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学生预习课文用)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思想的影响。⑶林则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⑷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2、概况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的人。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②主持编写《》《》,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⑵魏源:代表作《》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著作。②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③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⑶徐继畲:《》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制度,赞扬。⑷姚莹:《》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的侵略野心。3、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背景: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⑵洋务运动和兴起,力量不断壮大。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概况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第一人①1898年《》,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②借用观点,论证符合历史潮流。梁启超主要宣传者①指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谭嗣同维新派中的①对政体和大胆批判。②谴责专制君主是“”,号召同封建束缚决裂。严复中国第一人①翻译:《》提出“,”,坚信“,”的进化论观点②意义:他的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3、戊戌变法⑴主张:发展,建立。⑵性质: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⑶影响: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运动。③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传播。知识结构思维探究2/12★☆探究: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表人物学西方目的学西方内容性质不同相同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⑴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⑵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⑶初步实现:年1月1日,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类别要点时间年—年阵地改良派的《报》与革命派的《报》内容①要不要。②要不要。③要不要。实质围绕开展论战。(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政体与政体之争)影响①大大促进了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②共和国的主张得到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探究: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相同:主要目的相同:①走道路;②改变;③挽救。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制。②革命派主张用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探究: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主要主张: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师夷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制民主与科学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讲解参考用)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⑶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⑷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2、概况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器物思想文化3/12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⑵魏源:《海国图志》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史地著作。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③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⑶徐继畲:《瀛环志略》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民主制度,赞扬华盛顿。⑷姚莹:《康輶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3、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背景: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概况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①1898年《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①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②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同封建束缚决裂。严复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①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②意义: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3、戊戌变法⑴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⑵性质: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⑶影响: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③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探究: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表人物学西方目的学西方内容性质不同相同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4/12⑴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⑵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⑶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类别要点时间1905年—1907年阵地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与革命派的《民报》内容①要不要推翻清政府。②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开展论战。(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君主立宪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争)影响①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②共和国的主张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探究: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相同:主要目的相同:①走资本主义道路;②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②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探究: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主要主张: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第二节新文化运动(学生预习课文用)一、背景1、政治:①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逆流(直接原因)。二、兴起:1、兴起标志:年陈独秀在创办《》。2、代表人物:陈独秀、、、等。(阶级属性:前期是;后期等人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3、运动中心:。(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其实质是让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5、指导思想:。(前期)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知识结构思维探究5/12三、内容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反对。⑴陈独秀:①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②从观点,说明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⑵李大钊:①人都是国家公敌。②批判就是反复辟。⑶共同:①对和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②强调人们要用和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反对。⑴陈独秀:完全违反了自由、、独立的原则。⑵鲁迅:在《》指出吃人的本质。提倡,反对。⑴胡适:发表《》,提出用取代文言文。⑵陈独秀:发表《》,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后期宣传。原因:革命的胜利。概况::①是举起大旗的第一人;②歌颂:发表《庶民的胜利》、《》。③宣传:发表《》。四、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运动。2、意义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运动,形成局面,在中国广泛传播。⑵新文化运动促进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社团代表性是;刊物影响较大《》,《》,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运动。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上具体见教材)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⑴对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⑵把一切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⑴原因: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⑵认识: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②全面否定了中国是偏激的、片面的。⑶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探究: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结果怎样?派别主张6/12抵抗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1、时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变革;3、代表:林则徐、魏源(“”)、洋务派(“中体西用”);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5、特点:用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第二阶段——制度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时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3、代表:康梁(政体方案)、孙中山(方案);4、指导思想:由、自由平等发展为“”5、特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2、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指导思想:前期是,后期是;5、特点:前期彻底否定,后期宣传。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前期存在和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探究: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节新文化运动(教师讲解参考用)一、背景1、政治: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二、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三、内容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7/12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科学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⑶共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⑵鲁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李大钊:①是举起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