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9学年度高二级(2008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难度分析表小题号平均分难度标准差满分值11.640.551.49321.830.611.46331.520.511.5342.680.890.93350.750.251.3362.270.761.28371.80.61.47382.50.830.79394.580.651.747104.630.581.728114.640.771.596122.820.711.824131.50.750.862142.680.671.044152.610.432.976163.820.640.916172.840.471.456184.080.511.268193.410.681.255201.670.421.0442141.910.74.0960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基语表)阅卷情况分析广州市第二中学徐华/广东华侨中学李扬第1-3题一、试题的考查能力及命制特点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要求辨析所给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能力层级为A。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这个选项中,“烙”、“骼”、“恪”、“貉”、“络”分别读lào、ɡé、kè、hé、luò。本选项考查的是形近字的读音区分,其中“骼”、“恪”、“貉”容易误读为luò。A项中“契”、“憩”、“迄”都读“qì”,“锲”、“忾”分别读qiè、kài,其中“契”容易误读为qiè,“忾”容易误读为qì。B项中“朔”读shuò,“墅”读shù,“谡”、“粟”、“夙”都读sù。C项中“拙”读zhuō,“黜”、“绌”都读chù,“茁”读zhuó,“咄”读duō。本题考查的量较大,每个选项考查5个词,共考查20个词,虽然所选的例字都是常见常用字,但由于是考“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所以难度较大。第2题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相濡以沫”指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濡,沾湿;沫,唾沫。用在句中不合语境,因为“他们家境富裕”,“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A项的“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B项的“立竿见影”指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可以看到影子。比喻功效迅速。D项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个人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利益。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考查了“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和“表意不明(有歧义)”三种类型。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A项主要是成分残缺。“由于华罗庚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等”缺少主语,删去“由于”,使“华罗庚”成为句子的主语。B项主要是语序不当。“努力宣传、培养和发现模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中“宣传、培养和发现”的顺序不合逻辑,应改为“发现、培养、宣传”。C项主要是表意不明。“令他们无法忘怀”中的“他们”是指“演员”还是“观众”,不明确,可将“他们”改为“演员”或“观众”。二、下一阶段教学建议1.平时在使用教材(包括必修与选修)进行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教材落实与高考命题特点相吻合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标点等),提醒学生自觉整理复习。2.及时针对习题训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知识漏洞,提醒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并形成一个做纠错本的习惯。3.对各个知识点弄清楚弄明白,做到各个击破: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字形辨析题不仅在高考前面的选择题中占分,还涉及到书面表达,高考作文评分每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应注意规范用字。当然也不必纠缠生僻字,应以同音字、形近字、义近字为复习重点。词语辨析题,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不同的词素进行组词帮助理解,结合语境推断。标点符号题,则可以结合历年高考题中的内容重点弄通常见的标号或点号。依据考查实际这两个可以淡化处理。高度重视成语辨析、病句这两个难点。成语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使用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病句的复习一定要按照《考纲》上规定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来进行归纳引导,要求对六种病句类型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这些例句注意从平时的考试中积累。4.对各考点的考查方向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则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然后小卷测试的方式化整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识点的长效性,督促学生识记与巩固、强化记忆。5.多提醒学生形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当然并不是说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没有把握的或模糊的东西。第19-20题一、试题的考查能力及命制特点:第四大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道小题,共9分。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选择的材料实用性强,贴近生活。这两道题都有字数的限制,但由于答卷没有给格子,所以无法统计学生是否超字数。第19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图表转换和信息归纳”。第20题这是一道考查下定义式压缩的语言表达题。本题的重点是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准确筛选并整合答题所需的信息。学生对语段中的信息要素要准确、全面概括,表述要连贯、规范,符合下定义的格式要求(要有属概念、必须是单句)。二、试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19题参考答案:手机上网中,手机聊天使用率最高,手机搜索、在线收听或下载音乐次之,手机网游、手机邮件、网络社区、手机博客及手机电视的使用比例较低。评分标准:5分。