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的视觉与造型艺术——雕塑200805015113赵晓曼08雕塑雕塑,是一个不能有概念所左右的三维艺术,是神奇的灵感与朴实的心灵、生活升华的一种造型与视觉艺术。——题记荀子说:“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的确,艺术是没有具体的概念能涵盖它自身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表现,作品本身有它更深一层的,黑格尔在其美学理论中曾说:建筑只能从外面指点出来的那种心灵内在生活,在雕塑里却像安居在感性形象及其外在材料里,并且因为这两方面显得契合无间,没有哪一方面压倒另一方面。所以,在雕塑里感性因素本身所有的表现都同时是心灵因素的表现。”所以这也是雕塑的另一种魅力所在。每件雕塑作品无论大小,呈现出的都是黑格尔说的那种心灵因素的表现。尽管现在社会越来越商业化,但是,雕塑这种融合艺术和商业的门科已经可以在艺术界成为一个圈,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学习雕塑并非易事,需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雕塑的起步要追根于素描的学习。而对于素描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西方传来的东西,而中国人现在的素描是早期从苏联学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这可是经过验证的。有书这样记载西方的素描区别:俄式素描是更注重一些块面的东西,而西欧素描则更注重一些结构的线条。尽管它是二维的,但对我们对于形体的认识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像是“三大面五大调”就能帮我们很好的认识物体。素描是在二维的纸上塑造三维的形体,而雕塑是直接触及实体进行三维的形体塑造。正是泥塑的学习才让我深深记住这样一段话:“素描是由表及里地认识对象,雕塑是由内到外地认识对象,虽然途径不同,但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物象的形体结构表现出来。正是由于素描与雕塑的这一特性,让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借用雕塑的思维与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形体深处,理性分析形体结构,弄清楚形体解剖,从而建立结构观念,提高素描表现的主动性。”大一的时候主要可以说是以素描为主,在借阅大量资料的同时,多练笔,到大二的时候逐渐转变地泥塑塑造多了起来,尤其是创作课增多。雕塑的分类也有很多种,记得有个业内人士曾这样说过雕塑的类型。“上世纪80年代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活跃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看,主要分为几个基本类型:一是补课型:倾向于视觉审美。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或新材料的尝试。三是民族风格型: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批判立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方向。在艺术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群体性、精神性、理想性等特征开始被上世纪90年代的个体性、世俗性、商业性所取代。并且一批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在“85新潮”时期的一些艺术社团和群落的活动中出现。20世纪90年代,是雕塑界当代意识被唤醒,并获得自觉的年代,各种具有当代性的雕塑展览,雕塑活动以及理论、批评的实践活动,使当代雕塑发生了质的变化。雕塑文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在1990年代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唤起了雕塑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改变了雕塑界长期以来在学术边缘徘徊的局面,理论家、批评家开始集中介入雕塑界的活动。可以说,在自觉层面上的当代雕塑创作由此被启动了。”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下面我简单的从雕塑的几个反面来阐述一下我对雕塑的认识与理解。(一)雕塑的构图所谓构图就是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像是三角构图就比较常见,可以表现作品的平稳。这是我们学习雕塑很重要的一个基点。构图要的话可以为作品增加很多“色彩”,可见,构图的重要性。(二)雕塑的材料雕塑的材料分为很多种,可以用油泥黄泥红泥,可以用木头,可以用铁陶,钢条,还可以用混凝土、钢材、不锈钢、玻璃钢、铅、铝合金等等,后者可谓称得上是综合材料,我们在大三的时候也即将开始这样有趣的课程。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分不开,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外,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这不仅仅使雕塑的材料不受局限,还能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从而挖掘更多的价值。这两幅图是伊万•罗瓦特所做,今年46岁,居住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内陆。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这项活动虽然“非常耗时”,但是完成这些雕塑“很让人满足”他就是用废弃的铁丝所完成的这幅巨作,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我觉得只要对这件事有了兴趣,一切都好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雕塑是造型艺术中与材料最直接相关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的审美中,材料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它,美就没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就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观而成为审美对象。由于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物质材料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肌理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传统雕塑中,材料本身质地与雕塑作品二者的审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的。一件大理石的作品或许是失败的,一件泥制的作品可能是杰出的。综合材料并不是很简单的一门课程,其实是有相当的学问在里面,看完这幅巨作后,我真的不得不感叹人的智慧与毅力,向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更要时时刻刻的想时代的前沿看齐,更要学习毅力。罗丹曾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像是这个问题,在创作中可能会更有所领悟,不过在材料课题中也要有突破。例如,材料与材料颜色的搭配,承重性,还有社会效应等问题,都要考虑到当中去。我想我学习雕塑只是皮毛而已,还要更深一步的去研究,学习。(注:作品名称:找寻自我)举个详细的例子来说,毕加索在1909—1910年完成第一件立体派雕塑《女人头像》,但在随后两年间,立体派的“纯形式”理想渐渐被一大堆各种物体的“掺杂”所代替——浆糊纸、油毡、木片和细绳,其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件用集合手法做成的雕塑《苦艾酒杯》,是用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上面放置一把真正的汤匙来平衡整个雕塑。还有一种环境雕塑也是让人为之称叹的艺术。我个人认为,雕塑称为环境艺术只是一种说法,而其背后创作者的调动观赏者的创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你越有这种功底,你的雕塑越有现代性。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济南人,看到泉标就看到济南的标志了。它的意义我不想多说但它的实用性远比不上美观性,说到这又牵出一个问题,即雕塑的美观性。美观性的确很重要,但实用性也有其本质的有点。这个问题在以前的论文中,我曾多次提到过,主要看的是作品本身的价值,我们目前所学习的还是以美观性为主,实用性为辅。(三)雕塑的主题与创作罗丹曾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仍然适用于这个主题之下。曾看过一篇文章是这样说雕塑主题的渊源,说它来自于意境,而创造意境确非易事,特别是大型景观雕塑作为由环境、工程、美学、人文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艺术品。主题就是反映你的想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创作的基础课就是构图课,我们已经上过了,稍有领悟。创作的过程就是展现你平日基础功底与思维开拓以及艺术思路结合的一个过程,我们上过两次动物创作课,当然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延伸,但我们并没有做到最好,有人说,创作是对时代的表现,有人说创作是方法开始转变。在这些创作中,雕塑家们对数像复制时代的视觉文化资源,做出了创作方法上各自不同的转换,正是这些新的雕塑方法的探索,显示出中国雕塑家与众不同的艺术思路和创作智慧。尽管我在开始的时候说过,雕塑,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艺术,但从几千年的文化来看,简单的雕刻为什么可以升华为艺术,我想,雕塑,作为一个三维的视觉艺术,总是要顾虑到空间、体态、材质等等问题,真是门“学问艺术”,包含数学、美术、色彩学、设计、建筑等多方面学科。人人想成“家”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所以,我们从本质上的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大胆的去闯,去学习,学无止境到各行各业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