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塑机设备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射频部分硬件设计   1、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种场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芯讯通(SIMCom,以下简称SIMCom)作为一家专业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销售公司,立志于为客户提供高集成度、易于使用的各种无线通信模块,以帮助客户更好的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应用方案的设计。 SIMCom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具有极高的集成度,客户的集成和使用非常的简单和便利,只需要添加一些简单的外围接口电路(如SIM卡电路、电源电路、通信接口等),即可完成产品无线通信功能的设计,而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所必需的信号处理电路、收/发信机电路等则都已集成在SIMCom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中了。一个简单的基于SIMCom 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产品硬件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典型的产品硬件框图 虽然SIMCom 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具有极高的集成度,但客户的外围设计仍然相当重要。其中,天线、天线外围电路以及电源电路部分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如设计不当,将会导致产品最终的射频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基于此,为使客户能够更好的使用SIMCom提供的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设计出性能优越的GSM/GPRS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缩短客户产品的设计周期,本文就影响产品射频性能的一些关键部分,从理论基础及实际设计两方面,给出必要的建议供客户参考。全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其中涉及传输线,阻抗匹配及开关电源干扰特性分析等;第二部分介绍推荐的天线外围电路及电源电路设计;第三部分给出PCB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2、一些基本理论2.1传输线所谓传输线,是指能够导引电磁波沿着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导波系统。广义的说,在射频电路设计中,传输线是最重要的基本元件。传输线有多种形式,且传输线的形式与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型有关。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传输线形式有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等,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平行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 图2.1 常见传输线结构 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传输线形式,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传输线形式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传输线形式特点应用场合平行双导线形式简单,易于使用;辐射损耗大,抗干扰能力弱低频信号传输系统以及要求不高的民用产品,如电力信号线的传输;老式电视的天线馈线系统同轴线屏蔽效果好;特性阻抗稳定;制造工艺复杂特别适合高频、微波信号的传输,如GSM/GPRS、3G移动通信系统带状线屏蔽效果好;特性阻抗稳定;制造工艺简单适合高频、微波信号传输,可应用于PCB工艺,如GSM/GPRS、3G移动通信终端微带线特性阻抗稳定;制造工艺简单;易辐射,且抗干扰性稍差适合高频、微波信号传输,可应用于PCB工艺,如GSM/GPRS、3G移动通信终端由于传输线主要用来导引高频电磁波,此时,传输线的长度与高频电磁波的波长是可比拟的,因此,在讨论传输线的特性时,就不能直接应用集总参数理论去进行分析了,而必须考虑到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特性。但是,当把传输线切割成任意无限小的较小线段时,集总参数的电路理论却仍然是成立的。可以得出任意无限小的一小段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 RLGCa()Izz+Δ()Vzz+Δzz+Δz()Vz()Iz++−− 图2.2 任意无限小传输线等效电路 在工程实践中,对传输线特性的分析,通常用传输线的输入阻抗、特性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以及反射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1、特性阻抗 在传输线理论中,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电流之比,或反射波电压与电流之比的负值。其定义式为: ()()(2.1)()oVVRjLRjLZIIkGjCωωω+−+−++==−==+ 在上式中,V+为入射波电压;I+为入射波电流;V−为反射波电压;I−为反射波电流。 对于理想的无耗传输线模型,0RG==,特性阻抗的表示式可进一步简化为: (2.2)oLZC= 对于不同的传输线模型,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总结如表2.2所示: 表2.2 不同结构传输线特性阻抗计算公式 种类平行双导线同轴线微带线带状线结构 2a   2a2b    特性阻抗cosh()2oDaaZμπε=ln(/)2obaZμπε=1/22/1:377ln(8)4211[(112)0.04(1)]22oeffrreffwhhwZwhhwwhπεεεε−=++−=+++−/1:wh3772(1.393ln(1.444))3oeffZwwhhε=+++1/211(112)22rreffhwεεε−+−=++28whoZarcheππμε=2、输入阻抗 传输线上某一点z处的输入阻抗,定义为在该点电压和电流之比,即 tan()()(2.3)tan()LoinooLZjZzZzZZjZzββ+=+ 在上式中,LZ为负载阻抗;oZ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β为电磁波的相速度;z为该点与负载之间的距离。     3、反射系数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反射波的大小,可以用反射系数来表示。其定义为,传输线上改点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即 ()()(2.4)()VzzVz−+Γ= 特别地,在终端负载处,即0z=处,反射系数为: (2.5)LooLoZZZZ−Γ=+ 同样,可以得到在传输线的输入端,反射系数为: (2.6)soinsoZZZZ−Γ=+ 4、电压驻波比    当传输线终端负载与传输线特性阻抗不相等时,产生的反射波大小还可用驻波比(VSWR)来表示。