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国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是我们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交融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会逐步形成了共同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等,从而形成了坚固而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首先是爱国情怀。自古以来,爱国情怀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股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情怀,无数仁人志士都希望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国谋福、为民谋利中得以升华,身体力行地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思想。关于“爱国”二字,早在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就已出现,《战国策·西周策》中谈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爱国情怀已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镌刻在人民的内心深处,成为人皆有之的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其次是民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一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人民是社稷治乱兴衰的关键,是君王布政施治的标准,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安民为务。“民本”一词始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所载的“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即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应该亲近善待人民,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再次是创新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创新精神的内涵和底蕴,中华文化之所以在数次历史劫难中能够浴火重生,永葆生机,避免了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最终衰落乃至毁灭的宿命,正是中华文化能够包罗万象,勇于创新,使中华民族的血脉得以不断延续,中华文明得以代际传承,并且重铸辉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最2早产生于西周末年,主要是对“变”的问题进行阐述而形成关于创新发展的“易”理,只有刚健自强,德行天下的人才能在自然和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正是这种废旧立新的创新精神激励着国家不断走向强盛。最后是和谐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追求和谐的民族,和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内在气质。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就开始思考着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以追求世间万物有机和谐为最高境界,并且薪火相传,不断传承和超越,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天人合一”、“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和谐理念,强调要与人为善,通过个人身心的修养和完善促进人际关系的信任和睦。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一样,而是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是其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中有益于现代中国建设的部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为本、敬德保民”、“和而不同、贵和尚中”、“厚德载物、包容会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俭廉政、精忠爱国”、“见利思义、诚信为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精神,通过改造都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超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深深渗透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亘古绵长,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一方面,任何民族价值观的建构和培育都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具备民族性、本土性和历史性,才能永葆生机,成为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它毕竟是封建时代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形态产物,具有封建性和狭隘性,只有对其进行创新和超越,才能根除其封建性、封闭性和狭隘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得到弘扬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吸纳其精华、总结提升,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现代性转换。“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充分彰显了它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几个路径:1、在求真务实的学习中培育和践行。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次,在学习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风最为重要,要要努力做到戒满、戒浮、戒急、戒粗、戒躁、戒惰。除了破除不良学风外,大学生还需要积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上知识不是用来背诵的,说到底是用于指导实践的,近时期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求真务实就是一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2、积极参与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培育和践行丰富有益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在高校的独特反映,具有较浓厚的人文性、科学性、哲理性、学术性的色彩,既包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也包括体育与娱乐中的有关项目,各类社团活动、名师名家的学术讲4座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所折射出文化氛围、文化气息和发生的文化事件等都是校园文化及其活动是重要组成。丰富有益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终究要指导实践。只有积极社会实践,才能学会用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理论,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实现螺旋式的上升,锻炼出客观分析、正确辨识各类社会思潮和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的思维能力,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首先,需要进一步树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机会来锻炼自己,例如,校团委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院系建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其次,可以尝试参与各类科研训练计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调研工作。目前相当多的高校都已经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再次,大学生要积极申报、参与国家和所在学校设立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锻炼自己、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心态将计划项目做扎实。最后,在周末、假期可以做一些志愿者服务工作,这既可以检验自身的知识积累情况、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的管理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切实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