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镇志677各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现将《陈庄镇志》教育系统所涉及内容的《第十六章教科文体卫》发给你们,请抓紧对本单位所涉及有关信息进行审核,并只在本文本对修改内容予以涂绿色标注;对多余内容提出删除意见时,予以涂黄色提醒,如:改称中心园。务于12月19日上午发回对本文本的修改意见,以及4月份整理的《陈庄镇志·教育篇》的有关信息资料电子版,同时电话联系予以说明。陈庄镇中心学校2012年12月17日第十六章教科文体卫清代,镇域民间少有私塾。清末,镇域设有小学堂和私塾。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称国民学校,镇域内设有小学和部分私塾。新中国建立后,镇域内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各村陆续建立小学,后陈庄(集贤、傅窝)相继建立中学。2001年2月,集贤、傅窝并入后,实施整合教育资源,各村小学陆续撤并,3处中学合并为陈庄镇中心学校。建国前没有开展科技工作。20世纪50-60年代,镇域内开始开展科普宣传,农业领域进行科学实验。7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后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显示了科技事业在发展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建国前,镇域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大多由群众自发活动。20世纪50年代开始,镇域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先后发展起广播、电影、新闻、戏剧、图书等事业,乡村文化生活逐步活跃起来。80年代开始,电视、电脑、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各村相继建立文化大院,每逢节日,民间文化艺术纷纷登台,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尽享文化生活。建国后,镇域内体育事业主要在学生中开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学校推行“劳动卫国制”,学生普遍参加锻炼。进入80年代,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建立体育活动场所,每逢春季、秋季举行体育运动会,五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纷纷举行各类体育项目邀请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陈庄镇志678建国前,镇域内缺医少药。遇有传染病流行,只能坐以待毙。妇女分娩只有民间接生婆接生,由于破伤风、产褥热、大出血往往造成母子双亡。20世纪50年代,镇建立诊疗所,后改卫生院。培养乡村赤脚医生,后各村相继建立卫生室,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改变。进入21世纪,集贤、傅窝卫生院并入陈庄后建立陈庄中心医院。形成镇、社区、村卫生所三位一体卫生工作网络。新农合的推行,彻底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第一节教育管理机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设劝学公所专管教育。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称劝学所,每个乡定为一个学区,学区有劝学所的区董直接管理。民国2年(1913年),“劝学所”改称“视学公所”,民国7年(1918年)又称“劝学所”。民国12年(1923年)始称“教育局”(后称教育科),区、镇开始实行中心小学领导制。利津县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设教育科。建国后,县政府设“文教科”,各区设文教助理,管理本区教育、文化事项。自1956年起各区文教助理改称中心校长,负责对普教的领导;业教则由各区(公社)扫盲干部1人负责。文、教分设,恢复教育科。1961年10月,利津从沾化县析出后设文教局,1962年5月改称文教科。1966-1967年,因受“文革”影响,教育机构瘫痪。1967年8月县革委会设教育组,公社下设教革组管理教育事项。1975年,县恢复教育局,公社教革组不变。1977年5月,县体委与教育局合并,称“文教局”。1979年5月,体委分设,恢复教育局名称。1984年体制改革,公社教革组改称乡(镇)教育组。教育组长由乡分管教育的领导兼任,另配副组长1名、业余教育和小教辅导员各1名。1993年10月,县机构改革后,乡教育组改称乡教育管理中心,教育组付组长改称乡(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翌年,改称乡(镇)教育委员会。1998年2月县内乡镇区划调整,设12个乡(镇)教委。