其中“……最高”2分,“……次之”2分,“……较低”1分。意思对即可。补充说明:1.“最高”、“次之”、“较低”也可以表述为“大部分(大多数)”、“部分”、“小部分”2.如果考生只把信息分成两类,给3分。分类如下:(1)聊天工具归一类,其他的归一类(2)聊天工具、搜索、在线收听和下载音乐归一类,其他的归一类(3)聊天工具、搜索、在线收听和下载音乐、网游归一类,其他的归一类3.如果考生把聊天工具归一类,其他的应用情况用“等”概括也可以。4.出现数字扣1分。不管出现多少个都扣1分。如果表述为“七成”或用分数表述均扣分。第20题参考答案:书法是采用笔墨、结构、章法等技法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人格追求的造型艺术。评分标准:4分。“书法是造型艺术”2分,“采用……技法形式”1分,只要答出“笔墨、结构、章法”任一点即可。“表现艺术家……”1分,只要答出“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人格追求”任一点即可。补充说明:1.必须符合下定义的格式要求,没有属概念或属概念用错,该点不给分。2.只是表述为“书法是艺术”,缺“造型”,给1分3.不是单句扣1分。三、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第19题1.不会审题,不能揣摩领悟命题者的意图。2.不懂把数字换成文字。3.对图整体意思理解有误。4.答题时往往答非所问,特别是擅自写发挥,写一些感想之类文字,如手机将代替电视。5.条理混乱,主次不分,缺乏合理分类归纳意识。第20题1.不符合下定义的要求下定义要求要有属概念、必须是单句。不少考生对于这些要求不太掌握。如:①书法是中国汉字在艺术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与“习字”有本质区别的,注重用笔、用墨和笔意、章法(得1分)。【缺了属概念“造型艺术”,得1分】②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书法家巧妙处理的对文字的一种造型艺术(得2分)和艺术追求,是书法家的灵魂和气质。【非单句扣1分,得1分】2.重要信息概括不全本题所用文段共有七个段落,包含两类的主要信息:一是技法,包括了用笔用墨、结构、章法,二是审美,包括书法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人格追求。但由于要点比较分散,考生要筛选出来是有点困难的,考生在筛选信息时常常顾此失彼,多数学生是漏掉了“审美”这一信息点。如:①书法是中国汉字在艺术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与“习字”有本质区别的,注重用笔、用墨和笔意、章法(得1分)的造型艺术(得2分)。【漏掉“审美”这一信息点,得2分】4.语言表述不规范本次考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组织语言时,表述不规范,出现明显的病句。如:①书法是在实践中形成,对用笔、用墨有独到艺术追求(得1分),讲究章法对应,作者表述自我情感(表述有误,不得分)的一种造型艺术(得2分)。四、下一阶段教学建议这次水平测试语用题非常成功地导向了高考的考查点,体现了概括、归纳、转换的思维能力,严谨中有底蕴。语言表达运用题(主观题)历来被作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是每年变化最大的板块,它以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具有极大开放性,所选语料新鲜,时效性强,成为了试卷中的“亮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用题,此类题的特点:强调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贴近生活,强调语境,突出语言与思维的紧密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它与写作试题形成互补之势,“作文”是开放性的写作;而“语言表达应用”则是规范的、有所限制的表达,是在试题设置的特定情境中的表达;写作侧重于思想、语用侧重于技巧,但都指向思维的能力考察。2009年16套语文高考试卷的语用题(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6套设置了语用题),一方面“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考题命置均集中在《考纲》中所规定的各个考点,突出语用能力的综合考查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用题的命题思路更加与时俱进,力求创新,试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凸现了“语文生活化”的命题趋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与语文亲密接触,突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理念。作为检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风向标的语用部分,以检测学生能力为目的,因此研究语文高考语言运用的试题,总结规律寻找方法是关键。概括起来大致上有这么几种类型。1.概括信息类。如山东的新闻概括,四川、天津的概括关键词语,福建的概述材料内容并发表看法,安徽的角度概括,湖北的文段概括等都是这样的类型。2.句子仿写类。如山东的诗歌仿写,海南的文段仿写,还有辽宁、安徽、全国卷1和2、四川、天津等都是句子仿写,天津把文学常识结合在一起考查仿写。3.图文转换类。如山东、广东、浙江、四川、全国卷1都考查的是这类,要么是看图概括,要么是看图说话。4.语段的修改和变换类。如海南,全国卷1和2,重庆,江西的组单句和福建的下定义。5.其他。如广东的致谢词,天津的推广语,浙江的得体,安徽的对联,重庆的解说等等。其实,与前两年相比,高考语用题不再注重形式的一味创新,而给人的感觉是很实在,不加渲染,这不是没有创新,而是在内容上求“实”。各省在设计语用题时可谓用心良苦,让语用题回归语文的“真”。语用题的“归真”体现为三个的特征:1.还原语文的真实面目,有的省份直接还原语文文本,并以此为材料。如湖北卷以课本的人物来补写,四川卷则以《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作为仿写的对象,这样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高考也是在考平时。2.体现社会之“真”。语文的“真”在于社会生活,学生要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真正的情感。如四川汶川地震的很多画面,重庆对“水火山城”的解释,安徽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北京对方阵的解说,山东对节约资源的关注等。这些题目都在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的社会性。3.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品德是语文教育之真。高考语用题要体现这些方面。如学生的实用性,一个学生要走进社会首先要有实用,高考中语用题中就要求学生如何说话,说得体的话(浙江的得体),福建还考查心里咨询,广东考查写致谢词;其次是人文个性。也就是对现象的认识和看法,如天津的写推广语、广东的写启示、湖北的写理由、福建的写看法,这些特征真正实现语用题来实现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总结09年高考语用题,我们可以尝试注意以下方面:1.关注文本。课本是最好的语用规范文本,经典作品、经典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的根本,典型性的故事、代表性的材料都是学生吸取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