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培训教学设想——八年级(下)第一、二单元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途径:自主、合作、探究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人生历程教学重点:1、体味人生感悟人生2、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语言。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得体的表述感情、有条理的陈述心得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一单元课文特点:本单元全是记叙性文体,课文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表现人生奋斗的意义和人间的关爱、温情。文章作者感悟写法藤野先生鲁迅理解藤野的高尚品德,学习鲁迅的爱国深情时间为序,语言饱含深情,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我的母亲胡适理解伟大的母亲品格,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对比鲜明,褒贬分明,语言质朴,直白坦诚。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深刻体察,感悟独特,前呼后应,幽默风趣。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文中显现的人文精神细处入手,小中见大,平庸外貌反衬深刻灵魂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的爱心和艺术,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细致描绘,形象突出,语言真挚,深情显露。本单元教学提示:1、认真贯彻语文课标,开展主问题探究学习。2、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3、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多角度阅读、感悟课文。4、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应加强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悉心揣摩玩味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5、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课文的要求。6、综合性学习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尝试,力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后练习提示:课文(一)(二)(三)(四)藤野先生朗读—了解朗读体味语言谈人生感悟拓展(练笔)我的母亲朗读—说话(评论)品味语言结合自己体验感悟、交流、练笔我的第一本书朗读复述理解品味语言理解句意拓展(写人练笔)列夫·托尔斯泰朗读理解(个性化阅读)揣摩句意揣摩外貌描写结合自己体验多角度阅读及感悟再塑生命朗读讨论理解联系全文结合自己体验阅读、讲述课外拓展阅读整理归纳《藤野先生》教学设想: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出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教学设计:设境—导读:人生经历已学课文名人尊师……初读—感悟:感受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思读—探究: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主问题)分析藤野先生外貌语言动作藤野先生是一个的老师分析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帮助带出有关藤野先生的其他事情文章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鲁迅是一个的人鲁迅当时的处境如何?鲁迅做出了怎样的举动?联读—反思:人生经历中感动的事、人及启发?扩读—体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创意说明:主问题“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分析藤野先生外貌语言动动作藤野先生是一个的老师分析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帮助带出有关藤野先生的其他事情文章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鲁迅是一个的人鲁迅当时的处境如何?鲁迅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在主问题的牵引下学生会自主生成一系列分问题,让学生顺利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与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我的母亲》教学设想:通过具体分析我的母亲在学业上和做人上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教学设计:设境:说说我的母亲听听歌颂母亲的歌曲……探究:(主问题)给作者极大极深影响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他?为什么母亲会给他极大极深的影响?拓展:你的成长经历中有什么人影响过你吗?课外阅读名人谈父母。推荐阅读: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林语堂—《父亲·童年》何家槐—《母亲》碧野—《母亲》李霁野—《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林清玄《期待父亲的笑》唐韬《种在诬蔑里的决心》老舍《我的母亲》创意说明:通过主问题筛选出有关母亲的事情来分析母亲的为人和品质,从而来理解母亲对我产生的深远的影响。课外阅读名人谈父母,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印发,要求学生阅读,并写读后感。《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想:通过对作者童年经历的回顾,让学生了解人生经历不同,会造就不同的人生的道理。教学设计:导入:人生经历各异,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你还记得你得到的第一本书吗?默读思考:这第一本书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主问题)合作探究: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文章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重点品味语言)体验反思:假如乔元贞也能继续上学,请你设想他现在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拓展延伸:搜集—自读—荐读—导写阅读牛汉的一系列关于父亲和童年的文章《海琴》、《月夜和风筝》、《心灵的呼吸》、《父亲·树林和鸟》创意说明:1、课堂教学要始终有一条明晰的主线(本文:第一本书),紧扣主线才能突出重点。2、要让学生多阅读,增大阅读量,并进行对比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想:1、通过对托尔斯泰的外貌的学习,体会托尔斯泰的心灵,感受他的心灵产生的变化。2、课前印发茨威格的《逃向苍天》。教学设计:导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托尔斯泰。朗读与口述:读了文章之后,你认为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主问题)研读与赏析:1托尔斯泰的外表是怎样的?抓住托尔斯泰的须发进行分析。2托尔斯泰的内心是怎样的?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分析。3作者为什么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说明:在分析中渗透语言评析)比读与体验:与《音乐巨人贝多芬》刻画人的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拓展与延伸:有条件的阅读茨威格的《三作家》创意说明:1、继续尝试自主质疑。2、让学生多阅读,增大阅读量,并进行对比阅读,提高鉴赏能力。3、美句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把文中用语精妙之处画出来,并作点评。4、开展不同层面的探究活动,渗透写作指导(外貌内心)。教学设想:通过学习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走出黑暗的过程来体会成功除了需要别人的帮助还需要经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的道理教学设计:一、导入:从介绍海伦的一生导入课文。