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布局心中有数议论文规范作文训练第一讲规范作文及结构一、什么是规范作文呢?简单些说,就是按照规范结构写出来的作文。那么,规范作文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二、规范作文的两种形式1、简单并列式:即采用不同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方面进行论证。比如作文题目是《坚持》,我们说,工人要坚持;农民要坚持;科学家要坚持等等,可以无穷列举,这就是简单并列式。2、复杂并列式:即采用不同对象或相同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论证。这种论证结构是从论点出发,对论点进行多角度阐述论证,更有深度、广度和论证价值。三、规范结构第一节:引出观点(主旨);第二节:分析评议观点(主旨);第三节:第一分论点;第四节:第二分论点;第五节:第三分论点;第六节:深化节;第七节:结尾。确立分论点:寻找合适的写作角度规范作文训练第二讲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就能立即在大脑里产生思路,把分论点确定下来呢?我们知道,写规范作文,最重要的是布点(即设置三个分论点),我们只要知道布点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就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设置分论点。[角度提示]1、概念界定:即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设置。题目: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列结构提纲)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又如:作文《说安》论点:安于平凡的人却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安于平凡,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2、价值与影响:即找出话题的主旨价值。正面的是什么?反面的是什么?例如: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设置分论点)“杂”的价值:1、“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2、“杂”能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3、“杂”是“精”、“专”的前提。3、需要与条件:即实现话题主旨的方法与所需条件。例:题目《坚持》(设置分论点)“坚持”需要:1、坚定的信念;2、坚强的意志;3、恰当的方法。4、原因与理由:即为什么要实现主旨。例:题目《选择诚信》选择诚信,因为:1、它比美貌来得可靠;2、它比机敏来得憨实;3、它比金钱更具内蕴;4、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又如作文《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的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2、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5、名人片断组合:名人在不同方面对主旨的体现。例: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孔子:在周游列国希望实现“礼乐治国”的主张失败后,孔子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只有跨过这道坎,才能将自己的主张施行于天下。于是孔子广收弟子,著书立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苏轼:在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必须在逢迎和坚守之间做出选择时,苏轼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他选择了为社稷百姓造福的人生之路,他自求外放,深入民间,在杭州、在密州、在徐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在苏轼的影子,因此,这一切不仅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成就了一位父母官的业绩。文天祥:当面对投降即有高官厚禄,不降则有生命之虞的那道坎时,文天祥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拒绝了妻子孩子的劝降,拒绝了弟弟的说服,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业。堂上训练:题目: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试选择五个角度中的至少三个布点列出分论点)示例:角度一:概念界定(即“苦难是……”)1、苦难是失去自由时的迷茫;是刚要起步就摔倒的无助;2、苦难是走在风雨中没有同伴的哭泣;是失去亲人时的泪水;3、苦难是胸怀一腔抱负却不能实现的忍耐;是虽然艰难但又不能不硬扛的担当。角度二:价值与影响(即“苦难能够会……”)1、苦难能够磨炼意志;2、苦难能够催人奋进;3、苦难能够造就英雄。角度三:需要与条件(即“面对苦难,需要……”)1、面对苦难,需要有顽强不屈的忍耐力;2、面对苦难,需要有异于常人的坚持力;3、面对苦难,需要有乐观向上的意志力。角度四:名人片断组合欧阳修:欧阳修四岁时父亲离开人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艰难谋生。母亲每天辛苦地替人缝洗衣物,勉强换得家人的温饱。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母亲就用荻杆在地上教欧阳修识字,没几年,欧阳修就流畅地背诵《左传》。欧阳修十七岁那年,两次考试都以落榜告终,心灰意冷地他想放弃考试,但是母亲告诫他说:“一碰到失败就轻言放弃,表示你想成功的决心还不够坚定。”经过一番努力,欧阳修终于在二十四岁考上进士,并且以卓越的才华扬名京城。___苦难中,欧阳修选择奋发向上。苏轼:“乌台诗案”中,苏轼遭到舒亶等人诬陷。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从容淡定,以乐观的胸怀面对所遭遇的一切。____苦难中,苏轼选择豁达乐观。谭嗣同:襄助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失败,慈禧太后派人捉拿他时,他没有选择逃亡,而是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被捕殉难。____苦难中,谭嗣同选择舍生取义。写作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年轻人,总是很在乎一些小事,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依旧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他找到一位智者,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智者让他举起一张小纸片,几分钟时他还觉得很轻松,但是半小时、一小时过去后,他的手臂渐渐变得麻木,举着的仿佛不再是一张小纸片而是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这时智者让他放下纸片,他长舒了一口气,感叹地说:“太轻松了!”智者说:“生活中也是这样,那些小事就像你手中举起的小纸片,如果你不把它放下,它就会变得很沉重,你也就无法再做其他的事情了。”