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学案班级姓名编写人:刘学毅复核人:张红岩审批人:刘学毅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的具体过程,记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理解中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史实的分析,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问题探索;史料分析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综合认识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重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难点中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预习案】——预习提纲:一、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①建国初,大力和发展成为新中国的当务之急。②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化提上日程。2、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主张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到年底完成。4、成就: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的要求,早日建成。2.方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的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3.结果: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完成。4.意义:社会主义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二、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中共“八大”(成功的探索)2、“左”倾错误的教训——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1)背景: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2)提出:1958年,会议提出。(3)实施: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为特点(“一大二公”是指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4)影响:①迅速发展;②使和遭到严重破坏;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④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⑤造成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3、调整阶段:八字方针1960年冬,、巩固、充实、提高(核心在调),到1962年底,城乡有所改善。4、10年全面建设的成就三、1966——1976年(“文革”十年)“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探究案】——课堂探究: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请用史实说明。【训练案】——课堂检测:1.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2.1958年至1960年,我国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教训(1956—1976)国民经济恢复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实施和成就(1953—1957)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文革十年知识结构图时间:内容意义: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蓬勃开展起来。①基本形势:制度基本建立。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的要求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对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高一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学案班级姓名编写人:刘学毅复核人:张红岩审批人:刘学毅A.三大改造B.自然灾害严重C.大跃进运动D.国际环境恶劣3.“夺高产,放卫星,确保亩产十万斤。”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4.“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些口号反映了A.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当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C.农业科技的进步D.不切实际的浮夸行为5、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A.1953—1957年B.1953—1958年C.1949—1953年D.1953—1956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A.农业B.重工业C.商业D.轻工业8、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A.新中国的成立B.“一五”计划地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1954年宪法的颁布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现象?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10、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C、三大改造的完成D、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11、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农业产值粮棉花原计划(百分数)比上年增长8.5%3216亿斤2200万担实际达到(百分数)比上年增长11.6%3400亿斤2400万担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十年“文革”12、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B.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C.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巨大成就D.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直接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共八大学习反思(反思静悟,体会成功)我的收获:我的困惑:【训练案】——课堂检测:1、“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描述的是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B.农村乡镇企业的改革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描述的是A.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D.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3、有一首歌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建立环渤海经济区4、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四大D.十五大5.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6.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下列重要理论和政策,直接体现了邓小平这一谈话精神的是A.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材料题: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格的比重从1978年3%上升到2005年的95.6%,而政府定价的比重从97%下降到2.7%。外贸依存度(即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1978年为9.7%,上升到2009年60%,外贸额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并分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学习反思(反思静悟,体会成功)我的收获:我的困惑:高一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学案班级姓名编写人:刘学毅复核人:张红岩审批人:刘学毅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认识其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了解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和互动研讨,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学会研读史料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情景再现、图表数据分析和搜集材料等方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过程,深刻体会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感受改革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重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难点1.理解“改革与发展的关系。”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预习案】——预习提纲:一农村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时间:年2)内容:○1○2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方面来3)意义:揭开了中国的序幕2改革内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率先先执行的省份:和四川○2含义:是指在土地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经营,自负盈亏○3主要特征:○4意义:使农民获得了和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乡镇企业○1提高了农民的○2有利于农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十四大明确目标1)时间:年10月2)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2十五大进一步创新1)时间:年9月2)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对我国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三国有企业改革1背景: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目标:中共“大”确立其目标是建立3作用1)增强了企业的2)大幅度增加3)有利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探究案】——课堂探究:探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探究二:20世纪,市场力量与政府调控力量都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回答下列问题。邓小平在192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4分)知识结构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城市经济体制高一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学案班级姓名编写人:刘学毅复核人:张红岩审批人:刘学毅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