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6.21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岳麓版八年级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12·淮安中考)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A.建立人民空军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研制“两弹一星”D.实施“863”计划2.(2012·徐州模拟)“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A.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氢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C.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3.(2011·长沙学业考)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4.《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是1964年中国某报纸头版的题目。它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右图)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而标志着中国开始掌握航天技术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A.1960年B.1970年C.1975年D.1980年6.右图为中国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其最基本的用途是照相侦察。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吗()A.一B.二C.三D.四7.(2012·滨州学业考)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A.袁隆平B.邓稼先C.焦裕禄D.钱学森8.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这是因为袁隆平()A.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B.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C.提议制定“863”计划,推动了我国高科技的发展D.培育和推广了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9.下列对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表述错误的是()A.1958年,我国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B.我国相继研制出“银河Ⅰ型”“银河Ⅱ型”“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C.“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的出现,表明我国计算机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D.“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10.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两弹”成功研制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曾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此事”指的是()A.研制“两弹一星”B.发展教育事业C.制定实施“863”计划D.实施科技强军战略12.“863”计划实施以来,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协同合作,大力攻关,很快使我国高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们为之奉献的领域是()A.能源技术B.信息技术C.载人航天技术D.海洋高技术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材料二下面是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表:材料三“籼型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杂交水稻。(1)材料二中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这位人物被誉为什么?(3)联系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关键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制和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垄断;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地位。【概念链接】“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识能力。“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C、D分别是袁隆平、邓稼先、焦裕禄和雷锋。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他为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导弹的研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科技强军作出杰出贡献。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蘑菇云突起”“1964年”,可判定该历史事件是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再认能力。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考查“他”与“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的关系,链接所学可知,袁隆平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焦裕禄是兰考县委书记,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故A项与题意相符。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袁隆平的主要贡献就是培养和推广了“籼型杂交水稻”,对于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是正确的,而C项是错误的,因为标志我国计算机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是2002年联想推出的超级计算机。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两弹”成功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历史事实的能力。由“1986年3月”“邓小平”可判定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863”计划的制定是在1986年3月,4位科学家提议,经邓小平批示督促实现的,名字的由来与之也有密切关系。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中三位航天员驾驶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这属于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又一骄人成就。故本题选C项。【拓展延伸】实施“863”计划的原因历史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新时期的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他们都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主要是指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便可完成(1)(2)题的解答。第(3)题,从题中材料我们可获取这样的信息:邓小平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政策的调整,使农民富裕起来,袁隆平通过推广“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依此可归纳出发展农业的关键是政策支持,科技发展。答案:(1)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3)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