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丰橡胶轮胎交易中心2015.7.6•什么是天然橡胶?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巴西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种植在东南亚。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天然橡胶成品可分为标准胶、烟片胶、乳胶和绉片胶等。一、天然橡胶发展史•古代的天然橡胶人类使用天然橡胶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如中美洲的橡胶球,巴西土著的防水布料和橡胶靴。•地理大发现后橡胶的应用1736年,法国探险家拉孔达明将亚马逊雨林出产的天然橡胶带到了法国并交给法国科学院研究。工业界对橡胶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早期的橡胶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雨衣、雨靴和雨布。•技术革新带来需求暴增南美橡胶种植业崛起1844年,美国发明家固特异开发出了橡胶硫化技术,使得橡胶成为真正实用化的工业产品。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充气轮胎。进入20世纪后,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增。一战中,美国对橡胶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加速了橡胶的人工种植。战后10年间,南美的橡胶种植业达到历史最高峰。亚马逊河流域最大的城市,巴西的玛瑙斯城,一度成为全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的中心。•由西向东东南亚主导新的橡胶种植业格局1876年,英国人威克姆将7万颗橡胶树种子悄悄地运出了巴西,送往英国并培育成幼苗。之后英国人将幼苗送往了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逐渐繁衍成为成片的橡胶林,并且渐渐扩散到周边的国家。时任新加坡植物园主任的英国科学家里德利发明的连续割胶法使亚洲橡胶产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1930年代时,南美黄叶病大爆发,南美洲失去生产天然橡胶的主导地位,天胶生产重心向东南亚转移。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再一次推高了对橡胶的需求,同时也隔断了正常的橡胶贸易。对石油、矿石、橡胶等资源的渴望使得日本决定南下对东南亚实施侵略战争。•近当代几大产胶国格局的演变印度尼西亚是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树的起源地,二战前夕为世界头号产胶国,但随后由于战争及近20年国内政局动荡,产量下降。目前印尼种植面积仍居世界第一。马来西亚在二战以后居于世界橡胶产量首位,但90年代后由于油棕的替代,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下降,龙头地位被泰国所取代。为了提高橡胶单位面积产量和竞争力,60年代起泰国坚持不懈地进行了40多年的翻种,产量迅速提高,1991年开始居世界首位并一直保持。中国最早的三叶橡胶树是在1904年从当时还属于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引进的。为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需求,中国的大规模种植和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二、天然橡胶加工流程•橡胶种植原料贸易橡胶加工橡胶贸易轮胎制品轮胎经销汽车工厂终端消费天然橡胶产业链示意图一、全球天胶供需一览•全球天胶2010年之前供应整体偏紧,2011年开始向相对宽松过渡•2011、2012、2013年的过剩幅度分别为4.8、31.3、38.4万吨•2014年过剩幅度预计略有收窄,至24.2万吨单位:千吨二、产胶国地域分布三、主要产胶国产量统计2013年亚洲主产区产量为1114.97吨(较12年增49.7万吨)泰国、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四、天胶未来产量趋势五、天胶各国消费分布过去十余年,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引领了全球天胶消费的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天胶需求仍将维