1988年4月12日,县政府下发文件,《利津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九年级义务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宣布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3月又调整为9个乡(镇)教委。2002年,乡教育委员会又改成乡(镇)教育办公室。1989年3月,全镇对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简政放权”,完全中学由县直接管理;农村小学、学区小学由乡村共管,以乡为主;乡建立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实行乡文教卫委直接领导下的“三中心”教育管理体制。陈庄镇志6791996年,乡镇教委为股级事业单位,有7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由中学校长兼任);委员5人:教育工会主席1人,小教辅导员1人,成教中心校长1人,中心幼儿园园长1人,会计1人。2001年后,根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落实以县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在保障教育投入、人事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诸方面着手深化改革。学前教育中心幼儿园2004年,镇政府投资160万元在镇政府驻地商贸园区内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一处。全园占地5000平方米,建设集教学、办公、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为1088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购买大型玩具12件,小型玩具160件,配备了微机、幻灯机、VCD、收录机等多媒体器材,开设语言、计算、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多种技能课程,实行全日制教学,成为全镇幼儿幼教、娱乐、健体的学园、家园、乐园。是年9月18日开学,年底被评为“利津县学前教育先进单位”。陈庄镇中心幼儿园陈庄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3月,主要招收镇、县直机关单位3—6岁幼儿,学制为三年,始称陈庄镇“镇直机关幼儿园”。1989年8月,迁入原陈庄镇政府院内。1994年改称陈庄镇中心幼儿园。1996年8月,迁入原陈庄镇中学院内,改称中心园。2004年9月,投资370万元,新建陈庄镇中心幼儿园,位于陈庄镇盛苑路72号。2005年8月搬迁新址,占地面积1.33万平米,建筑面积3554.88平米,活动场地面积2764平米。新校建成后,原陈庄镇中心园,韩中联合幼儿园、辛西联合幼儿园、新四联合幼儿园、韩北联合幼儿园、陈西联合幼儿园6处幼儿园合并,称陈庄镇中心幼儿园。覆盖陈南、陈东、陈中、陈北、陈西、北坝、韩一、韩二、韩中一、韩中二、韩北、立新、草洼子、老岭、淤东、淤西、顺兴、辛东、辛中、辛西、新一、新二、新三、新四、新五、新六、治一东、治一西、治二、治三、治四31个行政村和镇直机关单位。设12个班,招收幼儿500名,教职工4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专业教师中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36人,当时是东营市乡镇中心幼儿园中条件最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2007陈庄镇志680年,幼儿720人,教职工44人。至2011年12月31日,陈庄镇中心幼儿园覆盖29个自然村及镇直单位和陈庄商贸城个体经商户。设12个班,幼儿560名。教职工49名,其中公办教师12名,非公办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学前教育本科8人,专科19人,中专24人,专业学历达标率94%,持证率达72%。集贤幼儿园1985年7月,建立集贤、皂坝头、六百步、中古店幼儿园。1992年9月,新农、二选、郭屋村建立幼儿园。1995年6月,公茂村建立幼儿园。1997年9月,建立集贤乡中心幼儿园。2001年2月,成立中古店、崖东、清双、蒋合联合幼儿园;集贤乡中心幼儿园改称集贤学区幼儿园。2006年8月,中古店、蒋合2处联合幼儿园并入集贤学区幼儿园。辐射集贤、郭屋、六百步、皂坝头、公茂、蒋合、中古店、二选、新农10个村,设6个班,200名幼儿,教职工13人。傅窝幼儿园1985年7月,原傅窝乡在傅窝村建立学前班(后称幼儿园)、当时有头段联合幼儿园、东升联合幼儿园,姜家村幼儿园、季家村幼儿园、汪二河村幼儿园、后桥村幼儿园。1987年,先后成立二段村幼儿园、头段村幼儿园、西三村幼儿园、东三村幼儿园、胜利村幼儿园、肖庙村幼儿园、四段村幼儿园、薄扣村幼儿园、前郭村幼儿园、后郭村幼儿园。1992年,村办幼儿园合并,改称傅窝乡中心幼儿园。