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知识培训(一)化验检查深圳中美康士有限责任公司血、尿、便三大常规的解读及简要临床意义血常规缩写检验名称结果6.8-13.5fl红细胞(RBC)【参考值】成年男性:(4.5~5.5)×1012/L;成年女性:(4.0~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高原居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2)病理性变化: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病理性贫血(造血不良如“再障”)过度破坏(溶血性贫血如“蚕豆黄”)缺乏某种造血物资(大、小细胞性贫血)各种原因的失血血红蛋白(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多生理性增多:高原居民、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病理性增多: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发绀型先天性心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血红蛋白减少生理性减少:3个月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致造血相对不足;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障、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27~32皮克(pg)(1g=1012pg)【临床意义】1、升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2、降低:常见于小细胞性贫血、尿毒症、慢性失血性贫血等【参考值】15%(11.6_14.8)【临床意义】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用于各类营养缺乏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也称“红细胞平均体积”,即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常值】80~94μm3【临床意义】大细胞贫血时MCV>94μm3;单纯小细胞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80μm3血常规的简要临床意义白细胞(WBC)【参考值】(1)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2)白细胞分类(D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的是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粒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放射、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5%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嗜碱性粒细胞嗜碱粒性细胞正常值:0%~1%↑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正常值:3%~8%单核细胞↑: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小板压积(PCT)【参考值】0.1%~0.28%【临床意义】增加: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减少: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9.4~12.5fl【临床意义】用于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①PLT↓,MPV↑:骨髓自身正常,但外周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巨核细胞数及体积增加;②PLT↑,MPV↓:骨髓增生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③PLT↓,MPV↓:骨髓抑制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骨髓瘤或白血病化疗后、再障、AIDS病人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8%【临床意义】PDW反应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尿常规的简要临床意义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4)细胞:有临床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有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焱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正常尿液中,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但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6)蛋白质: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临床生化检查项目解读及简要临床意义肝功能概述肝功能有两层意思:1、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2、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肝脏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肝脏一般在1250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人称肝脏是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肝脏的功能包括1、解毒功能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在严重肝病时,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解毒功能减退,体内有毒物质就会蓄积,这不仅对其他器官有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在用药时就会特别小心,即使使用保肝的药物也要慎重选择。2、代谢功能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在肝脏里被分解,“由大变小”,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等,分解后的“小物质”又会根据身体需要再在肝脏内被合成为新的蛋白质、脂肪和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物质等,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摄入的营养物质就变成了人体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如果肝脏“罢工”,人体营养来源就会中断,生命也就危险了。3、分泌胆汁肝细胞生成胆汁,由肝胆管排泄并储存在胆囊,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通过胆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如果肝内或肝外胆管堵塞,胆汁不能外排,返流到血液里,于是出现黄疸。黄疸既可以是肝脏的病变,也可以是肝外病变,还可能由溶血导致,临床需要鉴别。4、造血和储血新生儿的肝脏有造血功能,长大后不再造血,但由于血液通过两根血管(门静脉和肝动脉)流入肝脏,同时经过另一根血管(肝静脉)流出肝脏,因此肝脏的血流量很大,血容量相应地也很大,就象仓库,在需要时可供出部分血液来,为其他器官所用,比如发生了消化道大出血,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脑、肾经受不住缺血,肝脏就可以帮些忙。5、免疫防御功能肝脏里有一种数量不小的细胞,叫做“库弗氏”细胞,它既是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因为入血的外来分子,尤其是颗粒性的抗原物质,如有机会经过肝脏,那么就会被这种细胞吞噬、消化,或者经过初步处理后交给其他免疫细胞进一步清除。另外,肝脏里的淋巴细胞也有很高含量,尤其是在有炎症反应时,血液或其他淋巴组织里的淋巴细胞很快“赶”到肝脏,解决炎症的问题。肝功能分类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血清酶检测常用: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当肝细胞膜受损或坏死时,这些酶便进入血清。通过测定血清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及损伤程度。在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0-40u。碱性磷酸酶(ALP:20—112u)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0-40u)也是诊断某些恶性肿瘤的常用的指标。肝功能分类二、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1、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当患有各种类型肝炎、溶血性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2、人的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从肠道排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梗阻,如:肝外的肿瘤或胆道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3、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4、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肝细胞性黄疸。肝功能分类三、反映肝脏合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