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的水文灾害2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2、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自主预习】1、中国风暴潮灾害有哪些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2、风暴潮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3、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4、分析1998年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课堂检测】1、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3月8日电:2008年末,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300多万亩农田、1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分析回答。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B.下游河道狭窄,泄洪能力不足C.中下游植树造林,补枯能力加强D.低洼地资产与人口的密度大3、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除了自然原因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①修水利工程②围湖造田③连降暴雨④长江流域植被破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但防洪是其首要目标,主要原因是()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②长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未处于紧迫局势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5、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A.1954年、1999年B.1989年、1999年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6、这两次水灾都是()A.集中性暴雨所致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7、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②围湖造田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8、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10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1234567班级姓名答案:1—7AACDCAA8、(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答对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