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定公文文体(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法定公文(二)小测验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温家宝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按照国务院有关精神,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为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建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省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任命省长、副省长?第一节议案和报告一、议案(一)概念议案是一种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法定公文。经过审查的议案,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议案是向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提出的议事原案。显然,议案是典型的上行公文,用途单一,只能用作法定会议上提请审议的材料。(二)特点制作主体的法定性。内容的特定性。行文对象的单一性。生效标识的特殊性。(三)类型法律、法规案。例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议案》。重大事项案。例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等。机构变动案。例如,《关于提请审议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国务院关于提请设立海南省的议案》、《国务院关于提请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议案》。批准条约案。例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的议案》。人事任免案。例如,《国务院关于提请×××等两位同志职务任免的议案》。小贴士:议案和提案的区别议案和提案分属不同的行文系统。人大系统称为议案,政协系统称为提案。人大代表议案与政协委员提案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大致都属于建议案。不同之处在于:(1)法律效力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2)提出时限不同。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3)内容范围不同。议案的内容必须是本次会议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提案的范围则较为宽泛。(4)产生的过程和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四)逻辑结构“案据+方案+结语”构成了议案主体的内在逻辑结构。案据,即所提请审议的议案的依据。此部分必须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明之所以提出议案的事实和道理,主要是议案的目的、政策依据、法规依据和事实依据。方案,即所提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此部分须对所提请审议的事项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说明,包括具体的措施、办法和建议等。结语,即结束全文的语句。通常以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结尾。常用的有:“请审议”、“请予审议”、“提请审议”、“请审议决定”、“请予审议批准”等。(五)写作注意事项一案一事切实可行表达中肯适时提交二、报告(一)概念报告是一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法定公文。也就是说,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其功能有且只能有三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二)特点陈述性无期复性知会性(三)类型按照功能,报告可以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和回复性报告。按照内容,报告可以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按照性质,报告可以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为了突出不同类型的报告的内在逻辑结构,我们临时性地把常用的报告分为会议报告、情况报告和答复性报告。(四)会议报告概念——会议报告就是本级政府、党委或者本单位、本部门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向某种特定会议,就工作状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所作的报告。基本内容——全面回顾本级政府、党委或者本部门、本单位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工作,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方针、任务和措施,提交会议讨论、修改和审定。逻辑结构——会议报告的基本逻辑结构为并列式结构。也就是说,会议报告的各部分之间总体而言是一种并列关系,每个部分内部则呈现出由“总说”到“分说”的关系。基本特点——会议报告往往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和号召性。——报告引据是会议报告的一个结构性特点。它是报告正文的开头,陈述背景和缘由,并引出下文。——总结部分要概括精确,详略得当,体现出全面性和客观性;计划部分要观点明确,措施得力,体现出可行性和约束力。——要善于让事实说话,用数字发言。注意采用各方面数据和具体指标,显示材料的精确性,切忌大而无当,空洞无物。小贴士:工作报告常用语汇谈工作成绩:明显增强、明显改善;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全面进步;取得明显成效、获得重大进展。谈经验:坚持以、坚持把、坚持……方针;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积极推进;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谈问题: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底子薄、规模小、水平低;矛盾突出、基础薄弱、增长缓慢;有待提高、亟待转变、仍需加强;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谈到目标任务:力争、加快、完善;深入开展、继续完善、切实做好、大力加强,不断优化;进一步加快、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完善。发出指示号召:“必须以……为指导”、“为……而奋斗”;“一要,二要,三要,四要”;“全面贯彻”、“认真执行”、“务必保持”;高举旗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五)情况报告概念——情况报告,即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报告。