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枣在延安的市场潜力调查组员:伊楠孙玉峰赵玲芝陕北红枣在延安的市场潜力调查调查背景1.陕北红枣历史背景2.陕北红枣营养价值3.有利于红枣生长的条件调查背景延安各种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是单一的推销模式和销售渠道只能将农副产品销售限定在延安本地市场,而不利于陕北农副产品在外界市场的推广和竞争。因此本调查将以陕北红枣为例,从如何改善和提高它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为目的,进而争取为延安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数据分析1、被调查者对陕北红枣了解程度了解占14.78%,不了解占85.22%。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延安本地居民对陕北红枣很了解,不存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但是外来游客对陕北红枣的了解程度不高,其了解程度停留在知道而已。究其原因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陕北红枣的外界市场受到阻滞,如果进一步的扩大市场宣传和市场营销,应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9喜欢程度人数所占比例男女男女很喜欢6243.3%13.3%一般喜欢14547.8%30%无所谓282115.6%11.7%不喜欢8154.4%8.3%很不喜欢281.2%4.4%2.被调查者对陕北红枣认可程度统计可以看出女性对红枣比较喜欢,女性喜欢红枣所占的比例是男性的4倍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女性看重红枣的美容养颜效用,男性则不注重这些,因此,陕北红枣的市场定位更多的应该放到女性群体身上。3.被调查者年龄统计人数12%19%45%24%20岁以下20-40岁40-60岁60岁以上图一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陕北红枣的接受程度不同,进而会引起他们对红枣的购买。统计结果显示,购买红枣的消费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占到统计结果的45%,这些顾客大多属于工薪阶层,从职业来看主要是公务员和教育工作者,他们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对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所以购买的较多。排在第二位的是60岁以上的人群,占到统计总人数的24%,他们大多数是退休工人,他们则更多的是看重红枣的营养价值去购买的。而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20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所占比重较小,这可能与其对红枣价值的认知度有关。通过对来延安游客年龄的调查,了解陕北红枣对哪种人群的吸引力比较大,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被调查者职业统计公务员,34一般职工,52离退休人员,49学生,13其他,320102030405060公务员一般职工离退休人员学生其他图二如图二所示,被调查者的职业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顾客的收入状况、社会地位,从而影响顾客对陕北红枣的的消费需求。从统计人数的职业来看,一般职工的人数相对较大,接着就是退休人员,还有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群消费人数较少。从图2还可以看出,学生群体现在在消费红枣方面较少。5、被调查者个人收入统计2153622816010203040506070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元以上收入(元)消费者个人收入统计图系列2系列1图三如图三所示,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人数最多,占统计结果的34.4%,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到11.7%,其大部分是学生,其中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人数很少,占到总人数的8.9%。3000-4000元的人群主要是公务员与教育工作者。(二)陕北红枣的市场潜力分析1、陕北红枣的销路市场潜力分析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购买红枣的量不大,这也正常,因为红枣并非生活必需品。本地居民的消费量稍大一些,外来游客一般购买频率为一次,这与其来延安旅游频率有关。在与游客的交谈中发现,游客都喜欢陕北红枣,因此会趁旅游之机作为特产带回去。既然本地人的消费量不大,那么可以将部分注意力转向游客,随着延安旅游业的崛起,将陕北红枣市场延伸至游客,相信会得到很好的发展。2、陕北红枣衍生产品市场潜力分析从我们的实际调查中也可以看出,红枣衍生产品在被调查者当中很受欢迎,其中红枣饮品和红枣食品最受关注,如果陕北红枣在生产中适当的运用红枣加工陕北特色食品可能会得到较好的效益,同时红枣饮品的出现肯定会让饮料市场焕然一新。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的认识和确定陕北红枣在发展过程中新的市场方向,以此来弥补单一的红枣市场。(三)调查的局限性1、调查人员有限,小组成员三人进行调查,由于调查量非常大,调查地点分散,调查员精力不足,调查结果准确性不够。2、由于我们知识积累不够丰富,专业技能有限,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影响调查结果。调查实施过程中不好把握调查的氛围,使得调查进行不畅,影响调查的效率与效果。3、由于调查每个个体的时间较短,所以在调查过程中无法其深层次的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4、由于受到红枣成熟的季节性影响,导致调查样本代表性不强。1.多数红枣园以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改良、科学化管理等方面投入不足,产业化和规模化效益水平较低。2.市场网络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市场营销盲目性很大。3.多数加工企业基础差,起步晚,规模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机械化水平低。4.作坊式加工工艺简单,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缺乏专业分工协作意识,红枣资源优势难以凸现。存在问题对策1、做大做精红枣基地,在优质高产上求突破。2、有效化解红枣产业风险,在科学管理与采摘上求突破。3、做精做大红枣加工业,在集团化、专业化、节约化经营上求突破。4、加大红枣产业投入力度,在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