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任课班级所在系部教研室物联网工程系基础教研室课程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能力目标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及其常用软件的使用。课程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填写说明:1、每门课程均应填写封面一、二;2、使用同一教学大纲课程使用同一份教案。因不同进程引起上课时间不同,在授课日期栏内按班级分行记录;3、根据不同授课类型打“√”:理论课实践课□一体化□其他□√课号1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2授课单元名称知识拓展一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1.1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技术1.2信息和数据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1.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2.掌握比特的概念;3.掌握进制之间的转换。主要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因此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分析来阐述每一个知识点。主要教学互动点1.信息技术处理的过程2.进制之间的转换采用教辅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处理无授课环节引入新课介绍本门课程的讲授过程和方法,并说明本门课程的考核方法。由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入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进而讲述信息技术的相关名词。教学内容及主要板书1.1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技术1.电子信息技术2.计算机软件技术3.理论信息学4.计算机应用技术1.2信息和数据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3.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掌握二进制数的表示及其含义。掌握数的二进制表示及与十进制表示的相互转换。掌握数的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与二进制表示的相互转换。4.字节、字和文件5.文件容量和容量单位1KB(千字节)=210字节=1024B;1MB(兆字节)=220字节=1024KB;1GB(吉字节)=230字节=1024MB(千兆字节);1TB(太字节)=240字节=1024GB(兆兆字节).教学小结1.将抽象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帮助理解知识点2.比特与二进制数重点:不同进位制数的相互转换难点:不同进位制数的相互转换课后作业1.复习、预习2.补充课后习题课后总结课号2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2授课单元名称知识拓展一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1.3字符编码1.4数值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表示方法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1.理解GB2312、GBK和GB18030三种汉字编码标准的内容;2.理解原码、反码和补码的内容;3.理解比特的三种逻辑运算:或、与和取反。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分析阐述每一个知识点主要教学互动点1.比特的三种逻辑运算采用教辅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处理补充GBK和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的内容授课环节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首先要被转换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0”或“1”二进制数值。输入的数据可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如字母和符号。将字母或符号转换成二进制数值的过程称为字符编码。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字符编码。教学内容及主要板书1.3字符编码1.英文字符编码——ASCII码2.BCD码3.汉字编码(1)GB2312-80汉字编码(2)GBK汉字内码扩充规范(3)UCS/Unicode与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1.4数值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表示方法1.机器数与真值2.机器数的表示方法(1)原码(2)反码(3)补码3.逻辑数值(1)取反(2)逻辑乘0∧0=00∧1=01∧0=01∧1=1(3)逻辑加0∨0=00∨1=11∨0=11∨1=1教学小结1.GB2312、GBK和GB18030三种汉字编码标准的内容;2.理解原码、反码和补码;3.比特的三种逻辑运算:或、与和取反。课后作业1.复习与预习2.《一级考试试卷汇编》相关习题课后总结课号3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2授课单元名称知识拓展二计算机硬件系统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2.2从半导体到芯片——CPU的结构与原理2.3PC主机的组成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作用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3.了解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计算机4.掌握CPU的结构与原理5.熟悉主板与芯片组6.了解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掌握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的组成及作用,主要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讨论法主要教学互动点1.请学生指出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巨大作用2.现老师用的计算机属什么类型的机?采用教辅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处理无主机授课环节引入新课前面已学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本次课我们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教学内容及主要板书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1.计算机的发展史(1)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展望未来计算机;(2)作用:计算机的特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出设备总线与I/O接口3.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小型计算机(4)个人计算机(5)嵌入式计算机2.2从半导体到芯片——CPU的结构和原理1.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的制造3.CPU的结构:CPU的组成(寄存器组、运算器、控制器)及各部分功能。4.CPU的性能指标5.指令与指令系统:(1)指令的含义、格式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指令的执行过程指令系统的含义及指令系统的兼容性。2.3PC主机的组成1.主板与芯片组(1)主板的组成及安装的主要部件(2)芯片组的作用、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内存储器(1)存储器概述a.存储器作用、分类、层次结构;b.内存储器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DRAM、SRAM)、只读存储器ROM(2).主存储器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组成、特点及参数。3.外存储器教学小结重点:计算机组成与分类,CPU的结构难点:CPU的结构与原理课后作业1.预习和复习课后总结课号4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2授课单元名称知识拓展二计算机硬件系统2.4由硬件到操作系统2.5常用输入设备2.6常用输出设备授课设计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1.熟悉CMOS和BIOS2.了解I/O总线与I/O接口3.熟悉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了解基本工作原理;4.熟悉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了解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比较法主要教学互动点1.讨论购买机器时候应该主要关注的性能指标2.讨论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讨论常用的输出设备的特点及性能采用教辅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处理无授课环节引入新课请同学列举个人计算机有哪些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教学内容及主要板书2.4由硬件到操作系统1.CMOS和BIOS2.管道指令化和并行处理的概念3.接口与总线4.I/O接口与I/O总线(1)I/O操作I/O操作的任务与特点、I/O控制器的作用及I/O操作的过程。(2)I/O总线(3)I/O设备接口2.5常用输入设备1.鼠标(1)鼠标器的作用与类型(2)鼠标器的性能指标与接口类型(熟悉)(3)鼠标器的工作原理2.键盘:键盘的作用与类型,键盘上键的分布3.数码相机4.扫描仪(1)扫描仪的作用与类型(2)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5.其他输入设备2.6常用输出设备1.显示器与显示卡(1)显示器的分类(2)显示控制器(显示卡)2.打印机(1)打印机的作用、类型和特性(2)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教学小结1.熟悉CMOS和BIOS2.了解I/O总线与I/O接口3.熟悉一些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等内容。课后作业1.复习和预习2.《一级考试试卷汇编》相关习题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