其定义为,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即 maxmaxminmin||||(2.7)||||VIVSWRVI== 进一步地,还可以用终端负载处的反射系数来表示: 1||(2.8)1||ooVSWR−Γ=+Γ 5、反射损耗 在实际电路中,信号源阻抗和传输线特性阻抗之间,总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配,从而导致信号功率的损耗。这部分损耗,通常定义为反射损耗,可表示为: 210log()10log||(2.9)riniPRLP=−=−Γ 上式中,rP为因阻抗失配产生的反射功率;iP为传输线的输入功率;inΓ为传输线输入端的反射系数。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与端接的源/负载阻抗有关,在假定传输线与源阻抗匹配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传输线负载,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当传输线端接匹配负载(LoZZ=)时 此时,在源端和负载之间没有任何反射发生,源端信号功率被最大的传输给终端负载。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及反射损耗分别为: 01inoVSWRRLΓ=Γ===−∞  图2.3 传输线端接匹配负载时的工作状态 (2)当传输线端接短路负载(0LZohm=)时 在终端短路时,负载处的入射波全部反射到源端,且在负载处,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呈现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及反射损耗分别为: 100inoVSWRRLdBΓ=Γ=−== SVoZSoZZ=0LZ=inV|LrZinVV=− 图2.4 传输线端接短路线时的工作状态 (3)当传输线端接开路负载(LZ=∞)时 在终端开路时,负载处的入射波全部反射到源端,且在负载处,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呈现幅度相等,相位相同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及反射损耗分别为: 100inoVSWRRLdBΓ=Γ=== SVoZSoZZ=inV|LrZinVV=LZ=∞ 图2.5 传输线端接开路线时的工作状态 (4)当传输线端接任意不匹配负载(,0,LoZZ≠∞)时 在终端连接任意负载时,入射波部分被负载接收,部分反射回源端。反射波的大小,可由反射系数、驻波比等参数来衡量。 SVoZSoZZ=LoZZ≠inVrV 图2.6 传输线端接不匹配负载时的工作状态 由上述介绍,可对传输线理论作进一步总结: (1)传输线主要用于高频、微波信号的传输。 (2)在GSM/GPRS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电路部分,通常采用微带传输线形式。 (3)传输线的工作状态与其特性阻抗、信号源阻抗及负载阻抗有关。 (4)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信号源及负载阻抗相匹配时,可以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信号源功率可以最大限度的被负载所接收。 (5)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信号源及负载阻抗不相匹配时,将会有驻波产生,信号源功率无法全部被负载接收。特别地,当负载开路或短路时,负载端的入射波将全部反射回源端。 (6)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可用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及反射损耗来表征。 2.2阻抗匹配由2.1节传输线的介绍,可以知道,当传输线与源或负载端存在阻抗不匹配时,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现象,导致源端信号功率,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输到负载端或被负载接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在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加入阻抗匹配电路,以实现源、负载端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如图2.7所示:  图2.7 传输系统匹配示意图 阻抗匹配网络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LC匹配网络、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支节变换器、阶梯阻抗变换和渐变线变换器等。 LCC阶梯阻抗变换线支节变换器渐变线变换器变换器LC阻抗匹配网络/4λ 图2.8 常见阻抗匹配方法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由于LC匹配网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对电路板的空间要求小,因此,这种阻抗变换方法是最常采用的阻抗匹配方法。同时,根据电路形式的不同,LC匹配网络具有不同的电路形式,主要有L型、π型、T型等。如图2.9所示: Z1Z2Z2Z1Z2Z1Z3Z1Z3Z2L型(a)L型(b)T型π型 图2.9 常见LC阻抗匹配网络形式 在上述电路结构中,由于L型匹配网络所具有的匹配禁区特性,使得在某些情形下(当负载阻抗未知时),对于一种给定的L型匹配网络结构,无法实现负载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同时,对于L型匹配网络,由于无法控制其品质因数Q,因此,为增加匹配网络的可调整范围,在实际电路设计时,一般选择T型或π型匹配网络。 在输入输出阻抗确定的情况下,可通过解析法计算π型匹配网络中L、C的具体数值,其计算流程如下示例: 例:假定信号源阻抗为50ohm,负载阻抗为5ohm,工作频率为1GHz,带宽为25MHz,试设计一个π型匹配网络,实现源与负载的阻抗匹配。 求解:1、确定品质因数Q.          由电路工作频率为1GHz,带宽为25MHz的限定条件,可以得出匹配电路的Q值应满       足: 3140(2.10)25cdBfGHzQBWMHz===       2、计算镜像阻抗VR          π型匹配网络实际上可以看作两个L型匹配网络的级联,如图2.10所示:  图2.10 π型匹配网络及其等效的级联L型匹配网络          由上图可知,负载电阻RL首先通过右边的L型匹配网络,变换到一个镜像电阻Rv,       再通过左边的L型匹配网络,变换到源阻抗Rs。在该例中,镜像电阻Rv可通过下式计算: 2222()(2.11)(505)400.054sLVRRRQohm+=+==        3、计算L、C值           进一步地,可通过如下步骤计算出匹配网络的L、C值:           首先计算两个级联L型匹配网络的Q值, 1(2.12)510.0549.57LRVRQR=−=−= 1(2.13)5010.05430.41sLvRQR=−=−=             由公式: 12(2.14)LsRLVLQQCRQCRRωωω===            可分别计算出π型匹配网络的L、C值为: 120.34496.8305VLsRLRQLnHQCpFRQCpFRωωω=≈=≈=≈         由此,可以得到最终的π型匹配网络为:  2.11 最终的π型匹配网络 此外,阻抗匹配网络中L、C器件值的确定,除了可以采用上述示例中的解析法计算外,还可以采用Smith圆图的图解法来计算,具体可以参照[1]中的介绍。 2.3开关电源噪声    开关电源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开和关进行工作的,通过改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