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热点专题攻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攻略目录专题一国家统一与国共关系的发展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专题三中国梦——侵略、反抗与探索专题四建国65周年——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对外交往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专题七走向海洋专题八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专题九中外思想解放运动专题十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专题十一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专题十二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专题十三人物史专题一国家统一与国共关系的发展热点解读2013年11月4日,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曾培炎、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以及600多位两岸工商界领袖和企业家代表出席峰会。俞正声表示,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两岸企业家峰会,汇聚两岸企业家的力量,共同致力促进经济合作的扩大深化,顺应了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有利于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壮大中华民族经济的整体实力。解读: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不可抵抗的历史潮流,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海峡两岸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表明两岸关系正在朝著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本专题梳理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回顾国共关系的发展两条线索来解读国家统一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专题梳理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建立以后,沿袭秦朝政治制度,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确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2.隋唐时期589年,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唐朝建立后,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完善科举制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3.元明清时期1279~1840年,是元朝、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比较强盛,专制统治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4.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极大地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线索一: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考点链接时期原因标志战线影响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期1924~192年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1924创建了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后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者带来可乘之机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1937~194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族统一战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1946年6月围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当局盘踞台湾,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线索二:国共关系的发展1.国共关系(两次合作,两次分裂)(1)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但不放弃使用武力解放台湾”。(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同时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台湾回归,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3)1980年以来,两岸关系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4)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5)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各自(8)1997年两岸实现了试点直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6)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7)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9)2001年初,台湾当局批准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州和厦门“小三通”。(10)2008年12月15日,两岸的直接“三通”(通商、通邮、通航)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两岸关系的发展(1)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2)但极少数“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依然存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3.两岸关系现状返回目录热点解读2013年10月26~27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历史视野下的边疆与民族”,与会者围绕历史上各民族的发展与边疆建设、中国边疆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边疆发展、中国历史上的边疆与内地关系、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解读:民族问题历来是中国的重大问题,民族团结则国家繁荣,民族冲突不断则社会矛盾重重。近年来,新疆与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经贸往来日渐增多,在多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将积极支持“德国—新疆投资交流促进会”长期举办下去,尽一切可能为德国和新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本专题链接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史实、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复习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的发展历程。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专题梳理线索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史实1.秦汉时期: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的交往。2.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3.唐朝时期:(1)唐朝设立都督府,管理东突厥各部,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2)唐太宗时期,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和亲,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8世纪初,金城公主再次入藏与吐蕃和亲,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4.两宋时期: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夏)的关系既有战争,又有和平相处,和平占主流。5.元朝时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并且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6.清朝时期: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1.新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成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2.台湾: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置台湾省;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退居台湾,造成至今大陆和两岸才能统一。3.西藏: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元朝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政府的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时创设“金瓶掣签”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线索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战争:各政权间的频繁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2.民族迁徙:少数民族迁往内地、汉族迁往边疆及人口南迁,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都促进了民族融合。3.开明政策及改革: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等。线索三: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返回目录专题三中国梦——侵略、反抗与探索热点解读2013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在京召开“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同时发布《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丛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会同志围绕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进行了深入研讨。解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无数仁人志士展开了近现代的艰难探索。本专题梳理了历史上外来势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探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梳理线索一:历史上外来势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国际背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法、美等国,封建落后的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列强商品倾销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日本经济和统治危机,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企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1856年10月~1860年10月1894~1895年1900~1901年1931~1945年结果和影响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胜利,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战败原因或战胜原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力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的进攻。内因:清政府政治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不当。外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战胜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列强侵略的影响破坏性: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列强侵华演变及特征(1)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主要为打开中国市场而进行大规模商品输出。(2)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