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邮政通信部分•固定电话部分•无线通信部分•广播电视部分•微波通信部分我国通信的发展变迁•邮电一体到各项信息业务分开并全面市场化,邮政业务变革更新寻求出路,电信业务得到极大发展,但需要在有序竞争中整合,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业务进入通信领域,三网(互联网、传统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合一成为趋势。•2005年10月,全国固定电话数量3.49亿户(其中小灵通约占25%),移动电话用户3.83亿户。我国通信的发展变迁•目前我国主要的通信企业有:邮政、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铁通、卫通(邮件、移动通信、固定电话、互联网业务),广播、电视(主要是有线电视)(媒体业务和电话、互联网业务)邮政系统规划•邮政业务–物流:传递各类邮件、货物–资金流:邮政储蓄汇兑业务–信息流:通过邮政大网传输的私人、商用、政府信息•邮政业务量指标–年业务收入(万元)–年标准邮件量(万件)邮政局所•局所等级–邮政枢纽:设于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是邮政业务的专业处理机构,重点负责邮政分拣转运业务–邮政支局:设于县城及以上城市,兼营各种邮政业务,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方面–邮政所:基层邮政设施,具有收发信件包裹、订阅报刊杂志和办理储蓄汇兑等基本功能。•局所数量预测–业务量预测——局所数–人口或业务密度——服务半径——局所数城市邮政局所规划•邮政枢纽选址–结合交通节点(火车站)布局–不宜面临广场和两面以上面临主要街道•邮政局所选址–结合人流布局–交通便利固定电话网规划•电话网可分为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和国际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编号区内,由端局、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以及用户线、电话机组成的电话网。•长途电话网是指各城市间用户进行长途通话的电话网,网中各城市都设一个或多个长途电话局,各长途局间由各级长途电路连接起来。电话量与电话局预测•指标套算法–人口数——户数——住宅电话量——总电话量——电话局数•普及率法–人口数——电话普及率——总电话量——电话局数•电话局的数量:大容量、少局所城市电话网构成•本地电话网:端局——汇接局——端局•长途电话网:端局——县级长途局——地级长途局——省级长途局——大区长途局——国际局城市电话网构成•电话交换网的基本结构:–网状网——规模小,局数少,局间话务多–分区汇接(分区单汇接、分区双汇接)•分区单汇接——传统汇接方式•分区双汇接——网路规模大,局所数量多–全覆盖——中等规模的本地网城市电话局•电信局楼——一般电信局楼、综合电信局楼、综合电信枢纽楼•一般电信局楼——对应端局,交换机容量可考虑:新建10—15万门,旧局扩建4—6万门。服务半径2.5—3.5公里,服务面积8—10平方公里。•综合电信局楼——对应汇接局。500万人以上城市设8—20个,200—500万人城市设4—8个,100—200万人城市设2—4个,100万人以下城市设2个。•综合电信枢纽楼——对应长途局。特大城市设3—4个,较大省会城市设2—3个,一般城市设1个,可与综合电信局楼合设。城市电话光接点•电信业务光缆接入点——光缆分接点、光缆用户接入单元•光接点布置方式——交接间(密度大,业务发展不稳定)、交接箱(密度大,业务较稳定)、人孔(密度小,业务稳定)•光纤到小区——光接点的服务半径在500米左右,不超过1000米,一般服务用户1000个左右,不超过2000户。移动通信网规划•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CDMA)、G(GSM)、D(DCS)网是数字网。•主要设施——基站、移动电话局移动通信网•基站设置要求——天线高度25——45米左右、间距1公里左右,服务面积不要过大(小灵通基站较小)•移动电话局——超过1500户可设局,单系统最大容量8万——12万用户•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的连接——通过关口局:用户数小于10万户时,移动局与关口局合设,连接固话局;用户数10——40万时,移动局布局为网状网,关口局作为汇接局与固话局联系;用户数40——100万时,关口局作为汇接局,以全覆盖形式连接移动电话局和固定电话局。城市广播电视网规划•发展趋势:有线电视网迅速成长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体,主要经营电视和互联网业务,无线广播电视针对固定的用户群,革新技术和内容。•有线电视设施:总前端(相当于市汇接局)、分前端(相当于城市端局和县局)、光接点(光缆——铜缆接口)•光接点设置于路边,设于箱内,服务200——500户。•分前端设置在服务区中心,需要两间房间,服务10000户左右。城市微波通信网规划•微波通信的特点–直线传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容量大–一般用于电视信号传输和应急通信•微波通信设施与通道规划–设施(微波发射站与中继站)位于制高点–需要留出站间微波通道,现有的通道应谨慎保护,不宜在城市内部新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