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八大奇迹:•埃及的金字塔•宙斯神像•法洛斯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中国万里长城•摩索拉斯陵墓•秦始皇兵马俑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源地,法洛斯灯塔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中国万里长城摩索拉斯陵墓秦始皇陵兵马俑高一(13)班第二小组繁星六点•文明社会:•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促使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即阶级社会。•“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人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当时的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对立。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古埃及美术•古埃及美术一般是指公元前332年古埃及被古希腊所灭亡以前的埃及美术。•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其中古王国时期最为重要,重要的美术作品也主要出于这一时期。讲解:朱启凡古埃及壁画特征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埃及金字塔埃及黄金面具简介面具主人简介•这个著名的黄金面罩被考古学家称为“无与伦比的稀世珍宝”。面罩装嵌青金石和其他宝石,重达11公斤。珍藏于埃及国立考古博物馆。•这件曾经罩在图坦卡蒙脸上的金制面具,放置在开罗博物馆展室正中间,灯光打在上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重达11公斤的纯金面具镶有各色宝石,造型简洁,线条凝炼,完全按图特阿蒙生前的原型塑造,(古埃及人认为只有这样,神灵才能认出他,助他复活)。面罩上的图特阿蒙颔粘假长须,胸戴多彩项链,额上佩戴埃及的保护神秃鹫和神蛇,青春勃发,生气盎然。面具主人•图特卡蒙于公元前1336年至公元前1327年统治埃及。他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却是最著名也是最神秘的埃及法老王,他那满是宝藏的陵墓和他的黄金面具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他在19岁的时候就神秘死去,留下千古疑案。•少年法老的诅咒•图特卡蒙墓葬被开启的同时,卡特宠爱的金丝雀被一只蟒蛇吃掉。卡特的合作者卡尔纳冯伯爵1933年4月23日死于由蚊子叮咬而传染的不知名疾病。在墓葬发掘的十几年间共有20多位与墓葬发掘有关的人因疾病甚至是精神错乱崩溃而死。到底这些蹊跷的死亡是否与法老王的诅咒有关谁也不敢断言。•黄金墓室的暗示•图特卡蒙之墓是3300年来惟一一个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华的陵寝,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卡特之前以为这个年轻法老的墓葬品会比较简单,谁知之后长达3年时间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这种预想的愚蠢。卡特说过,图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绩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其陵墓的发现成为古代文明对现代人类最彻底的一次震撼和嘲笑。那个成为埃及文明象征的纯金面具,那个纯金制成的棺材,那个由纯金雕制镶满宝石的王位,那些铺满墓室墙壁的纯金浮雕,包括黄金面具下那具完整无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让人类惊叹•古代,埃及分成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独立王国,上埃及信奉鹰神,下埃及信奉蛇神。后来,上埃及消灭了下埃及,统一了埃及。•上埃及国王戴白色的王冠,下埃及国王戴红色的王冠。上埃及的象征物是莲花和兀鹫,而下埃及的象征物是纸莎草和眼镜蛇。•兀鹫女神和眼镜蛇女神是仇敌,直至它们最终在埃及法老统治时代才得以统一。•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因素之一,青铜器是其载体,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而广为收藏。在各大型博物馆中,青铜器收藏状况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馆的地位。讲解:周洁青铜器的性质——礼器武器工具生活用品乐器1、兵器•青铜兵器在青铜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青铜礼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兵器按用途可分为攻击型和防御型两大类,后者由胄、盔、甲等组成。攻击型有由戈、矛、戟、铍组成的长兵器,由钺、鏚、刀、剑、匕组成的短兵器和由镞、驽机组成的远射程兵器。1、兵器青铜矛青铜戟青铜钺越王勾践剑2、生活用品•炊食器:指烹煮食物和盛取食物的青铜器。常见器形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匕等。水器•匜(yi)和盘起注水和承水作用,匜起源于瓢,圈足,尾有扳,盘则多圈足、敞口。•鉴为大盆,盛水,还可沐浴、照容貌和盛冰降温。觚、斝生活用具•青铜器中的生活用具较少,有限的青铜主要用于制造礼器和兵器。在兵器被铁器所取代、礼器被历史淘汰后,生活用具成为青铜器的主角。•生活用具有带钩、铜镜、灯、博山炉、摇钱树、车马器等。生活用具•带钩的作用是束衣,贵族多用铜制。•灯因其独特的摆放位置,外形都很讲究,形式多样,充分表现青铜艺术的创造力,如长信宫灯,各式鸟兽灯。•十五连盏灯生活用具•铜镜是最主要的青铜生活用品。其出现于齐家文化,流行于战国以后,以汉唐两代为高峰。•铜镜以圆形为主,宋朝突破外形的限制。•铜镜的艺术表现在背面,从素面到铸有花纹和文字,如汉代的草叶纹镜、神兽镜、日月镜、昭明镜。