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体验磨练言文复习专题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说课稿以“本”为本,以“内”养外———从课内文言文整理和复习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松江九峰实验学校李潇一、说教材和这个专题的设计思路:1、该专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是凭空就有的,当然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立足于课堂(“内”),立足于课本(“本”),领会并遵循老师的教学安排,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有关阅读和其他练习作业,再按照以下这个模式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够切实提高。这个专题是高三第一轮复习时用。第一轮复习是和上新课交叉进行的,新课是指高三课本,复习主要以前四册课本和学过的课文为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急需提高,学生有病急乱投医的表现,教师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复习才更有效,于是大量课外的文言文阅读练习的辅导书纷纷买来,企图学会各种阅读的技巧。其实,最有效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应该从课本中来,从课堂内来,从实践中来,从总结和反思中来。课本是“本”,所以要以“本”为本,以“内”(课内)养外(能力),这个专题是可以让我们的复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果。2、专题内容简析:这一届高三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是课改年级,是试用新教材的年级,文言文课文与老教材有较大的区别,需要重新整理。高考文言文三百个实词大多在课内,通过复习整理,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各种文言文词法和句法知识,也可以提高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内文言文不论是讲读还是自渎,我们高三老师都会认真教学的,但平时的第一遍教学,也是分散式的教学,学生可能还不能达到居高临下的境界,所以把所有学过的课文整合在一起复习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课内文言文每一课都要求整理,并通过练习来检测学习效果。整理是按照三个板块进行的,练习主要以课本为主,适当扩展延伸。3、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课本从课堂从实践中来,复习课文要认真对待课文上的注释,达到举一反三;从课文中学习古人的写作技巧,领会作者在文章里所寄予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得到写作借鉴和思想启示,积累写作素材。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全面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从“文”的角度整体把握文章,积累文言知识,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积累思想素材和写作素材。难点: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与老师的要求一致,使整理作业和练习做到全面、准确和规范。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考虑到本专题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熟悉课文和课内注释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三、说学法:每一篇文言文在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至少读五遍,做到课堂和课外相结合。对平时所做的整理作业2进行补充和完善,课文中包括课后注释要有圈画和批注。根据课文和整理作业编写练习,利用周末讲座的时间做和讲评。学生把月考和其他综合练习中做过的文言文练习与课内练习结合起来,从感性向理性发展和提高。四、说教学程序:每篇课文安排一节课时间集中复习,可以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朗读,每周集中复习一篇课文,与其他教学任务相结合。复习之后,学生补充整理作业,当堂完成该课的练习,老师及时讲评和订正。通过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学生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文言文语段,或者就拿综合试卷上的文言文题目,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在实践中形成扎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五、以一篇课文的整理和练习为例,解释这个复习专题的模式。(一)整理的模式:“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一、从文学文化常识角度整理:作家,作品,文体知识,以及本课涉及到的其他文学文化知识梳理。二、从文言词法句法角度整理:(一)、古今异义(主要是它在文中的含义即古义)拜:授予官职右: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徒:只,不过素贱人:本来(是)卑贱的人宣言:扬言朝:上朝引:掉转相与:一齐,共同臣: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通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亲戚:父母兄弟,统指家内外亲属不肖:不才固;坚决驽:愚劣,无能负:背着卒:最终,最后(二)、一词多义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见)相如引车避匿(掉转)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君子引而不发(拉开弓)顾:相如顾召赵御使书曰(回头)顾吾念之(但)成顾蟋蟀笼虚(看)但欲求死,不复顾厉害(顾念,顾惜)大行不顾细谨(顾及,照顾)(屈平)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还返)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凭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着(……原因)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负:肉袒负荆(背着)为:拜为上卿(担任)为刎颈之交(成为)(三)、通假现象(本节文字通假现象没有)(四)、词类活用1、而相如廷叱之(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2、肉袒负荆(名词作状语,露出上身的肉)3、相如每朝时(名词作动词,上朝)4、且庸人尚羞之(意动,以为羞)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以……为先,以……为后)(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省略句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3、固定句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何如,比……怎么样)(六)难句翻译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相如说:“象秦王那样威风,而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叱责过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单怕一个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现在两虎相斗,势必有一个要伤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三、从写作借鉴和做人启示角度整理(一)整体理解并把握写作特色1、筛选并提取、整合文中的信息随着敌我矛盾解决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激化了,面对廉颇咄咄逼人的气势,蔺相如“退而让颇”,避其锋芒。