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发言提纲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发言提纲何彦力胡锦涛主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一、科学发展观定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二、科学发展观内容解析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附: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一)人的存在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三、以人为本的三种解读(一)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人民服务,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具体的“人”的利益为本,尊重人权,目的就是实现个人的身心幸福。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全面推进三位一体发展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发展基层民主,人代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体制改革,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核心价值体系,健康的文化生活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背景、重要地位(1)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2)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3)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章指出“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内涵1、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辨证思维能力。4、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6、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最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电大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四个进一步: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党员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尽快缩小差距。把“以人为本”、“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学校发展的总指导思想,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我校新一届党委提出的“坚持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为支撑,全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管理规范,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学校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学校发展模式作为学校发展的新一轮模式,形成社会教育与高职教育并存的发展格局,是学校目前努力打造的办学模式,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教育方面要以社区大学的成立为里程碑,以构建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和终身学习服务中心为主要实体,构建社区学习网络,形成以社区大学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学院、街道办学点等基站为网络节点的学习网络和信息网络,统筹教育资源,系统办学,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电大要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服务中心、资源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中心。服务中心的职责是以政策的扶持、体制机制的保障和工作人员的全身心的投入作为实现的基本保障,为网络建设、教师培养、技术支撑、学员成才、模式构建等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资源中心的职责是充分利用电大系统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以开发市民学习资源、研究资源助学功能、加强资源素材整合、建立资源检索渠道、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为中心内容的资源开拓和整合中心。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研究中心的职责是根据社区大学办学特点和功能以及办学目标,探索社区市民的学习需求,探索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学习保障,探索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契合方式,为市民提高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能力、提高岗位技能和专业水平进行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职责是以社区大学的发展、终身学习模式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依靠政府,依靠社区,依靠广大市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动社会教育的内涵发展,推动终身学习的实质进步。主要内容为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借鉴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社区教育办学经验和理论,结合本地社区文化和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指导方针,摸准脉搏,形成前瞻性的适应市民培训所需要的办学模式;二要推动社区学院和办学点的建设,形成有效的和务实的教育实体,做大做强网络节点,为社区教育网络的巩固和扩大打好基础;三要积极开拓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的培养模式和挖掘新型专业和项目,不断调整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岗位变化和市民需求不断变化的培训项目的培养模式,不断改进和革新网络系统。在高职教育方面,要大力推进向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方向转变,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一线技术人员的道路。一是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来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将培养技能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并加大比重;三是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以及处理好与中央电大管理模式的矛盾。既要遵循又要突破和发展;四是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就业观;五是走集约化学校发展道路,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社会资源,向集约化教育形式转变。进一步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学校发展观以学生为本,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学生发展,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此要做到四个树立: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观。一是教育教学要服务于社会需要,从专业结构、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到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过程实施与评价,都要密切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以与社会需要的“吻合度”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应是具有针对性的,是相对的,而非是抽象的、绝对的;三是采用应用型教育教学实施模式,这是一种注重学生在应用中学习的、以“实践性”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四是以学生为本,首先体现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次体现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导型”教育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导型”教育观。即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非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师主导的施教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所有系统与行为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全面发展服务的,其核心功能是怎样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服务于学生,主要通过引导,而不是灌输来实现教育过程与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树立“大教学系统”观。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社会教学三大系统的“立体渗透”。科学地把课外时间转化为一种趣味化的、具有准学习功能的高质量生活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