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1月高三年级中国古代史部分综合检测题(二)命题:任丽娟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纯观点表述的是()A、中国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商朝B、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C、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2、我们可以依据多种史料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要研究商周历史,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应该是()A、甲骨文B、传说C、《史记》D、《资治通鉴》3.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4.“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唐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使皇权进一步强化B.增设了中央权力机构C.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削弱D.使中央各部门互相制约和监督6、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建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7.“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的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8.《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9《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10.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A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祭祀鬼神B农业经济是古代国家的政权基础C稷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D土地是农业的命脉11.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庄子、韩非子B.老子、孔子C.庄子、孔子D.孟子、荀子1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持这种观点的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13.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翻天覆地。”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15、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1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17.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18.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A.儒学内部的改造B.统治集团的斗争C.杜会环境的变化D.其它学说的衰落19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宣扬“仁政”B.神化封建统治C.为统治阶级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2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21.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④齐家、治国、平天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22.近日.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右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A.楷书B.隶书C.行书D.草书2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失意消极24.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放松25.《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6.右图以印章形式的设计,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融合于一体,表达了深邃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表述正确的是①是由古代先贤、帝王率先使用的②受中国字和中国古代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7.汉字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字之一,它书写的载体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汉武帝时期,他批阅的奏章的书写载体是()A.青铜器B.简牍C.帛书D.宣纸28.下列组图出自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该书作者是()耙田图弹棉图造纸图A.贾思勰B.沈括C.徐光启D.宋应星2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4“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D.以法为教、焚书坑儒30.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四项中不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C.“此书(指《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D.“蜀者……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31.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下列四项中能证明此话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32.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里面的“京”字是创始于下列哪个朝代的书体()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清朝33.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34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35“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36.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孕育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带动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回答相关问题。(1)《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2)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有哪几种?(3分)5(3)北宋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你认为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4分)(4)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萌芽,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最终没有发展壮大。试从政策因素简要分析。(3分)37.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治理国家方面,他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西汉以后,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问题:(7分)(1)文中哪些属于原始史料?(2分)(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分)(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分)38.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25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积淀下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07年9月28日的祭孔大典中,山东曲阜公开向社会征集出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它们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请选择上述名言中的任意一句,说明被评选(征集)出的理由。(3分)6(2)依据下列材料,简述儒家思想的命运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6分)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朱熹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3)在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提出要“废除汉字”,鲁迅提出“不读中国书”、“打倒孔家店”等口号,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3分)39.(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到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讽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原因。他便写下《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参见《史记》卷九十七【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