二、初步感知:谁再塑了谁的生命?三、跟踪阅读:围绕着再塑生命,课文写了几件事?从这些事情中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海伦是个怎样的人?四、探究阅读:(结合文题,深入探究)课文说莎莉文老师重塑了海伦的生命,这个生命指的是人重新获得了生命吗?你是怎么理解的,请你说一说。五、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创意说明:1、尝试结合文题自主质疑。2、课堂教学与学生探究不能停留在同一表层,要尽量开展不同层面的探究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要求: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创意说明:1、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活动,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讲求实效。2、本次活动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展开,因此,教师应事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教学设想:(四项活动相互联系,逐层深入)“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综合实践:1、根据教学设想的提示,分小组寻找资料。2、留意母亲的一言一行,尤其是那些不被人注意、甚至是令你烦的举止,静下心来揣摩其间的内涵,感受蕴涵的珍贵的“爱”。3、找母亲聊聊天,了解母亲的经历和生活感受。给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问候、关心、帮助等),观察母亲的表情和反映。4、制作一张亲情贺卡,或根据了解的情况,结合自传和小传的学习,给母亲写一个小传。送给母亲作为礼物。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ppt制作一个包括照片、说明、音乐、对妈妈的了解、妈妈的小传等内容的课件送给妈妈。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心灵之声(散文诗)单元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语境,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领悟文章中优美、富有哲理的语言,进而理解文章主旨。3、掌握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传达文章主旨的写法。4、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本单元课文特点:这个单元所选的是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文章作者文本感悟特色雪鲁迅江南的雪与北国的雪张扬个性和勇于斗争互相对照借景抒情雷电颂郭沫若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显示了追求光明的力量想象、象征拟人、呼告短文两篇巴金日:飞蛾---追求理想的人生象征手法旧中出新月:嫦娥----追求理想的人生海燕高尔基海燕---革命先驱者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象征、对比多种修辞组歌纪伯伦浪---博爱者形象---诗人拟人、想象有理性思考又浪漫抒情雨--奉献者使者形象–诗人单元教学提示:1、认真贯彻语文课标,创造性地开展两点一主线(形象情感)的探究学习活动。2、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3、学习散文诗要加强朗读,甚至成诵。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5、尊重学生体验和感受6、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本单元课后练习提示:课文123雪朗读理解体会品味语言仿写《雪》雷电颂朗读领会感情分析手法品味语言抒情特点比较阅读短文两篇朗读理性思考朗读意境联想比较阅读海燕朗读读法指导理解课文海燕宣言联想练笔组歌朗读读法指导仿写散文诗创意说明:通过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比较,抓住重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感受作者所倡导的精神。1、多角度阅读品味,开展主线式探究活动。2、朗读的多种设计。教学设计:设境导入:谈雪赏雪朗读感知:在雪的背景中,作者描写了哪两幅画面?跟踪阅读1、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如何描写的?2、你喜欢哪一幅画面?找到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说一说。3、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根据具体的句子来读一读,说一说。在2、3环节中,老师要进行朗读的指导。可以个别指导学生,个别学生读,大家提意见,大家齐读的方式进行。4、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继续探究1、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2、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启示?课后拓展: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或莫泊桑的《雪夜》,比较两文写雪景的不同,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雷电颂》创意说明:用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神像林立、阴森可怖的环境。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屈原的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雷电颂》教学设想:设境,激发情趣:有条件的可以赵丹的表演剧设境。速读,整体感知:概括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寻读,合作品味: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细读,合作探讨:1、小组活动。每个同学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字阅读。2、班级交流。每个同学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并带动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分析,以分析再带动朗读。)联读,体验反思: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资料整合平台:历史剧《屈原》光碟。短文两篇(散文诗《日》《月》)巴金创意说明:这是两首很富有感情的散文诗,宜采用比较法教学,教学中要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精妙所在。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并鼓励学生表达出对课文的不同理解。《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导:精心设计导语。(“夸父追日”“嫦娥奔月”)读:品味思想感情。思:1、《日》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作者通过写哪两个例子,表达了对光和热地追求?找出具体的句子来朗读。2、《月》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找出具体的句子来朗读。作者提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为了什么?悟:1、两文的主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有什么启示?2、介绍写作的背景,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追求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会概括、提炼)3、歌颂什么精神?4、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联:1.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2.根据作者在《月》中所表现的意境,你能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海燕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