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免疫预防工作岗位技能竞赛操作题(共11题)一、2010年3月2日-19日,W省接到某地疫情报告,称在本地来自S省流动务工人群及其子女中发生麻疹疫情,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7例,19日后无病例报告,而此前该地多年来无麻疹病例报告。病例情况见下表。表1S省来W省务工人员及携带子女麻疹发病情况患者编号性别年龄现住址/工作单位人群分类发病日期1女20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22男23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33男24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54男9月患者2子女散居儿童2013-3-95女8月患者1子女散居儿童2013-3-106女31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37男2岁患者6子女散居儿童2013-3-28女21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09女23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310男22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111女34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112男32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213男35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214女2岁患者11子女散居儿童2013-3-1515男4岁患者12子女散居儿童2013-3-1516女1岁患者12子女散居儿童2013-3-1517女30岁某乡镇某企业民工2013-3-191、请问本起疫情的性质(是散发、流行、暴发)。10分答:为一起发生在外来流动人口中的麻疹暴发。已构成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请根据本表对该起疫情做三间分布描述。30分答:A.时间分布: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2日,3月9日-15日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12例,占70.59%,3月19日最后1例病例,此次爆发持续17天。(做柱状图)10分B.地区分布: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某企业,未向外扩散。10分C.人群分布:病例均为来自S省流动务工人群及其子女,流动务工人员年龄在20-35岁,儿童均在4岁以下。(可以做柱状图描述)10分3、您作为接诊医生或疫情调查人员,该如何进行病例咽拭子采集工作?60分答案:(1)采集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的鼻咽拭子标本。(时间点)10分(2)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准备工作)10分(3)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鼻咽部和咽喉部擦拭,获得上皮细胞。(部位)10分(4)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2ml病毒运输液的冻存管中。(病毒保存液、冷冻管)10分(5)至少采集2例症状典型的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数量)10分(6)尽快送检,2~8℃保存,48小时内送达省级麻疹实验室,若不能尽快送检,则应置-70℃冰箱保存,并在1个月内送达省级麻疹实验室。(送检时限,保存条件)10分二、2016年6月6日,××县××乡卫生院,接诊一例发热、出疹并伴有卡他症状的病人,乡卫生院怀疑为麻疹病例,本县疾控中心6月10日,进行网上疫情浏览时发现某传染病医院报告5例本乡麻疹疑似病例,上一年度本县麻疹发病率为5/100万。问题:(根据回答情况酌情扣分)(1)乡卫生院责任疫情报告人要开展的工作?10分(2)判定此事件为疑似麻疹暴发的依据是什么?30分(3)开展暴发疫情的调查步骤有哪些?20分(4)在暴发控制过程中应如何判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0分(5)如果对该乡开展应急接种,应考虑哪方面内容,请简要回答。10分(6)评估疫情暴发结束的判定依据是什么?10分答案:(1)12小时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告知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配合县疾控中心人员完成管理指导、个案调查和居家病例的标本采集等工作。10分(2)麻疹暴发的判定依据是: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视为麻疹暴发定义为:⑴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10分⑵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发病水平1倍以上;10分⑶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10分(3)发现暴发疫情报告后,县疾控机构应成立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组,24小时内启动现场调查工作,对暴发疫情涉及的每一例疑似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血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等,暴发疫情调查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核实疫情、病例搜索、病例个案调查、流行病学特征描述、传播风险评估等。20分(4)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是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20分(5)如果开展应急接种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开展时间,覆盖年龄,开展范围,疫苗种类,应急接种服务形式等。10分(6)暴发结束的判断依据是:最后一例麻疹病例发病后21天内无新的麻疹病例出现。10分三、2011年7月1日,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某地送检的1份AFP标本中检出的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基因测序,病毒VP1区有9个碱基发生变异。经初步调查,患儿2010年1月23日生,当地人。家长口述OPV免疫史1次(2011年4月17日)。4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给予退热药物后体温降至正常。4月23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7.5℃,并出现右下肢麻痹,4月28日至某省级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右下肢肌力III级,肌张力降低,右上肢及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膝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5月15日出院诊断为急性弛缓性麻痹。1、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判断该事件属于什么性质?10分该病例是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属于Ⅳ级脊灰相关事件2、请考生现场操作标本的采集及运输。(考试材料准备:玻璃珠模拟粪便标本,准备采便管、标签、塑料袋、冷藏箱、冰袋(多于4块)。25分答:(1)粪便标本要求5g以上,约占采便管一半以上体积。或提问。(5分)(2)标本采集完毕,将标签贴于采便管上,置于塑料袋内并封口。(5分)(3)放入冷藏箱中,并装入4块以上的冰袋。(5分)(4)填写标本采样单。(5分)(5)标本采集完成后7天内送省级实验室。