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自治州建州3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上)新华社记者杨希伟新华社分析师陈卓琬王勃亮曾祥超恩施,三十而立!立,对于恩施,是在祖国一系列民族政策、扶贫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哺育下,不断的成长、成熟、坚毅、图强。立,对于恩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探索出了一条遵循科学规律、符合恩施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立,对于恩施,是恩施人民以其“勤奋、实干、包容、坚韧”的性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断进步。30年的不懈探索,30的砥砺奋进,而立之年的恩施州,金山银山初现,绿水青山更美,谱写了辉煌壮丽的诗篇。未来,任重而道远。恩施州委、州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够、发展不快仍是恩施最大的州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建设先进自治州的目标明确又催人奋进。30岁的恩施,已进入新阶段、立足新起点,明确了新目标,正在书写新篇章……恩施州建州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干事创业、脚踏实地,以开拓的勇气、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铸就了一次次的飞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州域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全州生产总值由1983年的9.1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82.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亿元增加到40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0.9亿元增加到4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2亿元增加到18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随着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土苗儿女实现了“通铁路、通高速”的百年梦想,渝利铁路、宜巴高速、恩来高速、恩黔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恩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完工。2012年,恩施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947公里,是建州时期4786公里的4倍;国省干线从1983年的1046公里增加到目前的3354公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恩施州集中精力、财力,加大民生投入,实施了一大批社会发展项目,办成了许多多年想办而没有能力办成的事,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6元增加到45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5元增加到15058元。全州的教育教学条件连年改善。继恩施民族高中新建外,清江外国语学校、巴东县一中、恩施市三中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全州的教育教学条件连年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连年提升。建成了武陵山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优、技术最精的州中心医院,多方筹集资金对全州6个县级综合医院、2个县级中医院、8个县级妇幼保健院、81个乡镇卫生院、145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改扩建。社会保障覆盖面连年扩大。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全州8个县市全部被纳入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市全覆盖;完成了2054个村的整村推进,对3.1万户、12.3万人实施了扶贫搬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3万人。——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州特色农业基地达到500多万亩,是湖北省最大的烟叶、茶叶、高山蔬菜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商品药材基地。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清江水布垭电站、齐岳山风电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形成了食品、能源、烟草、药化、建材、矿产等六大支柱工业。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集群。形成了由1个5A级景区、10个4A级景区组成的高等级旅游景区集群。2012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次达到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年的57:21:22调整为2012年的26:34:40,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大幅改善。30年来,从建州初期的“以林为主”战略、到后来的“生态恩施”建设,再升级到目前的“生态立州”发展思路,恩施州在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处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的39.9%,增长到2012年的60.43%,森林面积达到1600万亩,真正实现了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十分关心关爱支持恩施州的发展。国家的民族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省委省政府实施的“616”对口支援、支持建设先进自治州、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1983年的4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鄂西实地考察时提出殷切希望。当天,他在州委小礼堂接见州县市干部时说:“鄂西”二字,17划,我给你们的要求也是17个字!要实现这句话,主要靠你们。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你们要努力奋斗!2012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第二次到恩施州调研考察,访贫问苦,作出了“以青堡为点、恩施为片,实施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试点”的重要指示。30年来,恩施州的发展进步,始终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胡耀邦、乔石、胡锦涛、李鹏、李克强、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恩施州视察工作。与此同时,从各项民族政策的相继投放,加入西部大开发,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启动,再到李克强总理提出在恩施开展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党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叠加、汇聚于此,为恩施州的发展带来巨大支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恩施州享有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实施了加大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的民族政策,用来改善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这项政策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思想开放、视野宽广、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近年来,国家和湖北省共选拔7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上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1999年,国家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考虑到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对恩施州,以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参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予以照顾,恩施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入西部大开发的12年,是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2001-2012年,恩施州经济总量增长将近4倍,规模企业以上增加值增长近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近10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2.6倍、3.1倍。除了民族政策、西部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也为恩施州的发展带来机遇和福音。1986年,建州3年的恩施州迎来了扶贫开发的第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国家开始启动全方位、大规模的扶贫战略规划。此后,我国政府制定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恩施八县市均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减贫规划,将解决包括恩施在内的贫困地区人口的基本生存和温饱问题作为主要目标。从2011年开始,国家进行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并于当年5月颁布了《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将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开发模式由过去的分散零星式扶贫向片区开发转变。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中央决定在包括恩施州在内的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正式启动。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将着力解决重大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恩施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也对恩施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巨大关心和支持。2007年8月,湖北省启动“616”工程。即由1名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领6个单位,每年至少为对口支援的民族县市办6件以上的实事。2011年8月3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又在原有“616”工程的基础上,部署了“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省内10个民族县市”的对口支援新模式。2010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继决定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之后,制定出台的又一项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方位支持恩施州加快发展的重大决定,为恩施的未来描绘了新蓝图,提出了更高要求。恩施州委、州政府以此为契机,提出用5至10年,全州主要经济指标要走在全国自治州的前列,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武陵山区排头兵,缩小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奋力发展,不拖后腿,与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小康。2011年2月16日,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在恩施州启动,这是湖北省在武陵山区涉及的鄂渝湘黔四省(市)中率先启动少数民族实验区建设,并鼓励实验区先行先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启动仪式上明确提出:“特色开发,是试验区建设的方向;绿色繁荣,是试验区建设的根本;民族团结,是试验区建设的使命;民生改善,是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同志也寄语恩施州:“走一条具有恩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金山银山初现,绿水青山更美。回顾恩施州30年的发展历程,最令人欣喜、最值得传承、最需要坚持的经验,就是经过历届州委、州政府的不懈奋斗,已探索出了一条遵循科学规律、符合恩施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科学发展道路,那就是——“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建州30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抢抓机遇,自力更生,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达成依托资源、保护生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共识,形成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抓资源开发、促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走上了特色开发、绿色繁荣的大道,目前已是金山银山初现、绿水青山更美。从“以粮为主”到“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从依托山地发展特色、有机、绿色农产品,到开发山地、调整耕地,到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建基地,壮规模,强品牌,增活力;从“工业兴州”到“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近年来,随着交通瓶颈逐步被打破,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湖北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重大战略机遇的叠加、汇聚,恩施州更加牢固树立了结构调整出速度、出效益、促发展的思想,面向市场,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发挥本地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农业,恩施特色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大大小小的茶叶企业60家左右,种茶面积8.5万亩,户均种茶纯收入近1.5万元……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村民“被逼种茶致富”的故事,在恩施流传,这个乡如今已成为全州特色农业发展的典范。“上世纪90年代,乡党委、政府在认真调研和考察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果断作出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的决定。时至今日,芭蕉乡换了几任领导,但我们一直把茶叶产业作为全乡的第一要务来抓,这是芭蕉乡茶叶产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乡党委书记徐卫说。回顾过去的30年,特色农业,无疑是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全州农业增加值达到124.91亿元,是1983年15.5亿元的8.05倍。2012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71元,是1983年256元的17.86倍。全州特色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6%,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5%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农业无特色,则注定无出路。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突围,必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