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主讲教师:宋宝瑜副教授临沂师范学院教育与管理科学系E-mail:sby639639@163.com讨论:1、举例说明常用的教学方法?2、自己常用的学习方法?3、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4、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五章信息技术教学方法5.1讲授法一、教学方法简介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3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4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有各自的特点。讲述:指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讲解:指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等。讲读:其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讲演:指教师不仅要描绘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事实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讲的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切忌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导致注入式的讲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性或诱导性的设疑、解疑,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二、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三、方法评价讲授法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优点:1、有助于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2、适用于班级组织教学。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容易产生“满堂灌”、注入式教学。(2、难以顾及个别差异。(3、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在教学应用中要认清讲授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在运用讲授法时要特别注意与上机练习的结合。5.2教练法一、方法简介作为实践性与工具性特点明显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培养与运动技能有类似的地方,因此,使用教练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能培养与过程方法的训练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二、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的工作课题,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并且还要指出学生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方面的要点。然后,让学生开始实践活动,通过完成工作课题,进行各种操练与练习。最后,教师组织必要的交流,并且归纳总结,再一次强化教学活动的成果,促使学生把学会的东西内化自己的信息素养。三、方法评价首先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主动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尝试而提高;其次强调通过实践与教练,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等全面进行培养,而不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但是,在实施教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教练法演变成简单的学生的操练与练习,而要强调教练结合、引导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5.3讨论法一、方法简介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以求辨明是非、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识能力。讨论法有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小组讨论、全班大讨论、辩论式讨论(班级辩论赛)等。二、教学过程1、提出讨论主题(看书)1)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便于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而精心设置的题目。(2)探讨性的题目3)针对学生态度、行为、价值观而设置的题目。(4)设置一些“两面问题”引发讨论。“两难问题”或“两难故事”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的一种典型方法。22、列出讨论提纲为防止讨论走题,或者没有焦点,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个讨论提纲,以便学生在讨论时能有次序、有焦点地进行。3、讨论前的准备宣布讨论的原则,向学生介绍讨论的题目、目的以及评价等具体问题;根据讨论的形式作必要准备。4、展开讨论自由发言、指定主要发言人、临时指定发言人或者轮流发言等。(1)要尽量引导多数学生发言,可以专门征求一些不喜欢发言的学生的看法。(2)要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所谓“水可导不可堵”。(3)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4)把握好讨论形式的灵活运用。5、总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讨论情况,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分析讨论结果。三、方法评价1、讨论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2、讨论有助于思想的转变。讨论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5.4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方法简介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释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全实现意义的建构。简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1、封闭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开放型任务开放型任务指的是一个任务框架,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二、教学过程课堂中的教学往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1、封闭型任务的教学步骤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环节二: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环节三: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环节四: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环节五: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2、开放型任务的教学步骤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环节二:共同讨论、分析框架、进行分组环节三:小组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环节五: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三、方法评价(1)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2)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伴随着学生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成就感的出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自信就油然而生(3)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探索精神、锻炼学生顽强意志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存在的弱点:如非线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较难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等。5.5基于问题的学习一、方法简介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真实性。1)真实的问题能够在所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一种联系,将学生较快地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2)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并维持学习兴趣;3)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某种相似性,能够促进知识的提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迁移。2、弱构性。知识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弱构领域的知识。所谓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弱构领域的知识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概念的复杂性,知识应用的每一个实例,都同时涉及许多概念,第二,实例的不规则性,每个实例所涉及概念的数量、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模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弱构问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固定的、唯一的,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解决途径,或者没有公认的标准的解决办法。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让生活走近课堂,就犹如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环节二:分析问题、组织分工环节三:开展探究、解决问题环节四:展示结果、成果汇总环节五:结果评价与学习反思三、方法评价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合作交流。2、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3、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4、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二是难于形成合适的问题。三是应用难度比较大。5.6WebQuest教学法一、方法简介WebQuest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与学生互相作用的部分或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叫它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二、教学过程1、选择主题2、设计WebQuest学案1)引言2)任务3)过程4)资源5)评价6)总结3、教师制作WebQuest学案并为之“安家”为方便教师使用,很多网站提供WebQuest模板,教师只要在下栽的模板网页的相应部分内填入自己设计的内容即可完成学案的设计。做好的WebQuest学案即可以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上,也可以放在局域网服务器上,以便学生学习。4、组织实施教学(1)理解主题背景、意义,知道任务目标,建立合作与协作机制,发展完成任务所需新知识与技能。(2)确定完成任务所需的条件和提出与之相关的疑问。(3)阅读资料、搜集素材,提取主要观点,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将有价值的观点、支持性材料、新疑问和对问题的思考发布到讨论区。(4)对搜集到的素材和自己提出的论点进行判断、分析、综合、归纳。(5)进行创作。展示成果,演示汇报。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点、难点并做出示范或解答,提醒学生及时反馈小组任务开展情况报告,有时还要做出一些调整(人员、资源、步骤等),注意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激励5、对活动进行总结。三、方法评价WebQuest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整合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合作、探索、分析、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锻炼。WebQuest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学方法,其课堂资源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还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间教室。WebQuest还实现了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师把握WebQuest教学方法的难度大,耗费的精力多。学生不可能每次上课都保持积极性和投入高水平的思维,而若没有学生积极的投入,WebQuest就失去了它本该实现的价值。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