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滨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试卷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7.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8.据2008年5月20《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成都平原上造福中国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在汶川地震中损坏严重,抢险工作有序进行。记者写道:“没有它就没有锦绣四川,就没有两千多年的天府之国。”修筑这一工程的是()A.禹B.李冰C.商鞅D.李春19.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以“德”教化人民B.以“礼”治理国家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2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A.设置西藏自治区B.设置宣政院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安西都护府21.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黄海大战中,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是()A.邓世昌B.丁汝昌C.黄继光D.邱少云2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A.给朋友发电报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23.观察右图,佩带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在()A.抗美援朝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4.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著名战役,其中刘伯承、邓小平共同指挥的有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25.同桌给阳阳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A.雅典B.斯巴达C.马拉松D.温泉关26.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共同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C.消除了种族歧视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7.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A.巴黎和会上B.华盛顿会议上C.雅尔塔会议上D.慕尼黑会议上28.右图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旗帜,该经济体是()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非选择题47.在维护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仔细观察图一、图二,说出秦朝、元朝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推行哪些制度?(2分)(2)图三中,雁塔题名是新科进士最高荣誉的象征。它反映出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1分)(3)图四所展示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距今已十年有余,她的回归成功实践了什么创造性构想?(1分)48.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述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探索现代化道路这一共同主题。请你任选两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反映的史实,说明它们各自从什么角度表现了这一主题?(4分)(2)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新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2分)重大科技成就简表(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是怎样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路的?(4分)49.世界近代历史上的大国崛起现象,一度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4分)(2)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日本也开始崛起。请问俄国和日本分别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2分)50.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物质生产领域中一次巨大飞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把人类带人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时代。(4分)(2)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许多重大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请各举一例。(3分)(3)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1分)2008年滨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试卷分析明集中学张晖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是集水平性和选拔性为一体的考试,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引领着教学改革健康稳步发展。2008年是初中历史学科考试是全省基本上统一命题的第一年,下面对今年我市的历史试卷做如下分析,期望对今后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和借鉴作用。一、试题分析今年的历史中考试题总体来讲,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难度有所降低。(一)试题结构题型上,试题分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三大类型。整卷满分40分,不同题型显示了不同的功能,考查了不同层次的能力。内容比例上,中国史22分,世界史18分,知识覆盖面上,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习主题中,今年试题涉及过半,反映了知识考查的全面性。(二)试题特点1.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受教材版本制约今年我市参加历史中考的考生使用的版本教材是北师大版,试题完全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都出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对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层次要求与《课程标准》相一致。如17.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什么人?18.据2008年5月20《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成都平原上造福中国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在汶川地震中损坏严重,抢险工作有序进行。记者写道:“没有它就没有锦绣四川,就没有两千多年的天府之国。”修筑这一工程的是什么工程?19.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什么思想?等等。这些,都引导教师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而非“唯一标准”,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2.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思维能力培养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且考查层次分明、全面,从而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1)关注基础知识。如选择题大多数考查的主要是识记能力,但不是单纯的机械记忆,需要把相关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经过比较后才能正确回答;选择题17题、18、19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但也必须理解了题意才能做出正确选择。(2)突出能力考察。如材料解析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历史情景下,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材料题47题、48、49题分别考查了从图片中、从文字材料中、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考查学生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材料分析48题第1问上述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探索现代化道路这一共同主题。请你任选两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反映的史实,说明它们各自从什么角度表现了这一主题?该题是一道综合思考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前后有着千丝万缕的继承性。3.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比较抽象的特征,在目前纸笔测试的条件下,试题对这方面的考查进行了内化处理。如简答题50题,考查的是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考查了对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掌握提炼学习主题的基本要领才能准确做答。简答题49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4.彰显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今年的试题比较突出的还有一点就是制度创新的考查(47题),涉及到的内容从古到今有秦朝、元朝地方统治政策的转变、有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再到社会主义制度之下香港的回归,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古今各个阶段为了维护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统治制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彰显了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5.突出热点焦点问题的考察2008年中考历史试题注重了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的考察,今年的中外热点问题很多,在本试题中多有体现,选择题17涉及北京奥运会;20题涉及西藏问题;材料题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热点问题。6.注重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考察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具体表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内的综合,如47、48题即体现了古今贯通的特点;第二层次是古今中外历史的综合,49题体现了外外关联,相互借鉴的特点,这些都是2008年中考试题较成功的尝试。总之,这份历史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立足主干知识,重视能力培养,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这种命题风格对中学历史课改起到了正确的导向和推进作用,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通过对08年试卷的分析,我觉得在今年的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夯实基础知识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它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应及时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实际上这也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内容标准”中要求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基本观点等基本知识应理解到位,立足平时,夯实基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强调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的归纳等。(二)培养基本能力教师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前因后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中的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审视现实、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广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注重创新实践课堂教学应该由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注重从过程和方法入手;在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实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四)提高答题技能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用中心语、答项语、主干语和限定语的划分方式来进行审题,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有效性的培养,使学生对不同的答项语、不同角度的设问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作答;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要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