2001年3月搬迁至原傅窝乡财政所院内,更名为陈庄镇傅窝幼儿园,2003年迁于原傅窝政府后院,2008年4月搬迁至原傅窝中学院内,更名为陈庄镇傅窝学区幼儿园。覆盖19个自然村,占地6854平米,建筑面积1432平米,分设大中小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45名,教职工16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教育陈庄镇中心小学1922年(民国十一年)利津县第二高小在韩家垣子(今新韩一村)建立。1985年以前,陈庄公社23个行政村实行村村办学,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校舍条件是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当时分3个教学片即韩垣、陈庄、辛庄片,隶属陈庄教育组管理。辛庄片包括辛西、辛中、辛东、新四、新三、顺兴、淤东7处村办小学;陈庄片包括陈南、陈北、陈中、陈西、陈东、北坝6处村办小学;韩垣片包括韩中、韩南、韩北、立新、老岭、草洼、薄窑7处村办小学。1980年韩南小学改称陈庄镇中心小学。1994年,陈庄片合并为陈庄学区小学,校址在陈中村;辛庄片合并为辛庄学区小学,校址在辛西村;韩垣片合并归属中心小学。1996年中心小学迁址韩中、陈南交界处的原县招待所。2008年8月,陈庄镇政府在陈南村征地60亩,建成一栋四层综合教学楼、一栋两层多功能楼。将原镇中心小学、辛庄学区小学、陈庄学区小学“三陈庄镇志681校合一”,归并成为陈庄镇中心小学。生源来自韩中一、韩中二、韩南一、韩南二、韩北、立新、老岭、草洼子、薄窑、陈南、陈北、陈中、陈西、陈东、北坝、辛西、辛中、辛东、新四、新三、顺兴、淤东、姜家23个行政村和市县镇直机关及商业街工商户。至2011年底,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128人,教职工60人。设置1--5年级,22个教学班。专任教师54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市级教学能手10人,县教学能手39人,县骨干教师、教坛新秀6人,市级重点培养对象3人,5名教师在省优质课中获奖,28人次在市级讲课中获奖,200余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评选中获奖。2012年4月,陈庄镇中心小学开工建设1栋四层集教研、实验、图书阅读、多媒体等35个功能教室、5个教学办公室、8个教学附属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楼,实用面积222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700平方米,投资7000万元。庄科小学1946年,在庄中村建立,为四年制初级小学。1966年,村村办学,学校停办,改为庄科3个自然村分别办学,均为五年制完全小学。1968年8月,改称庄科中学,分设2个班,在校生70名,教师6人。1978年庄科中学停办。1985年实行校改,庄科3个自然村联合办学,成立庄科学区小学,为五年制完全小学。当年,新建校舍30间,为普通砖木结构平房。1994年,崔东、崔李小学并入庄科学区小学。2003年,庄科学区小学改称陈庄镇庄科小学。2005年拆除并重建15间,2006年拆除重建15间,并重新搭建院墙,校园内全部硬化和绿化。2006年学校购置电脑16台。2008年,学校购置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至2011年底,学校为四、五年级教室内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方圆希望小学始建于1985年。1947年8月治一村、治二村联合办学,为为方圆希望小学前身。学校位于辛河路以西,陈庄镇府南两公里处,本校服务十个自然村。原址位于治河一西村,学校占地17220平方米,使用面积1753.2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学生219名,专任教师18名。建校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容校貌逐年改观,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稳步提高。199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省“两基”验收。1965年后治河、新韩所辖村办学校逐步发展为全日制村办小学。治河一、治河二、治河三、治河四、驾屋、新韩一、新韩二、新韩五、新韩六9个自然村先后都设立初具规模的学校,有一至四年级,多为复式班教学,每个学校有学生60-150人,经费由各村开支,学生读满四年,成绩合格者升入当时的陈陈庄镇志682庄公社新韩完小、治河中学继续学习,当时治河中学校长为刘华明。1978年治河中学合并到新韩中学。1985年,镇政府联合所辖村对学校进行了改建,发展为全日制村办小学。治河一小学投资6万余元建成占地1277.2平方米,10间教室,24间办公室,砖木结构的新学校,学生13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