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籍图的测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籍图的测绘第九章第九章地籍图的测绘第一节地籍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分幅地籍图的测制第三节宗地图测制第四节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编制第一节地籍图的基本知识一、地籍图的概念二、地籍图的特点二、地籍图的分类四、地籍图比例尺五、地籍图分幅与编号六、地籍图的内容一、地籍图的概念投影方法、比例关系、专用符号用表示地籍要素地籍图只是地籍成果之一(1)图数表通过地籍号(宗地号)联系起来(2)(3)地籍图并不能表示所有地籍要素信息,应有所侧重地籍图=基本要素+专题内容二、地籍图的分类按表达方式:模拟地籍图和数字地籍图按表示内容: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按用途: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按城乡差别:农村地籍图和城镇地籍图按图幅形式:分幅地籍图和地籍岛图目前主要成果形式:城镇地籍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宗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三、地籍图比例尺1.依据u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u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比例尺的选择关系到测量的方法2.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u城镇地区:1︰5001︰10001︰2000u农村地区:1︰50001︰1万1︰2.5万1︰5万u农村居民地:1︰1000或1︰2000五、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矩形分幅和梯形分幅城镇地籍图的分幅方法是1:2000、1:1000、1:500地籍图的幅面规格均采用50cm×50cm幅面规格,地籍图的图廓以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为界。1:2000图幅以整公里格网线为图廓线;1:1000和1:500地籍图在1:2000地籍图中划分。划分方法如图8-1所示。图1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城镇地籍图的编号以高斯-克吕格坐标的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编号采用数码形式,图幅编号代码由两部分构成,即由编号区代码加图幅代码组成,编号形式如下:完整编号×××××××××××简略编号××××××编号区代码地籍图图幅代码——编号区代码(九位):每个编号区的代码以该公里格网西南角的横纵坐标公里值表示,共由9位数字组成。其中,第1、2位数字为高斯投影带的带号或代号,第3位数为横坐标的百公里数,第4、5位数为纵坐标的千公里和百公里数,第6、7位和第8、9位数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十公里和整公里数。六、地籍图的内容(一)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地籍要素:界址、要素编号、坐落、权属主名称1)界址。各级行政境界和权属界址,如街坊、宗地界2)地籍(要素编)号。如街道、街坊、宗地号3)土地坐落。地址+栋号+门牌号4)土地权属主名称。5)土地利用类别。6)土地等级。地物要素:界标地物、房屋及附属设施、独立地物、管线、高程点、及其文字数字注记。数学要素:坐标,点号、比例尺等(二)地籍图内容表示的基本要求地籍要素:突出表示界址点、线;数学要素:表示点号、坐标,比例尺等;地理要素:重点表示与地籍和权属管理有关的地物;专题要素:根据需要表示。----也是测量时应遵循的原则(三)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1.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如墙、埋设的界标、沟、路、坎、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2.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埂、地类界、沟、渠、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3.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具有地理功能的重要要素。如水系、道路、构筑物、建筑物等;4.地表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表示,如下水道、自来水管、井盖等;5.地面上的管线只表示重要的,如万伏以上高压线,裸露的大型管道(工厂内部的可以根据需要考虑)等;6.界址点、控制点等点要素;——以上各类要素在实地上是可感觉和触摸的某种实体的集合,这部分要素表达了宗地和地块在“哪里”,是“多少”的问题。7.注记部分,是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如房屋结构和层数、植被、地理名称等;8.标识符,在地籍图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对地面客体(如土地权属单位、地块)的标识,以便使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集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标识符的含义和表达的具体内容在地籍数据集和地籍簿册中都有准确和详细的描述。——地籍图上主要表示的标识符有: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控制点号、房产编号等。第二节分幅地籍图的测制一、常用方法1、平板仪测图(现在少用)2、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多用于农村地籍)3、编绘法成图的作业程序(手工模拟)4、利用地形(地籍)图编制数字地籍图(扫描数字化)5、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数字地籍测量,现在常用)包括绘制精度和基本精度两个方面。1.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对角线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通常要求是: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二、地籍图精度要求2.基本精度主要指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通常要求如下:(1)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测量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2)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二、地籍图精度要求三、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⑴地物综合取舍,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和规范的要求;⑵必须充分满足地籍要素及权属管理方面的需要;与之无关的地物在地籍图上可不表示。⑶对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系、地块)的测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规程,并在技术设计书中具体指明。⑴接图图边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10mm;⑵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2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应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间的相互位置;⑶避免有较大变形,超限要检查纠正;⑷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则无接边要求。四、图边的测绘与拼接⑴地籍图执行质量检查制度,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建立逐级检查制度;⑵质量检查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技术规范;⑶质量检查分自检和全面检查两种,检查方法分室内检查、野外巡视检查和野外仪器检查;⑷检查中对发现的错误,尽可能予以纠正。