持每年3-4%的增长六、中国市场稳步扩容•中国消费占据全球份额不断提升,2013中国消费量达415万吨,进口量增长14.4%至401万吨•中国进口胶种结构中国进口以标胶为主,标胶(含复合胶)年累计进口量约330万吨,近年来复合胶增长尤为突出乳胶和烟片增幅缓慢,在30万吨附近•中国进口关税变化近年来天胶及复合胶关税历次调整税则号列商品名称产品类别最惠国税率(%)进口暂定税率(%)200720102013201540011000天然胶乳敏感产品1010,或720元/吨,两者从低10,或720元/吨,两者从低10,或720元/吨,两者从低10,或900元/吨,两者从低40012100天然橡胶烟片胶敏感产品2020,或26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16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12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1500元/吨,两者从低40012200技术分类天然橡胶敏感产品2020,或26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20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1200元/吨,两者从低20,或1500元/吨,两者从低•中国进口来源结构•全球天胶供需小结全球天胶供需高度集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70%;中国占据了全球消费量三分之一。中国天胶市场快速扩容,海外市场增长整体放缓。国内供应增幅有限,目前高度依赖进口,自给率仅在20%左右。天然橡胶进口量逐年递增,标胶、复合胶增速突出,烟片、乳胶增速相对偏慢。天胶作为敏感型产品,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关税降幅有限,复合胶成为重要补充。一、橡胶种植•全球种植面积统计•主产国种植面积统计•全球种植概况目前全球总种植面积约1280万公顷,其中东南亚约1200万公顷;近10年种植面积东南亚平均自然增长率为3.1%,其中泰国+4.3%;马来-2.1%;印尼+0.6%;越南7.6%泰国东北、北部开始较大面积开发种植,大加工厂开始转向种植园投资;5-7年后产量会有较大提升。非洲、缅、柬、老近几年增长迅速,增幅超10%,几年前大规模种植陆续开割。除中国两农垦50%国有外,其他国家80-90%为小园主私有。全球橡胶种植从业几千万人,其中泰国600万,马来西亚40万,中国约300万人。伴随近年来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长,产区割胶工人开始出现不足,分配逐渐发生转变,单位割胶成本大幅增加。•各国胶林分布及季节特征泰国胶林传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伴随着东北部和北部植胶面积的扩大,其面积占比已超过25%。印尼天然橡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如果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南的地区占总面积的60%。马来西亚大型种植园主要集中在吉达州Kedah、玻璃市Perils、森美兰州NegeriSembilan、霹雳州Perak和槟城Penang。越南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中部高原地区。中国天然橡胶产区位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以及福建等地。•各国月度产量•各国胶龄分布•全球种植小结过去数年天胶种植的良好收益,推动各产区种植热。上述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未来将逐步释放产量,全球天胶供应从略紧转向略宽松。近年来产胶国物价和劳动人成本大增,但最近三年橡胶价格持续大幅走低,胶农收入大幅下滑,胶园开始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胶贱伤农,波及到社会稳定,近年来泰国等地频频出现抗议和游行活动。泰国政府被迫收储、补贴、减税等措施,中国政府也频频收储。橡胶生产呈现季节性特征,并极易受天气、政治、行情等各类因素影响,供需时常出现阶段性失衡。大面积单一树种,导致种植区生态改变,未来负面效应可能较大。二、原料二盘商概况•原料二盘商概况胶园因90%私有化,散布在千家万户胶农手中,导致原料过于分散,加之胶农囤积能力的有限,二盘商应运而生。原料二盘商实为贸易商,等同于橡胶贸易商。是以投机为目的,靠囤积或卖空盈利。前几年天胶处于牛市,二盘商积累了较大财富,队伍日趋壮大,囤积能力增强,最大二盘商月交易量可达万吨。近几年因市场持续下滑,二盘商损失严重,规模普遍缩小。