相如对门客说的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立即到相如门前谢罪,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将相和”。2、分析文章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4相如功大——升官“称病”“避匿”——理说舍人舍人请辞——相如固止(先国后私)将相和廉颇嫉妒——扬言“必辱之”——负荆请罪3、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写作用意。司马迁赞扬廉颇大事不糊涂,小事却较真的豪放直率和知错就改的品质,赞扬了蔺相如淡泊名利,以大义为重的品质。4、写作特色的借鉴①、用典型的事例描写人物形象。②、用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风貌。③、把人物放到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刻画。(二)做人启示(思想启迪和写作素材的积累)(1)从人物形象身上看:A.宦者令缪贤:善于发现人材,任人为贤,知人善任B.蔺相如:智勇双全,完璧归赵,不辱使命先公后私,以大局为先宽容大度,为人稳重C.廉颇:公忠爱国,勇于改过,豪放率直(2)从作者司马迁身上看:珍惜生命,忍辱不死;战胜逆境勇写信史,完成历史任务,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二)练习模式练习题就根据这一课的整理作业设计的,让学生再通过做练习再巩固。出练习题的时候要作适当的实词和虚词补充,归纳写作思路和思想启示,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前赤壁赋》练习高中课内文言文复习(九)《前赤壁赋》练习2008-11-28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苏轼,字,号,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他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2、本文写作背景:作者因“”,被贬黄州。1082年秋、冬,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3、赋是一种讲究词彩、体物铺陈的文体。本文继承了赋常用的“”的表现手法,但又不拘泥于这种文体,注入了很多散文因素,全篇以散句为主,韵文和对偶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之美。做到了“,寄妙理于豪放之外”。4、本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由景生情——由自然美景生乐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曹操,凭吊历史人物兴亡,抒发;再借景取理,依理述志。写景、抒情和说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5、望:,既望:,晦:6、名句填空:(1)清风徐来,。(2),不绝如缕。5(3),望美人兮天一方。(4)寄蜉蝣于天地,。(5),羡长江之无穷。二、字法、句法知识填空(一)古今异义①纵一苇之所如(如,)②方其破荆州(方,)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渚,)④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⑤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⑥不知东方之既白(既,)⑦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⑧而卒莫消长也(卒,)⑨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核,;狼藉,)⑩相与枕藉(相与,)⑾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愀然,;危,)(二)一词多义1、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卷上珠帘总不如()2、乎相与枕藉乎舟中()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于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业精于勤荒于嬉()4、夫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且夫天地之间()5、之目遇之而成色()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6、而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糜鹿()自其不变者而观之()7、然何为其然也()苏子愀然()8、遗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小学而大遗()涂不拾遗()养虎遗患()生人百遗一()深追先帝之遗诏()留待作遗施()托遗响于悲风()如遗世独立()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9、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诸葛亮)英才盖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三)通假现象①举酒属客()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山川相缪()6(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顺流而东也()②下江陵()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名词用作状语①乌鹊南飞()②西望夏口()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①舞幽壑之潜蛟()②泣孤舟之嫠妇()③正襟危坐()④侣鱼虾而友麇鹿()(五)文言句式①渺渺兮予怀()②何为其然也()③而今安在哉()④而又何羡乎?()⑤不绝如缕()⑥周游于赤壁之下()⑦徘徊于斗牛之间()⑧月出于东山之上()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⑩客有吹洞箫者()○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2举酒属客()(五)疑难句翻译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三、写作借鉴与做人启示(思想启迪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