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地名考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浒传》地名考略o一剑卿心2011年01月16日:龙虎山(1)——在信州境内,为道教圣地。信州在北宋时属江南东路,管辖六县,州治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水浒》第一回说仁宗嘉佑二年(1058)派洪信迎请张天师,应该是第二十六代天师张嗣宗,史载仁宗至和二年(1055)曾召其入京,赐号冲静先生(或虚白先生)。后徽宗崇尚道教,于崇宁三年(1104)召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入京,赐号虚靖先生,小说中称洪信迎请的为“虚靖天师”,显系混淆。关于龙虎山得名的另一说法:由山形得名,因山有双峰对峙,状若龙虎。此说似更为准确。东京开封府(2)——今河南开封市,北宋首都。唐代洛阳称“东都”,开封则更东,所以称东京。开封在唐代是宣武军所在地,小说中高俅是宣武军的一个破落户子弟,宣武军即开封。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战国时的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都定都于此。《水浒》中的卢俊义、燕青、林冲、曹正、韩滔、彭记、蔡福、蔡庆是东京人氏。大相国寺(2)——开封的著名古迹。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这里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樊楼(2)——樊楼位于宋都御街北端,在东华门外,也叫矾楼。以“商贾鬻矾于此”得名。相传樊楼曾是北宋东京最繁华的一家酒楼,就连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也亲临此楼,并留下一段与李师师相会的佳话。宋代开封的酒楼一般是上下两层,唯有樊楼三层。《东京梦华录》描写它是结构是“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用飞桥栏槛,明安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乃京师九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小说中陆谦曾骗林冲上楼饮酒。第72回宋江等入京,在樊楼赏灯。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每座楼皆高三层。其中西楼是樊楼的主要建筑,也是五楼中最大的一座,楼上设有宋徽宗御座,陈设富丽堂皇。中楼上有李师师琴房、书斋等,布置得淡雅幽静。今天的樊楼是1988年仿古重建。州桥(2)——州桥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内横跨汴河、贯通皇城的一座石桥,遗址在今开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纸坊街东口至小纸坊街东口之间,明朝末年因水患桥被淤埋在现地平面以下6米处左右。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可见州桥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石平桥,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站在桥头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中间是天街。《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范成大的《州桥》写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70)夏天,当时,汴京沦陷已40多年,诗人奉命出使金国,就一路所见所闻,写下了72首绝句,《州桥》是其中之一。诗人重踏故都,看到沦陷后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便通过对汴京父老急切地盼望宋王朝早日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描写,表达了广大沦陷区的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对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统一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原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明月”为汴京“八景”之一。御街(2)——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据史记载:北宋东京御街北起皇宫宣德门,经州桥和朱雀门直达外城南薰门。长达十余里,宽二百步,是供皇帝御驾出入,显示尊严气派的主要街道。新建御街系在原御街遗址上修建。南起新街口,北至午朝门,全长400多米。虽不及古御街之长,但其规模和气势在国内尚属少见。御街南端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前面各立一尊石雕大象,上骑武士,手持长枪,肃穆威严。两侧角楼对称而立,楼阁店铺经营开封特产,传统风味,古玩字画,各具特色。另一说:北宋时曾指定东京城里的四条大街为御街,它们以宫城为中心,分别经过里城的四面城门,通向外城的四面城门。上述御街应为南面。酸枣门(2)——北宋的宫城分三重,即宫城、里城、外城。南面城门依次为朱雀门、景隆门、通天门。可通往酸枣县(今河南延津)。景隆门和通天门俗称新旧酸枣门。小说中林冲夫妻烧香的岳庙在酸枣门外,应为景隆门。艮岳(2)——艮岳是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后被拆毁。宋徽宗赵佶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艮为地处宫城东北隅之意。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景龙门内以东,封丘门(安远门)内以西,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艮岳突破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规范,把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创作为主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苑中叠石、掇山的技巧,以及对于山石的审美趣味都有提高。