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头市潮南新发中英文学校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4分,共52分。1.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之一,她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古代的鲜卑族在经历了一次主动的改革后,逐渐融入了汉民族,这场改革是A.秦国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北宋王安石变法D.明朝张居正改革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①县的地位比郡高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③县的出现比郡早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C.俄国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措施是A.均田制B.迁都洛阳C.俸禄制D.三长制6、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7、(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8、《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A.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9、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1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2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11、克里木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2、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②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③重视发展教育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D.封建统治腐朽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8分)14、(10分)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韩非子·和氏》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摘编自《韩非子·定法》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摘编自桓宽《盐铁论·非鞅》(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的措施。(3分)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2分)(2)据材料三指出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3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游争议的问题。(2分)31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的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全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这一中间体的成员就叫做行政官或国王,也就是说执政者。所以有人认为人民服从首领时所根据的那种行为绝不是一项契约,这是很有道理的。那完全是一种委托,是一种任用;在那里,他们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两位思想家主张的异同。(8分)(2)分别简析材料一、二中两种思想的影响。(7分)1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中国全史》材料二下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⑴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5分)⑵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3分)⑶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4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4分)据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1分)(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1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AADBCCCBADC二、非选择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