基本内容——综合式情况报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向上级汇报情况,下情上达,使上级单位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成绩与不足,困难与问题,及下一步打算等,以便能及时得到指导与支持。在写法上类似于会议报告。——问题式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单位发生的或与本单位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报告。——专题式情况报告。指就某一项专门工作而写的专题报告。基本要求——处理好“事”和“理”之间的关系。以说明和讲述情况为主,也可夹叙夹议,避免空发议论。只有事实没有分析,报告不能言之成理;只有说理没有事实,报告就会言之无物。——处理好点和面之间的关系。“点”是反映个别事例、特殊情况、局部问题的材料;“面”是反映一般情况、整体概貌、全局问题的材料。“点”是典型,“面”是全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必须核实基本情况,掌握重要数据,了解关键细节,谨防事实有误。——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不可事无巨细,不加裁减。逻辑结构——并列式结构:综合式情况报告在结构上类似于会议报告,是一种并列式结构。各部分之间总体而言是一种并列关系,每个部分内部则又呈现出由“总说”到“分说”的关系。——“情——因——策”递进式结构:问题式情况报告在总体结构上表现为以“情”、“因”、“策”为内在发展线索的递进式结构。这类报告的基本思路就是“陈述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措施或建议)”。——“由事入理”的递进式结构:专题式情况报告在总体结构上表现出一种“由事入理”的递进式结构。在写法上除了汇报情况外,重点在总结成绩、经验和体会上。第二节请示和批复一、请示(一)概念请示是一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法定公文。请示是一种典型的上行公文。请示的功能在于获得指示、批准和帮助,从而上下一致,维护政令的一致性,保证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高效能。(二)特点行文对象的唯一性内容的特定性明确的期复性(三)类型求示性请示求助性请示求准性请示(四)逻辑结构请示的内在逻辑总是表现为“由理及事”的过程。“理”指的是请示的背景、原由、问题、依据、意义;“事”指的是要求上级机关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结尾,通常是一种程式化的结尾,常用的语句包括“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五)写作注意事项必须一文一事事项必须明确避免多头主送避免矛盾上交避免越级请示不得抄送下级必须有签发人小贴士:上行文越级行文的几种情况有以下特殊情况时,方可越级行文。1、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2、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问题长期未予解决。3、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越级上报某些事项。4、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5、直接上下级机关产生争议且无法解决。6、需直接询问、答复、联系具体事项。7、反映或处理不涉及直接上级或下级机关职权范围的偶发事件或问题。(六)请示写作中的换位思考请示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要善于站在上级机关和首长的角度,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争取用上级的道理说服上级,以求得到预期的答复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写出客观需要,使上级机关感到请示事项有尽快解决的必要性;——二是写出已具备的一定条件,使上级感到请示事项有解决的可能性;——三是写出亟待解决的程度,使上级机关有尽快解决请示问题的紧迫感;——四是写出恳切的语气,使上级机关能够同意而尽快批复。(七)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请示报告行文目的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求指示、批准和帮助行文时间事前、事后、事中事前内容含量专题性、综合性一文一事结尾用语不具期复性期复性、期准性二、批复(一)概念批复是一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法定公文就事论事,不涉及其他任何问题(二)特点功能的专一性内容的政策性(三)逻辑结构批复正文包括引述来文和作出批复两部分。总体而言,它所体现的是“事由+态度”的基本逻辑结构。引述来文部分通常指明所答复的下级机关来文的名称和文号。批复部分通常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表明批准或者不批准、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态度,其次是就该事项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批复的结尾部分则是程式化的用语,如“此复”、“特此批复”等。(四)写作注意事项有请必复针对性要强态度要明确指示的原则性注意引述来文的方法第三节命令、决定和意见一、命令(令)(一)概念命令(令)是一种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法定公文。命令(令)是一种指令性公文,是下行公文的典型文种。(二)特点发文机关的特定性内容的强制性措词的严肃性(三)类型从形式上分,命令(令)分为单体行文的命令(令)和复体行文的命令(令)。单体行文的命令(令)是指具备完整的内容,可以单独发布的命令(令);复体行文的命令(令)是指不能单独发布,只能作为公布法规性文件的载体而存在的命令(令)。除发布令外,其他的命令(令)一般都是单体行文。根据用途,命令(令)可以分为公布令、任免令、行政令、嘉奖令等。公布令和任免令的格式——它一般没有主送机关。——发文号也不是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而是只标顺序号。并且按某发令机关或某发令人在该届任期内所发的命令(令)流水编序号,直至换届再重新编号。——成文日期既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又可以用汉字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7年10月28日(四)公布令和任免令公布令——公布令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及规章。——公布令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公布的对象(某项法律、法规);公布的依据;通过批准的时间和施行起始期。任免令——任免令一般包括两两部分内容:通过任命事项的机关或会议;任免的职位和人员。(五)行政令和嘉奖令行政令——用于采取重大的强制性措施的文体。——行政令的正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发令原由,二是命令事项,三是施行要求。嘉奖令——用于嘉奖有功人员。——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嘉奖原由,即简介被嘉奖集体或个人的先进模范事迹和分析其性质;二是嘉奖事项;三是提出希望。行政令和嘉奖令的格式与一般公文相同,有主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