唐朝出现螺钿装饰技术。•透光镜和脱胎镜是中国古代铜镜中的瑰宝。3、乐器——编钟重点推荐青莲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河南博物院北京博物院古代诗文里经常会提到“缸”,后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康熙字典》里说缸是汉代人创制的一种环保灯具。那么什么是缸灯?它又是怎样体现汉代人的环保意识呢?1968年河北汉墓出土的一件长信宫灯解开了“缸”之谜。西汉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为国家一级文物,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文物导入讲解:龚俊杰珍世古铜,中华第一灯之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此物设计十分精巧,全器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个部分分别铸造组合而成,可以拆卸。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亮度和方向,同时还能挡风。灯是中空相通的,可保持灯内清洁。灯体底部有大孔.可以弥补作为单管烟灯空气环流不好的缺陷,对气压可以起到调节作用。这种集艺术造型与环保功能于一身的灯,当真是让人佩服。此灯的底部还可装水,当灯燃烧所产生的烟炱通过宫女的长袖到达灯底部时,可以被水吸收,因此可以起到环保减少废气排放的目的。这一类的釭灯自长信宫灯之后屡有出土。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刘揭文帝时受封,景帝时被削爵,家产及其此灯被朝廷没收,归皇太后居所长信宫使用。后来皇太后窦氏又将此物赐于本族裔亲窦绾。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可见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长信宫灯于2010年被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的烙印。由于神秘的宗教色彩的逐渐淡化,汉代象形的青铜灯具,并不像商周青铜器那样充满庄重、威严、神秘的意味,而是显得灵巧、优美、亲近。造型上不仅有着象征美好的寓意,而且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幸福和富足生活的热切向往。其中,以汉代人型灯具的长信宫灯,反映出封建统治者一种征服和占有的心态。当然,在青铜灯具装饰上追求华丽、高贵、神奇,也反映出封建贵族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思想。现今,我们把它视为统治者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作品欣赏:《斫琴图》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出身士族家庭,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主要作品:《女史箴图》《列女传》《洛神赋图》第一段“玄熊攀槛、冯媛趋进”,描绘冯媛以身阻熊,护卫汉元帝的故事,一念之间的心意,往往最令人感戴。第二段画汉成帝班婕妤辞辇的故事,插题箴文“班婕有辞……防微虑远”,后妃之德也令人动容。第三段画冈峦重叠,人物射猎于山间。插题箴文“道罔隆而不杀……替若骇机”,意思是日月有常、天下万物莫不盛极而衰,维持中庸平和是明哲保身之举,也是一种美德。列女传此画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明智美德。现在画面绘有列女传28人,分八段,每段书有人名和颂辞。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要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践远游之文履,皊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扬轻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洛神赋》甄宓与曹植的爱情魏明帝把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改编成“洛神”甄妃与曹植的奈何情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的绘画名作,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并与洛神无奈离去的情景。“凭君莫语伤心事,尽在含睛不语中。”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的,曹植的《洛神赋》原名就是《感甄赋》。那么曹植对甄妃的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怎样产生的呢?与其说曹植魂牵梦索甄妃,不如说甄妃魂牵梦索曹植。甄宓为何人?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来甄逸女成了曹军的俘虏,成为曹丕的妻子当甄逸女以战俘身份,当几乎与她小一半的曹植以稚嫩的童心,掬捧出天真无邪的情意时,不知不觉中使甄逸女陶醉在虚无飘涉的快意之中,于是毫无顾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辉与姐姐般的爱意,这是十分自然的感情流露。。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赢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只有曹植可以好整以暇地陪着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少妇,曹丕顺利地当上了太子,也顺利地嗣位为魏王,但甄宓后来却郁郁而死,一代佳人为何会有如此下场?而她的曹植该怎么办吖?曹丕即帝位后的第二年,曹植由封地甄城入京陛见,曹丕将甄妃经常使用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了他作为纪念;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