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教育目的(王道俊 郭文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教育目的2020/1/161第二章教育目的内容提要: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马无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培养劳动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5.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的。2020/1/162导言案例一:父亲撕了儿子手绘的地图案例二:研究生的科学水平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2020/1/163案例一:父亲撕了儿子手绘的地图这张手绘的“合肥市交通地图”被其父亲撕毁的时候,地图的作者,合肥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小锐伤心地哭了。小锐有个特别的本领,要到合肥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去,他能一口报出乘哪路公交车,经过哪些路可到达目的地。他这个本事帮了开出租车叔叔,叔叔送客人到一些偏僻的地方,只要他放学在家,一个电话就解了叔叔的急,连跑一条路到哪儿上厕所方便,小锐也能一口报出。小锐这种特殊的本领来自随父母亲逛街,很小的时候他便喜欢问这是哪条街叫什么路,回家后就把逛过的街道及路画出来,还标出沿街的建筑物。久了,他便有了许多这样的“地图”。不仅如此,他还让经常出差的亲友们将所到城市的地图买回来,如今他手头收集了国内外一百多座城市的地图,同一个城市的地图他能找出上十个版本。这张地图是他在房间里干了好几天的结晶,每夜都要到清晨两三点才上床睡觉。家人认为他学习,后来发现他躲在房间里画新版“合肥市交通地图”,父亲一气之下撕毁了这份地图。小锐的父亲告诉记者,自己也深知儿子对地图感兴趣不是坏事,但是他马上要中考了,不全力拼搏考上重点,前途肯定受影响。说实话,撕毁儿子费尽心机画出的那张极精美的地图,自己也很难过,但学习这么紧迫,不忍痛将他的这个兴趣扼杀掉又怎么行呢?——摘自《新安晚报》2003年5月24日2020/1/164案例二:研究生的科学水平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有一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某地质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亦被学校指定为留法预备生。按照计划,他先要在北京进行为期一年的法语学习,然后直接从北京出发赴巴黎留学。但半年之后,他却从北京休学返回了原先所的地质学院,失去了留学的机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位研究生虽然在学习上是佼佼者,但缺乏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以往,由于学校离家不远,母亲可以经常来校给他送吃的、穿的、用的,帮他洗衣、补衣、拆洗被子。母亲出于对儿子的溺爱,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动手,使他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来到北京后,由于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他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晚上躺在床上,他总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法国,如果真的去了那里,该如何生活?一去数年,如果身体有什么不好,那怎么办?家里的情况怎样?带来的衣服破了,被子也该洗了,可妈妈怎么没有来呀!……他经常失眠,身体迅速衰弱下去,学业也难以继续。不得已,他向校方提交了休学报告。休学后,“出国恐惧症”仍未得到控制,以致发展到全身抽搐。神经生理学家的结论是:“病人发病的根源在其社会生活能力差,出国反而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休学后,这种压力则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研究生的科学水平,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2020/1/165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这就是说,目的是在实践过程开始时就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关于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表象或观念,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020/1/1661、概念:广义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也就是希望达到的教育结果)狭义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其内容与表述往往具有抽象性、理想性和终极性。2020/1/167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体有:①定向作用: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②调控作用:对学校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的作用。③评价作用:它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2020/1/168“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范畴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联系。(1)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却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2)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2020/1/169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次,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2020/1/1610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代表国家或者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或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这些领域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2020/1/16112020/1/1612层级陈述名称制定者特点举例一级(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或政府/国家抽象;笼统;比较关注“应然”状态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学科专家从“抽象”逐步过渡到“具体”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一至二年级语文课程目标(阅读领域课程)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童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三级(教学目标)本单元/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师比较具体;比较关注“实然”状态《沁园春·雪》的教学目标: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目的结构)一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知识、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例如,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其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身心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职能。2020/1/1613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联系的教育理想,它自然要受社会理想制约。一个国家、一个教育家在确定教育目的时,除了要考虑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现有政治经济的需要及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必须以其政治观点、政治理想来指导。不同的主义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020/1/1614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要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就是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2020/1/1615(2)教育目的的提出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教育目的的指向对象是受教育者;教育目的勾勒的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统一规定性,也是社会规定性和个体素质结构的统一;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现,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和经验储备;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2020/1/16163.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性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目的理论根据具有指导意义。4.教育目的受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特点的制约。必须指出,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在许多方面,我们对人的要求与人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是有距离的。2020/1/1617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就个人的发展来说,有的人强调知识的积累,有的人强调智能的培养,有的人强调知识的完善,有的人强调美感的陶冶、有的强调智、德、体和谐发展;就社会需要来说,有的人注意政治效益,有人注意经济效益,有人注意文化效益,有的从长计议,有的急功近利;就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来说,有的人认为教育目的应从促进个性发展出发,有的认为应从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等等。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2020/1/1618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观:(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三)教育无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学说。2020/1/1619(一)个人本位论2020/1/1620——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人。核心: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本,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起源:古希腊的“智者派”(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性、发展个性、使人成为人……2020/1/1621全盛时期: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使儿童真善美的本能得到自然发展。现当代发展:自然主义:具有反社会倾向,倡扬“天赋人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然发展……人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天赋才能……新人本主义(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