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循环结构周维娜一、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循环结构的简单程序,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解决问题,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教学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你能否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设计意图】通过高斯求和的故事,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新课探究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1)引进“计数变量”、“累加变量”。借助“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①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引例“求123100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21324312,3,4(2,3,,100)iiSSSSSSSSii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11(2,3,100)iiSiSSi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1iiSSi中使用了123100,,SSSS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1iiSSi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i步的结果=第(i-1)步的结果+i。若引进一个计数变量i来表示计算到第几步,一个累加变量sum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i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sumsumi,1ii.②“1ii”、“sumsumi”的含义:1)1ii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1i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i。2)赋值号“=”右边的变量“i”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i”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3)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1ii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4)sumsumi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sumi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sum。(类比1ii理解。)借助“计数变量”、“累加变量”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1ii”、“sumsumi”的含义。③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由sum的初始值为0,i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条件。(2)循环结构的概念: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的条件)。【设计意图】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共同完成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体现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①求246100的值②求2222100321的值③求11112350的值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开始i=1sum=0i=i+1sum=sum+ii≤100?结束输出sum是否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体循环条件【设计意图】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三点: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②确定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终止条件。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图A图B(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sum=______;指向②时输出sum=_____。(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去掉条件“5i”按程序框图所蕴含的算法,能执行到底吗,若能执行到底,最后输出的结果是什么?对比练习:(1)图B输出sum=_____。(2)图A指向②时与图B有何不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对比“引例”与“例2”的程序框图,试说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可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再由学生分析。例2是写出程序框图的运算结果,及其功能。【设计意图】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意识到:①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开始i=1sum=0i=i+1sum=sum+ii5?结束输出sum是否开始i=1sum=0sum=sum+ii=i+1i5?结束是否输出sum①②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一定包含条件结构。②循环结构中语句的顺序对算法的影响。(三)课堂练习练习:1.请观察给出的算法框图,指出该循环结构的循环体、循环变量、循环的终止条件以及该算法框图的功能。开始结束2.以下给出的是计算201614121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是否3.人口预测:现有人口总数是P,人口的年增长率是R,预测第T年人口总数将是多少?用程序框图描述你的算法。通过练习,反映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教师及时调控、讲评,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及教师点评指导,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四)课堂小结1.沟通发展: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俩人一人编题一人解答。【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2.课后小结:①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s=s+1/ns=0,n=2,i=1n=n+2i=i+1输出s②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联系。③数学思想方法:算法思想,类比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知识,为今后学习其它知识打基础。(五)作业布置①必做题:设计算法求123200的值,画出算法框图。②选做题:设计算法求1+3+5+…+99的值,画出算法框图。③思考题:写出一个求满足1×2×3×…×n>5000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设计意图】书面作业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要求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完成,第三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体现了差异发展教学。五、板书设计§2.2.3循环结构1.循环结构2.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引例及引例的解答小结作业六、教学反思循环结构这部分内容在算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施教过程中,基本完成设计构思,教学效果良好,但仍发现一些不足之处:1、学生对循环终止条件的确定还存在一定困难;2、教学过程中对循环体中滲透的函数思想(数学本质)体现不够。对算法教学的思考:学生反映其中的一些例题结构太复杂,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以后教学中,应适当降低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难度。算法是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桥梁,其作用是勿庸质疑的,但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如何将其更完美地展现给学生,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