“全”的一次,唐诗、宋词、元曲各一首,这对开阔考生眼界,体会三类作品在体式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无疑是有裨益的。鉴赏评价是语文能力较高的层级,对诗歌作品理解有较高要求。设题中既考查表现手法这一“实”的方面,也考查语言风格这一较“虚”的方面。虚实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第一问填空通过“燕子”表达“兴亡”之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第二问要求学生“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即使古典诗词功底达到相当水平,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就算是语文教师,在考场这么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出满意的答案来,也非易事,何况,参考答案“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似乎太完美了。现代文阅读将多项选择题改为主观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结合末句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还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赏析,这样一来,对语文综合能力中“读”“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贴近生活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是避免“撞车”,规避题海,更高的要求则是贴近生活,具有审美价值。语言基础知识题的语料虽然短小,但仍然力求贴近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两会”“动漫”“新型手机”“校庆”等材料的选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生活即语文。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要求考生写终审意见。此题表面上看是编辑部里的故事,实则折射出社会现象与社会风气,“不予发表”的结论本身就表明了主编的立场,而理由的申述,则可从质量、刊物声誉,抵制投机取巧、恶意炒作之风等角度入手,对学生不仅是文字功夫的考查,也是思维品质的考查。对一份稿件的处理,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生活和社会的态度。阅读寓言写出寓意,揭示了当下普遍存在的“围城”心态——在外面的想进去,在里面的想出来,与生活联系密切,表达了对人类自身心态的充分关注,体现了人文关怀。社科文阅读选用了毕志光的《“珠落玉盘”与“珠玉之美”》,这是一篇文艺随笔,语言精美,形象生动,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接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选用此文有助于学生增加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材继续走题材广泛、不拘一格的路子。今年选择的语料为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序》,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平实优美,文情酣畅,是一篇语文性很强的典范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赞扬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当诗人身处困厄之境,仍然能“不改其度”,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符合新课程关于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要求。四、富有人文性、文化味2004年浙江卷考过对联,今年则用对联的形式考查语言的“得体”,要求学生从四副对联中挑选一副最得体的送给“70寿辰的老师”,题目很有文化味,对继承传统文化应该有积极意义。现代文阅读选用了蔡家园的《泰山之思》,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对雄浑博大的泰山文化和泰山精神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并由此引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层次反思。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哲学思辨色彩。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能由作品引发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作深层次、多元化的思考,抓住末句“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来命制试题,让学生从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更深的感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每年高考语文,作文总是最受关注。今年的高考作文,从形式来讲,几乎将以往所出现过的种种类型全都包括进去了: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从内容来讲,也几乎将方方面面包括进来了:从天空到季节再到春光,从母语到传统文化再到创新和创造……但今年的作文题,很多省市不约而同地向着诗意的方向行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江苏卷的“怀想天空”,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湖南卷的“诗意的生活”,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在考场这个紧张的场合,作文题目偏重灵动和真情,用诗歌的意蕴来触发考生的灵感,或许能增加一些解除考生压力的因素,让“带着镣铐跳舞”的考生感到一些人文关怀。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四年中,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以下明显特点:全部为话题作文,全部是人文话题,都是关系型话题,都富有思辨性。应该说,这些作文题都很好地体现出浙江这个文化大省特有的才情与大气。前三年的话题分别是“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分别向“社会”“世界”“自我”三个维度延伸,其核心内涵始终没有离开人文理念。今年作文的话题是“行走在消逝中”,既延续了近三年来作文题的核心内涵,又进一步强调以反思的视角涵盖上述三个维度,是对分省命题四年来人文话题的一次“全面总结”,使四年来浙江的作文题形成了一个人文系列。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话题“行走在消逝中”,表面看来只是一个以“行走”为中心词的短语,重点似乎应该落在“行走”上。其中却隐含了一对关系——“行走”与“消逝”的关系,其实质还是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行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前行”、“发展”、“进步”等,而“消逝”则可以理解为“湮没”、“远去”、“舍弃”等。审题应该没有难度,即使对“行走”和“消逝”及其关系不甚明了,话题材料中也对二者作了很好的注脚。面对“消逝”,我们可能有懊恼、失落和怅惘,但在“行走”中,我们也会有欣喜、惊叹和旷达,话题极富思辩性。切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对“消逝”的态度。可以从话题材料中获得关于改朝换代、观念更新、成长心路等方面的启发,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想得更远更深。这样的作文不宜面面俱到,而应扣住一点去拓宽加深,所以,关键还是学生平时思考和语言的功底。据新浪网对6157人的调查,认为浙江作文题难度较大的占65%,要说难,主要在于切题容易深入难,容易浮在表面。虽然,关于“消逝”的态度,材料中说“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但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文中充满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显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所以,“旷达”才是应有的态度,“怅惘”则不可取,即使有过,也应该从中走过去,走向美好,走向光明。毕竟,人生是美好的,更何况是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学生。而对于“消逝”的态度,除了话题材料中提示的“人类在消逝中进步”外,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童年时代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就应该随之远去吗?玛雅文化、高昌古国等,就应该从人们的视野上消逝吗?难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不是也应该保留那么一点童贞,那么一点梦想?难道在强势的现代文明面前,古代灿烂的文化就应该销声匿迹吗?我想,想到这一层的考生大概不会太多。如果话题材料在“人类在消逝中进步”后面,加上一句“人类在进步中是否也失去了一些不应该失去的东西呢?”也许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然而,对这个作文话题,我也有一些困惑:如果写真情实感,那么,部分考生免不了会写一些消极情绪,这样会影响分数;如果考虑“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得高分的机会增大,但学生可能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再者,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重理轻文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本书,简直是一种奢侈。让这些读图时代、看无厘头电影、玩电子游戏长大的孩子,来品味“行走在消逝中”的感觉,我们是不是太迂腐了?我们以“过来人”的身份,以成年人,甚至成年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高考考生,我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五、几点瑕疵1、理想化程度较高,命题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过分地讲求诗意。从人文的角度强调得多,比较忽视工具性的一面。2、三首诗词曲比较阅读,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积累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别说是高中学生,而且在考场上,就是教师平时来做,少于15分钟才能完成。3、文字表达总量偏大,作文800字以上,赏析性文字7分,没有字数限制,学生写下来大约也不会少于200字,其他答题字数也在300字以上,合计达到1300字以上,不算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仅工整地书写,按每分钟20字计算,也需要65分钟。可见整卷宏观把握不到位,学生难于应付。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