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理综化学复习与备考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08届高三理综化学复习与备考的探讨黄冈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一、2007届全国理综(Ⅰ)(Ⅱ)卷化学试题分析1.200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概况2007年全国高考涉及化学的试卷有14套之多,其中上海、广东、江苏各有一套独立的化学试卷(150分);山东、海南、宁夏、广东,因参加首届新课程高考,山东和宁夏是理科综合测试(山东78分,宁夏100分)海南和广东是化学单科考试(海南是100分);北京、天津、重庆、四川是理科综合,单独命题(均是108分);全国高考理综卷(Ⅰ),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安徽、辽宁、陕西、江西等12个省市采用;全国高考理综卷(Ⅱ),吉林、甘肃、内蒙古等9个省区采用(两卷均为108分),可见采用全国理综(Ⅰ)(Ⅱ)卷的有21个省市之多。2.全国理综卷(Ⅰ)(Ⅱ)化学试题比较(1)化学选择题题号均为6、7、8、9、10、11、12、13共8小题,每小题6分,单项选择,共48分。考点比较题号理综卷(Ⅰ)理综卷(Ⅱ)6以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热化学方程式与勒夏特列原理7强弱酸碱的概念以及pH的意义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pH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9气体密度、相对分子质量及气体压强之间的关系化学键与反应热10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数的计算铜锌原电池的原理1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小计算氧化剂的概念12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观察一组烃的排列规律,并确定一位置上的烃的化学式13考查化学平衡知识无机物的性质与混合物的计算(2)非选择题题号均为26、27、28、29共4个题,每题均为15分,共60分。考点比较题号理综卷(Ⅰ)理综卷(Ⅱ)26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及推断物质考查原子结构知识(18电子体)及推断物质27给出组成物质的9种阴阳离子及其离子反应,推断5种物质给出组成物质的6种阴阳离子及其离子反应,推断5种物质28通过验证水煤气中有CO和H2的组合实验,考查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用所给微型实验装置测定电石中CaC2的质量分数,考查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及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29通过加成、消去、酯化、水解、聚合等有机基本反应以及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进行有机物的推断以酯化反应为主线,反推羧酸和醇的结构,同时考查了银镜反应、酚的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2(3)内容考查比例比较内容理综卷(Ⅰ)理综卷(Ⅱ)题号分值比例题号分值比例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7、8、9、10、13、263833%6、7、8、9、10、11、264441%元素及化合物6、11、26、273431%26、272220%有机化学291514%12、291817%化学实验281514%281514%化学计算8、1298%12、1398%3.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高考主要是测试学生已有和潜在的学习能力。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卷(Ⅰ)、(Ⅱ)化学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在理综测试中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试题立足于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适当考虑了对中学化学主要知识点的覆盖,试题长度适中,题目设计有层次,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较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精神,试题的阅读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思考。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难度要求,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虽然就化学试题本身来讲,总体难度不大,但是从它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功能定位角度看,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选拔功能和作用。(1)总体稳定2007年理科综合两套全国卷与2005年、2006年全国卷相比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稳定包括试题结构的稳定,内容要求的稳定,试题难度的稳定。从试卷结构上看,两卷化学试题均为12题,108分,选择题8小题共48分;主观题4大题共60分。在分值与题型的分布上没有大的改变,试卷结构继续保持了近几年题型的呈现方式。从考试中心来说,高考命题追求一定的稳定性,明年也会遵循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作为载体的考查内容看,试题比较符合《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要求的。在这个试题中它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选择题着重考查电解质、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基本理论。主观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有机化合物等主干知识。整套试卷涵盖了溶液的pH、电离平衡、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可以看出重点知识和一些教材里面的热点知识基本上都覆盖到了,涉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15个,占中学化学学科主要知识点的60%,五大块内容都涉及了,在理科综合试卷中,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强调主干知识,不等于面面俱到,某些通常认为“热点”的知识点,如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书写、铁的化合物等内容都没有考到,这不等于说明这些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明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侧重于考生学习潜能的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其次在对题目的内容选取上考虑基础的同时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从题目所选取的内容来看,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重点强调的知识点,也是需要学生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点。从这点来看,出题入是深入研究了化学教学大纲的,对主干知识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非常清楚,对于一些学生普遍感到难的知识重于基础的考查。从试题的难度看,客观题和主观题难度较去年略有增大,往年是后面的实验题和有机题较难,今年不一样,这两道题较容易,而前面的两道元素推断题和无机化合物推断题却比3较难。总体而言,较好地兼顾了命题的连续性和试题难度的稳定性,这是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的。