苑中奇花异石取自南方民间,运输花石的船队称为“花石纲”。(杨志)。淮西临淮州(2)——淮西,古代泛指皖北豫东淮河以北地区。按临淮郡置于汉代,治所在江苏徐州;晋代治所在江苏盱眙(音xū-yí需移);南北朝治所在安徽灵璧;唐代治所在泗州(今安徽泗县);唐以后废。宋代没有临淮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部,曾置临淮县,唐、元时代,还曾经是泗州的治所。临淮州疑即临淮县地面。高俅曾投奔在此开赌场的柳世权。延安府(2)——北宋的延安府属陕西永兴军路,管辖七县,州治在今延安市东南。自古为西北重镇。老种经略相公驻军于此。少华山(2)——在华阴县境内,即今陕西华阴,因在华山之北,故称华阴。少华山在华阴县东南。另:少华山位于陕西白水县境内。白水河自西北环流山下,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蒲城县(2)——即今陕西蒲城县。定远(2)——今安徽定远县。朱武、李忠的老家。邺城(2)——邺城遗址在今邯郸市南40公里处临漳县的漳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是殷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曹魏时建北邺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东魏建南邺城,这一时期,统治者特别崇尚佛教,不惜动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北宋时为河北西路相州辖县,后并如临漳县,陈达是邺城人氏。蒲州解良县(2)——蒲州在北宋时称河中府,属陕西永兴军路,辖七县,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的临晋镇。明洪武二年(1369)改称蒲州。北宋无解良县,应为解梁城,关羽的故乡。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的临晋镇。杨春的老家。渭州(3)——古渭州(今甘肃平凉),旧唐书载:隋陇西郡。武德元年,置渭州。天宝元年,改为陇西郡。乾元元年,复为渭州。此处作者的地理概念错误,史进从华阴出发要到延安府,其实并不经过渭州。鲁达在此打死镇关西。关西(3)——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鲁达、郝思文是关西人氏。代州雁门县(3)——今山西代县。五台山(4)——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五百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山分五峰,峰顶地形平坦,故称五台山。鲁达在此出家。桃花山(5)——桃花山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李忠、周通在此落草。瓦罐寺(6)——离桃花山五六十里。鲁智深、史进在此合力杀死崔道成、丘小乙。野猪林(8)——离东京约140里,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得林冲性命。沧州(8)——北宋时属河北东路,州治在今沧州市东南。林冲发配于此。横海郡(11)--史无横海郡,唐代有一镇叫横海军,治所在沧州。《宋史.地理志》说沧州属横海军节度。从柴进庄上到林冲发配地只有不到半天的路程,可见横海郡即是横海军,也就是沧州。济州(11)——北宋时属于京东西路,辖四县,州治在今山东巨野县。梁山泊(11)—-梁山泊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面积3.5平方公里。本名良山,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葬于此处,故该名梁山。北京大名府(12)——庆历二年(1042)以河北大名府为北京,与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并称北宋四京府,在今河北大名县。又因边防缘故,为北方重镇,故蔡京令女婿梁中书镇守于此。杨志发配于此。郓城县(13)——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郓城县隶属山东省菏泽市,东临济宁市的梁山。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宋江、晁盖、吴用、朱仝、雷横接是郓城人氏。东潞州(13)——现有北京大兴县大皮营乡东潞州村,但《水浒》所说应不是此处。北宋无东潞州,或是指潞州,潞州乃北周所设置,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改为隆德府,属河东路,州治在山西长治市。是刘唐的老家。石碣村(14)——现广东东莞市有石碣镇石碣村。石碣镇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水浒》中的石碣村今天山东东平县东平湖附近。阮氏三雄居于此地。黄泥冈(16)——在今山东郓城县黄堆集乡。晁盖七人在此劫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小说中杨志五月中从大名出发,六月初四到黄泥冈。大名到郓城直线距离约一百公里,不可能耗时近二十天。而且从大名到开封也不必从山东绕道。这是书中又一处地理错误。濠州(16)——隋置,治钟离(今安徽风阳东)。明初为临濠府。朱元璋起义即崛起于此。青州(17)——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州治在今山东青州市。小说写杨志离开黄泥冈南行一日余即到青州二龙山,但青州在郓城以东且直线距离在二百公里以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到的。孟州(17)——北宋属京西北路,州治在今河南孟州市。小说中称孙二娘开酒店的十字坡在孟县境内,但又说十字坡在山东东平,二者显然矛盾。孙二娘、张青、施恩是孟州人氏。沙门岛(17)——在山东蓬莱县西北六十里的海中,岛上有龙女庙,故又叫庙岛。庙岛群岛,在很早以前叫沙门岛。宋朝初年,这里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登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宋太宗本纪》建安三年索内外军中不律者发配沙门”。二龙山(17)——今有二龙山位于宾县西南5公里,距哈尔滨市仅50公里。小说中的二龙山在青州地界。山上有宝珠寺,杨志、武松、鲁智深聚义于此。但不知是否真有此山。清河县(23)——即河北邢台地区的清河县,为河北东路恩州的州治。阳谷县(23)——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北宋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