(5分)3、如果要进一步对该事件进行处置,需要开展哪些工作?35分(1)成立技术指导组和调查小组5分(2)现场调查与病例核实5分(3)对病例和接触者采集大便标本5分(4)在一定范围内对5岁以下儿童开展接种率评估5分(5)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AFP病例主动搜索5分(6)开展病例管理5分(7)综合分析接种率情况,开展OPV应急免疫。5分4、口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调查步骤。30分(1)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10分)(2)进行神经学检查: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10分)(3)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10分)四、1、在某小学相继出现2例水痘病例,该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水痘?30分答:(1)隔离治疗患者,直至患者疱疹结痂、疾病痊愈、没有传染性方可返校。(10分)(2)落实晨检。各班晨检工作最好落实到人,每天早晨检查班内学生是否发热,查看其躯干、四肢是否出现斑、丘、疱疹。一旦发现发热或出疹学生要立即通知家长将其带回诊治,在明确排除传染性疾病之前禁止入校。对于仅发热的可疑患者,即使不出疹也建议居家观察2天,以便明确疾病性质。(10分)(3)加强环境、物品消毒。学习用具、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教具等用正确配制的消毒液擦洗消毒;加强室内通风,利用出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充分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换气2次,每次至少30分钟。(10分)2、某校一周内发生了10例水痘病例,根据《山东省水痘监测方案》,如何处理此次水痘疫情?30分答:一周内,同一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水痘病例,为水痘暴发疫情,已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分)。除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处置,并根据相关预案要求和疫情进展予以定级外,县级疾控机构(必要时可在上级疾控机构指导下)还要进行疫情核实,开展暴发调查,填写《山东省水痘病例报告一览表》,同时采集血清和疱疹水疱液(10分)。疾控机构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病毒学诊断资料尽快对疫情进行综合分析,掌握暴发病例的分布情况,分析暴发原因,并尽快制定和采取以隔离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10分)。3、如何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水痘的监测?40分(1)利用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开展水痘病例专病报告(10分);(2)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为依托,对医疗机构诊断为水痘的病例开展监测,对易感人群聚集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开展主动监测,并将未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管理的水痘病例补充录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10分);(3)采集部分病例血清标本和病原学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水痘暴发进行实验室确诊并对水痘病毒开展分子生物学监测(10分);(4)开展水痘暴发调查,控制疫情蔓延(10分)。五、1、谈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的原则。20分答: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急性肿大,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做出诊断(10分)。确诊病例需要作实验室特异性检查(10分)。2、现场演示麻腮风疫苗的接种操作。80分答案:(1)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10分)(2)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10分);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10分);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10分);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10分)。(3)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自毁型),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10分),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度角(10分),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10分)。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六、1.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后的紧急预防。30分答:(1)应在暴露后尽早接种第1针20μg乙肝疫苗。(10分)(首针疫苗要早接种)(2)同时于不同部位注射HBIG200-400IU。(10分)(被动免疫)(3)并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10分)(完成全程接种)2、现场演示乙肝疫苗的接种操作。70分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10分),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以执毛笔式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10分),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长度约为针头的2/3(10分),放左手,回抽无血(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10分),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10分),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10分),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10分)。七、1、每日接种后剩余疫苗的处理。30分①记录疫苗的使用及废弃数量(6分);②按规范废弃已开启的疫苗(6分);③冷藏容器内未打开的疫苗做好记录放冰箱保存(6分);④按品种批号在冰箱内按规范放置(6分);⑤已在小冰箱存放过的疫苗,下次应首先使用(6分)。2、任意抽取1种疫苗进行现场演示(卡介苗、麻疹、乙肝)皮内注射接种。(70分)用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10分),皮肤常规消毒,待乙醇干后(10分),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10分),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10分)。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10分),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10分),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10分)。皮下接种。(70分)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