(2)强调基础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两卷中的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的考查,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全部来源于中学化学教材,而且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第Ⅰ卷8道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环境问题、酸碱溶液的pH、电解、气态方程、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机物的组成、原电池等;试题大都是常规试题,题型较为常见。两套试题主观题都包括4道试题,题号依次为26、27、28、29题。两卷对应题号试题考查的内容基本相同:26题都是有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推断题;27题都是有关离子反应的无机推断题,且两卷试题非常相似;28题都是以中学化学基本反应为基础的实验题;29题都是一道涉及有机物分子组成、结构、同分异构体、物质性质及反应的有机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也都是高中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3)突出推理试题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理科考试中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考查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整卷中,与推理有关的试题分值达到了化学部分总分的1/2。略举几例:(Ⅰ)卷第12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给出的模糊信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和确定信息(氧的质量分数为50%),依据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特点进行合理的推算,最后得出正确结论。(Ⅱ)卷第12题考查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通过观察表中烃的排列发现3条规律:每3个为一组,碳原子数相同;每一组按炔、烯、烷排列;每一组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组数多1。由15÷3=5,可以确定排列在第15位的烃的第5组的烷烃,其碳原子数为5+1=6,化学式应为C6H14。(Ⅰ)卷中第26题,以元素周期表知识为主干,兼顾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推理时学生要用足条件,先确定出元素,然后再以确定的元素对比题中条件逐一验证。该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而推证既要层层推进,又要前后照应,思维要求严密。(Ⅱ)卷中第26题,通过18电子体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知识。本题形式常见,却在常规中创新,由简单离子到复杂离子,由双原子分子到多原子分子,由无机物到有机物,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熟悉程度。题中设了6问,虽说相对独立,但每问难度逐渐加大。且最后两问对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推理能力强的学生会层层深入,全面分析,很快破题,而推理能力弱的同学只可能靠猜测了。理综卷(Ⅰ)与理综卷(Ⅱ)各自的第27题,一改以往告诉物质的化学式为构成物质的离子,由反应现象确定各物质的归属,这样不仅题型上有所创新,也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结合所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试题提供的信息碎片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和推理,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Ⅰ)卷为④,(Ⅱ)卷为⑤],将逆向推理和顺向推理结合,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理综卷(Ⅰ)(Ⅱ)29题均为有机推断题。卷(Ⅱ)第29题以酯化反应为主线,考查了酯化反应的条件、酯化反应的实质、羟基酸可形成内酯等,而且两处考查了由酯的结构反推反应物醇或羧酸的结构,同时考查了银镜反应、酚的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的概念。题目设问之间线性相关,推断时要层层推进,仔细分析,若一步出错,后面的推断皆错。(4)推陈出新4(Ⅰ)卷第7题改编自1997年第18题,第28题改编自1991年第32题;(Ⅰ)卷中9、11、13、26题,(Ⅱ)卷中26、28题都可以从以往的高考题中找到原型,如28题乙炔有关的实验和计算,2005年刚考过,这体出了学科经典试题的价值。继承不是照搬,而是对以前试题的改造和发展,推陈出新。以两道实验题为例:理综卷(Ⅰ)第28是一道实验设计题,其内容是:水蒸气与灼热的焦碳反应→CO+H2+CO2+H2O,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有CO和H2。学生容易想到:①先除去CO2,再除去H2O;②检验除杂后的气体成分是否为H2与CO;③利用CO、H2的还原性设计实验;④检验产物。本题是几个简单实验的组合,在简单中求综合,在常规中求变化,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本题和1991年第32题相比,除了有上述特点之外,试题在仪器的摆放上和问题的顺序安排上都有创新。传统的这类试题,一般来说都是把仪器的连接顺序放在第(1)问,然后再逐步考查其他内容,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是顺向的,较符合常人的思维习惯,考生答起来也容易稳定心态。而此题将仪器的连接顺序一问放在第(4)问,前3问要求就有关仪器的用途、盛放的试剂等作答。考生要圆满回答问题,就必须对整个实验从原理到装置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解,要成竹在胸;而且这样的问题顺序也不符合一般的习惯。因此,尽管两题相似,但由于2007年的试题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就能更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卷(Ⅱ)第28题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用所给实验装置测定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实验过程中应保持体系内外压强、温度一致。如何保持一致?反应结束后,应等待一会儿,再取出导气管,以便使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压强接近大气压强。另外,测量气体体积时,还应调节量筒,使其内外液面持平,这样量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该题在基础反应、基本操作中考查实验能力,看起来似乎简单,实则需要学生较为深入的思考,而且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006年理综(Ⅰ)第9题实际上改自1995年高考第17题,将氧化铝改成氯化铝,铸成了科学性错误。2007年经典题目的推陈出新没有这种错误,但也有疏失之处:如27题中Ba(AlO2)2溶于水,同理,根据离子组合,NaHSO4、Mg(HCO3)2溶于水,那么Al(HSO4)3也是存在而且溶于水的,这对考虑总是细微全面的优秀学生不利。(Ⅱ)卷28题从思维严密的角度是否可以加上一句“假设各洗气瓶中所装试剂皆足量”。另外(Ⅰ)卷8、10、11题三道简单计算题均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显得考查主干知识过于集中,特别是10题与11题,是可以改换载体的。另外说一点:有老师认为,4套课改区的高考化学试题大量和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成果结合,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考生具备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这和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精神是相符的。而全国两套高考化学试题在选材方面没有涉及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