原料供应周期被拉长,部分原料甚至因存储过久而被损耗。二盘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原料的数量、价格,制约了橡胶加工厂的采购步伐,导致橡胶加工厂十分被动。近年来橡胶加工厂普遍加大了种植园和原料采购站的建设,意图缩短原料采购流程。国内情况略不相同,农垦加大原料控制,非常重视对民营原料的收购。•小结原料二盘商在源头就拉长了供应链,造成原料供应的不稳定,也是引发行情的波动因素之一。橡胶加工厂应思考如何与二盘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何将二盘商纳入一体。三、橡胶加工厂概况•橡胶加工厂概况橡胶加工厂为初级原料加工业,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门槛并不高,产业链延伸度低;但资金占用大、风险度高,利润率极低;故该行业规模参差不齐,工厂总数呈逐渐减少,趋于集中。全球橡胶加工厂估计近500家,其中:印尼145家,泰国100余家,马来40家左右,多在大马。中国40-50余家。我国橡胶加工厂主要有海南农垦、云南农垦、中化国际、广东农垦,加之高深、沪巨联等民营工厂。农垦乳标变成期货专用胶,与下游需求脱节。越南橡胶加工近年来受政府大力扶持,主要的加工厂是越南总公司,占到一半数量。总的发展模式类似中国。东南亚其他小国以及非洲等产地加工厂相对集中,竞争不很严重。全球橡胶年加工能力已超过原料年供应量。全球总多余加工能力约25%。为满足生产所需原料,加工厂不得不竞价采购原料。橡胶加工厂属于在夹缝中生存,上受制于原料二盘商,下受制于买家,行情大幅波动给买卖造成巨大风险。橡胶加工厂加工利润极低,造成橡胶加工厂经营者为获取利润,不得不轻生产、重贸易、重期货,向投机者身份靠拢;增加了市场波动因素。销售模式包括长约、船货、现货,为了实现装置达产的同时风险可控,近年来工厂倾向于增大长约销售比例。销售对象—2008年以前超过50%直销给下游工厂,但08年后直销比例减少,贸易商销售数量快速增加,导致市场流通数量快速增加,加大行情波动。直销数量的减少,也导致橡胶品质逐渐下降,尤其对中国市场。2011年后贸易商实力和规模受损,下游战略性采购的意识增强,直销比例有所回升。•橡胶加工厂小结橡胶加工厂竞争激烈,参差不齐,呼唤规范的龙头企业。橡胶加工厂对胶价定价能力弱化,定价权弱于贸易环节,弱于其他原材料供应商。橡胶加工厂将逐步重组、整合。3-5年内会有更多小型工厂消失,同时会有年产超过百万吨的工厂出现。橡胶加工厂会继续增加对下游工厂的直销,以配合下游工厂的需求。下游工厂对橡胶加工厂的投资及合作将逐渐展开。四、橡胶贸易概况•橡胶贸易概况橡胶贸易宏观的讲应分为现货贸易和期货投机贸易。橡胶兼具农产品、工业品、金融工具多重属性,产地的局限性、供应商的完全竞争、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易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性、行情的大幅波动性等特性给橡胶贸易提供了巨大的逐利空间。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得天然橡胶的贸易格局不断演变,规模、层次、操作方式方面也日益革新,并不断影响着橡胶上下游及产业链。贸易商的操作群体日益多元,大量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资金投身橡胶贸易;操作方式也从单纯的价格投机,扩展到套利、融资,令橡胶产品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加强;橡胶价格的决定机制日益复杂。•全球天然橡胶贸易流向•新加坡——传统的天然橡胶贸易中心优越的地理条件、成熟的金融商贸环境以及特殊的历史条件(新加坡历史上一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由东南亚向本国输入各类资源的中转站),令新加坡发展成为传统的天然橡胶贸易中心。二战前,华人(主要是福建籍商人)逐渐从欧洲人手中夺回了橡胶贸易的控制权。此后,新加坡橡胶贸易由新加坡橡胶总会(RAS,RubberAssociationofSingapore)控制,该会由新加坡树胶公会(华商)、新加坡橡胶商会(欧洲商会)和新加坡政府组成。新加坡树胶公会起主要作用。传统橡胶国际贸易商集中在新加坡,国际轮胎企业也多在新加坡设立采购机构;新加坡贸易商规模和实力近几年相比于中国逐渐下滑;当前较活跃约有10家左右,总贸易商数量逐渐在减少。欧美橡胶贸易逐渐萎缩,该行业已成亚洲人所掌控;目前美国仅有几家橡胶贸易公司;而英国、法国传统老牌公司基本退出。•中国逐步崛起为新的现货贸易中心2000年以前中国经济相对封闭,橡胶需求增长平缓,中国橡胶贸易整体发展缓慢。天然橡胶进口长期以“配额+许可证”的方式操作,进口贸易量大部分集中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