如错误较多,则按规定退回原测图组予以补测或重测。⑸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经全面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即可予以验收,并按质量评定等级。五、地籍图的检查与验收1.选择合适的工作底图2.复制二底图3.外业调绘4.补测(二底图上)5.转绘,制作工作底图6.蒙透绘,制作地籍图六、编绘法成图的作业程序1、模拟地籍图编绘程序2、数字地籍图编绘程序第三节宗地图的测制一、宗地图的概念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地籍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的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在地籍测绘的后续阶段,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并且在其他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而作成的图件。①要素编号(宗地号、图幅号、界址点号、地类号、土地等级、栋号、门牌号);②权利人名称;③面积(宗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④界址点线;(包括界址边长)⑤地理名称注记;⑥相邻房屋及其附着物;⑦界址点坐标表;⑧图签图例;⑨制图日期、制图人员;⑩指北针和比例尺。二、宗地图的内容1、宗地图是地籍图的一种,是土地证书的附图;2、图中数据都是实地勘丈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3、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三、宗地图的特性1、宗地图作为土地证的附图。2、是处理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3、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直观地反映宗地变更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四、宗地图的作用1.绘制时应做到,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2.图幅规格根据宗地大小选取,一般为32、16、8开,界址点用1.0mm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0.3mm,用红色或黑色表示。3.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大小选定,以能清楚表示宗地情况为原则。五、宗地图的编绘方法有蒙绘法、缩放绘制法、复制法、计算机输出法。1.蒙绘法:以基本地籍图作底图,将薄膜蒙在所需宗地位置上,逐项准确地透绘所需要素,整饰后制作宗地图。2.缩放绘制法: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采取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方法,先透绘后整饰,再制作宗地图。3.复制法:宗地的信息过多时采用复印地籍图的方法。大宗地可缩小复印,小宗地可放大复印,复印后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并删除邻宗地的部分内容。4.计算机输出法:利用数字法测图时,宗地图生成是在测图系统中自动生成,生成的宗地图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六、宗地图的编绘方法第四节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编制一、土地利用现状图概念二、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三、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四、土地所有权属图的编制五、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农村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是以地图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现状等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可派生出耕地坡度分级图、基本农田分布。一、土地利用现状图概念土地利用现状图有两种类型:①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基本图件,与调查底图比例尺相同;②土地利用挂图是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县级土地利用挂图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编制,县级以上各级土地利用挂图由下一级土地利用挂图编制。1、比例尺与图幅(1)标准分幅图。县级图的成图比例尺与调查底图一致,即以11万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采用1:5万。(2)各级挂图。①乡级挂图比例尺,农区1:1万、重点林区12.5万、一般林区15万、牧区15万或110万。图面开幅可根据面积大小、形状、图面布置等分为全开或对开两种。②县级挂图除面积较大或形状窄长的,用110万比例尺。其他通常以15万比例尺成图,采用全开幅。市(地)级挂图比例尺一般选为1:10万或1:25万;③省级挂图比例尺一般选为1:50万或1:100万;④全国土地利用挂图比例尺一般选为1:250万或1:400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表现各种地类分布状况,其应反映的内容有:图廓线及公里网线、各级行政界、水系、各种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居民地、道路、必要的地貌要素、各要素的注记等。为使图面清晰,平原地区适当注记高程点,丘陵山区只绘计曲线。2、土地利用现状图内容二、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县为单位编制,以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统一采用《规程》规定的图示图例,由数据库生成含有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地类属性、地理名称注记等要素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电子图。其比例尺和调查内容应与原始调查图件一致。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各级图件编制的基础。三、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1、编制基本要求⑴要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规律、利用特点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⑵体现土地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和现势性;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执行国标《标准》。⑷广泛收集现势资料,对新增重要地物要进行修编,提高图件的现势性;⑸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编制,形成数字化成果。⑹内容的选取和表示要层次分明,符号、注记等正确,清晰易读。三、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2、编绘准备⑴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可根据制图区域的面积、形状等,参考相关的地图资料综合确定;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⑵比例尺。根据制图区域大小和形状,按县、市(地)、省、国家级,依据规定确定成图比例尺。⑶编图资料收集。①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②与成图比例尺相同的地图,作为地理底图(电子图),用于保证挂图的数学精度,选取地貌内容、经纬网及注记等基础地理信息;③下一级挂图电子图;④其他有关资料。⑷拟定编辑设计书。根据《规程》和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制图区域的实际情况、特点编写。三、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3、编绘方法⑴缩小套合。将下一级挂图(或标准分幅)缩小后与地理底图套合,当主要地物与底图相应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