全面理解以上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例文:放下小事故事中的那个人非常苦恼,而他有幸得到智者的指点----举一张小纸片-----几分钟时还很轻松,半小时,一小时之后,手臂都麻了,当放下的时候,年轻人终于感叹:“太轻松了!”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何必让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成为我们的累赘?不要把心累麻木了,放下小事,我们就会轻松许多。放下小事,让小事成为过去,让心情变得轻松。小事似乎总是无休止地搅得我们心神不宁,但无论我们是否留意它、关注它,一切都会过去的,何必为一件即将或已经过去的小事而耗费心思呢?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也许只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无意中的一句言语。大可不必让它们萦绕心头,尽管情况不能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总可以想办法改变。“无念、无相、无往”,禅宗的思想或许值得借鉴。轻轻拂去心头的小事,让一切都成为过去吧。放下小事,把空隙让给生命中的“大石块”。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往一个广口瓶里依次装进大石块、小石子、细沙和水,每每觉得瓶子里装的是细沙和水,哪儿还有空间盛放“大石块”?生活就如一个广口瓶,我们往往先在里面填塞了太多“细沙”,而瓶子的容积有限,我们的精力有限,真正生命中的“大石块”,就再也无法放进去了。最好的办法是:倒出沙子,换进大石块。放下小事,先去处理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学识、事业、信仰、梦想等等,不要让大事被终生错过。放下小事,我们才能担负起天下的重任。相信读过《岳阳楼记》的人无不为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所震撼。范仲淹能够放下个人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联想到林则徐“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相比之下,我们的琐碎小事算得了什么呢?放下小事,把目光投向家事、国事、天下事。需要我们举起的,不是一张小纸片,而应是天下重任。放下小事,不只为了一时的轻松,更为担负起天下的重任。不要让小事成为我们的绊脚石,生命中还有许多大事在等着我们。放下小事,让一切都成为过去;放下小事,把精力留给生命中的大事;放下小事,担负起天下之重任。局部细化:让论证做到细致周密规范作文训练第三讲一、方法指导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如果能把每一个分论点都论证得周密而细致,中心论点当然会更加突出。大家可以按照这样一个基本结构(分论点后面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证:界定分析----举例证明-----析例1、界定分析:“界定”是对分论点的关键词进行界定;“分析”是指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它的作用在于让论证更清晰。在材料作文中,结合材料分析会降低跑题的可能性。2、举例证明:举例证明分论点是最简单的一道程序,只是要注意,材料必须能够充分地证明分论点。3、析例:有些同学往往写到“举例证明”这一步就结束文章,其实,这样的结构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分析所举的例子来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性。二、规范示例示例一:乐观是面对得失时坦然置之的豁达。苏轼的人生坎坷曲折,然而就是在这坎坷曲折的过程中,他却在品味人生的真谛: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在海南发展教育,还写出了不少旷古诗篇。面对小人的陷害,面对官场的失利,他若没有看淡得失的豁达,如何能在文学史上绽放其夺目的光彩?若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何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造福百姓?无论得失成败,时刻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这便是一种乐观的境界。评析: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乐观是面对得失时坦然置之的豁达”。设置分论点的方法是概念界定法。这一段的举例证明很好,苏轼的例子确实能够说明问题,但是例子举得太突兀,在分论点和例子之间缺少过渡。如果文章在分论点后加上“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的不如意,面对不如意自怨自艾只能使自己意志消沉,但是如果选择豁达对待,那么生活将是另外一种情形”之类的文字,就更连贯流畅了。示例二:乐观是面对理想时勇于挑战的精神。一个真正的挑战的精神。一个真正的挑战者必是一个乐观者。悲观者还未去做便已被困难打败了。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爵士和雪巴向导诺盖两人成功地挑战了“世界屋脊”,成为最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主峰之巅是多少登山者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他们率先成功了,成功原因在于他们火热的激情、娴熟的技巧和过人的胆识,但是最重要的却是乐观的心态。犹豫是能够坚定信念,绝望时能够激发斗志。这便是一种乐观的境界。评析:这是作者的同一篇文章的另外一个分论点,分论点很清楚。举例之后的析例很精彩,作者主要分析原因,最后扣住分论点,这样的文字就显得十分规范。请你试一试练习:请在下文三个分论点后(A处)填上界定分析句,在例子后(B处)填上例析句。坚守坚守需要坚定的信念。A。孔子坚守自己“礼乐治国”的主张,哪怕困在陈蔡之间,七天七夜饥寒交迫,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心志,他坚信,他的理论一定有被人接受的那一天,于是他广收弟子,潜心教学,著书立说,修订典籍,终于成为万世宗师,他的儒学思想至今仍然魅力四射,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推崇。B坚守需要坚强的意志。A.文天祥被捕后,拒绝了威逼利诱的劝降,拒绝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大的。B即使在身处险境时信念能帮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促使你永远地坚守下去。正是因为孔子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使他能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所以最终他成功了。在坚守的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根本无法坚守下去。正是因为文天祥凭借顽强意志抵制住了来自多方面的利诱,所以他坚守住了自己的节操。坚守需要智慧的方法。A.苏轼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时候,他知道,一味硬顶只能招来政敌更为残酷的对待,于是他选择了离去,他离开汴京,自求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但是无论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